自从有了小朋友后,时间是蹭蹭地就不见了。 去年回国的游记,最幸福的一段不拿出来摆显下,心里就如块石头压着啊。 上次说到熊猫一家终于活着从雨崩村出来了。 要没这两头美国熊猫,本媳妇肯定是在这样的农村逛得如鱼得水,乐不思蜀的。那头大熊猫拉肚子是拉得路都走不动了,小熊猫呢是什么都吃,肚子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农村哪有什么他可以玩的,闹啊。就这样我们的雨崩行提前一天结束。熊猫是一分钟都不愿意多呆,觉一睡醒了就要回城市。但机票是订好了的,不好改,那我们就去香格里拉市呆一天吧。
没事就到香格里拉的古城区,也是旅游区,去转转。这里好多建筑好土豪,全是用全木造!
这样的老民居,墙是土筑的,瓦是木头,墙头到底是草还是其它什么材料,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名堂来。
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很适合老人居住,跳广场舞如果有节制,其实是件很欢乐和健康的活动。这样在公园旁,没什么居民的地方,不太喧闹地跳舞真的很好。
在美国天一黑就看不到人的地方呆久了的大妈,一看这阵势,乐啊,赶快抱着儿子找组织去。
香格里拉市虽说和雨崩村比起来是大城市了,但毕竟在很偏远的地方,还是比较落后的。城里街上灰尘飞扬,真的是想找个干净的地方吃饭都难。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和在雨崩结交的新朋友围着香格里拉古城转了两圈,都没找到家餐馆看上去卫生条件达到熊猫的要求的。
最后想想那就接着吃火锅吧,至少所有东西,包括筷子都可以在汤里烫到满意才入口。就这样我们点了锅松茸土鸡火锅。点了菜后听到厨房后面传来一阵阵剁骨头的声音,然后等到花儿都谢了,火锅汤才端出来。原来人家还真是现做啊,味道是出乎意料地好。我们这锅汤里的松茸估计不是什么好松茸,汤的鲜味可能要归功于土鸡。 但由于味道真的不错,再加上出门旅游总想带点土特产回去。于是就想要不带点松茸回去吧。本来打算在古镇旁边买些松茸回家,称都称好了,发现我带的钱不够。回旅馆取钱时打电话问姐姐的意见,姐姐立马否决。 第一价钱不菲,第二现在当地人都不知道上哪里买真正的松茸,就更不要说我们了。 想想也是,那古镇周边几乎每家店都摆几大袋干松茸卖,山上哪来那么多松茸?估计大多就是干蘑菇。 花个六百块买一袋干蘑菇回家好像不太值得,那我们就把松茸土鸡汤的美好回忆就留在香格里拉吧。
等菜时,进来群民工,看来和老板是熟人,菜谱都不用,进来和老板说了几句,过会儿就几大盆菜出来了。感觉这餐馆就是他们的食堂,菜都是大盆大盆的,很有气氛。 嘿嘿,大家知道我这吃货是一天到晚到处蒙吃蒙喝的,回到中国还是本性难改。一看到这么盘原始菜我口水一下就流出来了,赶紧凑过去问:“你们在吃什么好吃的?”农民工们太友好了,立马介绍是山上的野猪肉。中国还有野猪?我表示极大的怀疑。农民工们发誓是他们周末上山打的野猪。 想想也是哈,在云南看到的猪都是放养的, 多半家猪放着就跑山里当自由户了。咽咽口水,厚着脸皮要尝尝。人家还真大方让我任意吃。 哈哈,当我拿两块让熊猫和新朋友吃,就连那中国小哥都不愿意碰,私下说要是他们有什么传染病就麻烦了。刚从厨房端出来的,人家都还没碰呢就给我了,我当然要好好珍惜。 嗯,味道非常好,就和我们小时候吃的回锅肉差不多。
走的那天的飞机是订在下午的,上午去旁边的景点时间又不够,那就在古镇边转转,看看虔诚的信徒门围着寺庙不停地转圈圈,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别说我还真佩服这么信徒,一大早不睡懒觉,顶着寒风就出来朝拜。
香格里拉古镇口两寺庙和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转经台。 当然这转经台不是文物古迹啦,在我看来就是修给外地游客看的。
四月底的香格里拉还是很冷,没什么游客。廖廖几个旅游团都要带上来转转这个经台。反正没事,我们也去转转吧。这台还是要最少7-8个人才能转动的。
在这里消耗时间的熊猫看着真是惨,胡子拉茬,穿上所有的厚衣服,晒着太阳还瑟瑟发抖。小熊猫这一天也是闹翻了,闹得当妈的完全崩溃了,大熊猫还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这时我那个后悔把他们带这里来啊。我的当初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 想让小熊猫接触下不同的环境和人。这下好,搞得大家都这么狼狈。我打赌转经台的大熊猫在一个劲儿地祈祷赶快离开这个鬼云南。
当老公生病,儿子闹腾的时候,那时间过得真是慢。最后我也被折腾得不行了,就早早去机场吧。香格里拉机场不大,但还好有饭馆,看着比古镇所有的饭馆都干净不少。 点了份云南小锅米线,味道不错的说。
机场饭馆居然还有西餐,点两份给两熊猫。二子肚子不饿了很快就在沙发上睡着了,妈妈终于松了口气。
再看看大熊猫这绝望的眼神……。 觉得我们一家就是盲流。 我当时就发誓下一个旅行是养猪型的,不折磨他两了,所有就有了后来的牙买加养猪记。
又过了好多年,机场终于开始安检放大家去候机厅等。 你别说小孩子不懂事,人家懂的多着呢,只是不会说而已。 小熊猫一看安检就不愿意去,好不容易拉过安检,人家一屁股坐安检小厅的凳子上就不走了, 估计这几天的不停地走啊走,越走越无趣,人家闹罢工呢。 后来是我们强行把他拉出来,那个哭啊在地上打滚啊,就是不愿意上扶手电梯去候机大厅。 被妈妈夹胳膊下,强行带到大厅。 结果人家一看到候机大厅,好像知道是要坐飞机回家,突然就安静下来,自己跑到门口背着手等。
很耐心哦,一点都不吵。这下妈妈才明白,原来刚满两岁的儿子懂的比我想像的多呢。
到了重庆机场,虽然他知道不是丹佛机场,但他那高兴着呢。拉着刚在香格里拉机场看见了就不放手的米老鼠行李箱子飞奔。看得保洁阿姨们乐呵呵。
奇怪哦,飞机一着落重庆机场到我们离开重庆,小熊猫就没叫过一次回家的。血缘是很奇妙的事。一出机场,第一次看到舅舅就不陌生,大方地跟着舅舅走。然后在车上看着来来往往好多的车兴奋,还一直说着去看大姨了。回到家立即找到自己呼呼的地方。
然后媳妇和小熊猫在重庆大吃大喝的日子就开始了。 哦,大熊猫? 还是继续闹肚子,药吃了也不怎么管用,据说下次要给他多吃生大蒜!现在回国我真的不喜欢到外面馆子里吃。 大多数时候味道真的不如哥哥姐姐做得好。 先来摆显这次回国吃到最最最好吃的菜 - 哥哥做的泡椒鱼!这道菜怎么做? 我都不想学,因为我在美国搞不到这样的鱼。 鱼是在嘉陵江上钓了几十年鱼的老爸一大早在街边买的,全家只有老爸分得出那种是江里的野鱼哪种是喂养的。 这条就是早上刚从江里捞出来的真正的河鱼。味道嘛,把我到所有餐馆吃的鱼和菜都比下去了。是的,你不用嫌弃这菜的油太多了。 四川菜就是油多,我回家吃饭现在都不习惯了。 每次吃饭,我来一大碗白米饭,然后就把菜在米饭上蹭来蹭去,很快那碗饭就泡油里了。当然饭我就只好倒掉了。 这鱼油是油,但味道实在是好,说不好吃的人,我只好说太好了,多留几口给我!
回家第一天,姐姐就拌了我喜欢的凉拌豆腐干。这种豆腐干是重庆最常见的,口感细腻。 不知道其他地区,四川各色豆制品非常多。去超市看,各色豆干摆一溜,让人看着就口水狂流。就这样简单的凉拌豆干,是我小时候每周吃几次,现在还朝思暮想的菜。
当然现在还有新品种 - 鸡蛋豆干 (下图右上角)。 这个是在餐馆吃的,没放很多调料,就清清淡淡的,我非常喜欢。后来回家姐姐也买来做过,都很赞。豆花也点了,但总觉得没原来在乡下吃的和路边小店吃的好吃了。 现煎饺人家都要摆成个艺术品才端出来。 我这老土还是觉得家常做法,不用这么花哨的好吃。当然觉得这洋葱上摆朵花的装饰方法很不错,往后家里请客也可以这么摆盘哦。
然后呢,不得不说重庆的特产,豆筋棍!这东东偶尔也能在美国的超市找到,不过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找到过了。 姐姐的豆筋棍烧排骨非常好吃。我特地背了些豆筋棍回来,下次单独发贴给大家介绍这道菜。
重庆的花菜和美国的花菜品种不一样,味道好很多。这是我从小吃到大的腊肉炒花菜。
我自己都吃不了的超辣的泡椒牛蛙。 哦,现在的牛蛙都是饲养的哈,不是从田里抓的,大家不要紧张。
又是超级辣,媳妇吃不了,美国熊猫吃了还嫌不太辣的鱼。
姐姐照顾不能吃辣的人的酸甜鱼。
姐姐自创的菜。嘿嘿,在家当老小就这么好,出国前在家就不做饭,现在都大妈一枚了,回家还是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 回家真好!
这道是什么我都没搞清楚,因为太辣了,久不锻炼吃辣的我享受不了。
最后不得不说,这次觉得姐姐做的香肠比我做的好吃。 其实我从小吃到大的四川香肠只放酒,盐,和整颗的花椒, 然后就是用柏树枝熏过。 现在国内做香肠特方便,买肉,在店里,人家就给你洗好切好。 自己拿回家拌上调料,然后又拿去专门的地方,人家帮你熏好。 姐姐知道我要回去,特地多做好多等着我们去吃。
反正回家感觉刚吃完早饭就到午饭点,喝口水的功夫又开始吃晚饭了。 一大早就被姐姐拉着去楼下小面馆买面条吃。 重庆的面条从来都是调料足,喜欢清淡的人去重庆吃真的很难适应。在重庆见到个上海朋友,说在重庆呆了一年,还是适应不了重庆的饭菜,口味太重了。
不过呢小熊猫喜欢吃重庆的面条,你看这三毛吃面的样子。没回去前还有点担心小熊猫吃饭问题,结果人家是吃嘛嘛香,比在美国吃饭乖多了。
那天早上人家起床刚洗完澡,就叫他吃面。为了少洗套衣服,干脆全裸上阵。 “爸爸,你尝一口我的面吧,真的好吃得很。” 姐姐的朋友评价是这么评价照片的:“那碗的位子摆得好!”
大熊猫其实很能接受不同的食物,就是每次回国都闹肚子,要不也和儿子一样吃嘛嘛香。 儿子成天到处摸摸,然后把手放嘴里啃啊啃,那抵抗力啊,杠杠的。比他那典型的脆弱老美爸爸强不知道多少倍。嗯, 吸取教训,往后家里开饭我要这么叫嚷:“开饭啦!儿子洗手手,熊猫不许洗, 还往地上蹭蹭!”
尽管回家不喜欢到馆子里吃饭,但还是避免不了被朋友拉出去吃。说实话对餐馆的菜印象深刻的寥寥无几。 这碗什么蕨粉不错。
这道黑糯米糍粑也不错。
看看重庆人吃的麻辣鱼吧,你看这油和花椒!
回国家里的人总是说政府好话。姐姐说现在重庆对地沟出的招,每家餐馆必须把剩菜剩饭倒这样的垃圾桶里,不许往地沟里倒。如果发现会被重罚。 政府每天晚上来收这样的食品垃圾。
每次回重庆都惊讶它的变化。 现在主城区真的是越来越干净,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垃圾。
原来媳妇在江边谈恋爱时,看到都是五颜六色的从工厂里排出来的废水和泡泡。现在小熊猫泡妞的景色很不错,美中不足是在下雨。每次轻轨开过,这美国农村长大的小熊猫好激动,还给人家天天看“火车”的姐姐指出来。 吃完饭就开始追姐姐了,姐姐一边跑一边说:“我不喜欢弟弟,我喜欢妹妹。”小熊猫也不气馁,一边追一边喊:“姐姐,No 跑,姐姐,No 跑!” 看看我们这双语教育多成功啊。
不过我是喜欢安静环境的人,回家还真有点不习惯城市嘈音。 原来打酱油,磨菜刀起剪刀,等等叫卖是靠人自己喊的。 现在大家买个喇叭,对着喇叭喊一次,录下来,然后箭头一按,就巡回播出,那分贝绝对的保证你住三十楼层都能听清楚。 每天早上我都被一群人吵醒:“鸡尾虾,招待虾,一二三,一二三四!”那声音之洪亮,完全可以把聋哑人的聋给治好。老妈说是旁边一火锅店的人,据说是学的日本人的整治员工的方法。 后来把照片放大一看,是什么卖保健品的。 到现在都没搞懂他们喊的什么,反正肯定不是叫卖虾啦。庆幸的是家离广场公园远点,至少还没广场舞的嘈音。
城市大点的好处,好多好玩的。当然国内那些各小区和公园免费的playgrounds 就不要提了。哦的天,全是破破烂烂,锈迹斑斑,孩子随时可能会被卡住,碰破头,或者从滑梯上下来,裤子甚至屁股就被划破了。 但要钱的地方就完全不一样了,设施好而且选择多。
随便个什么稍微空旷点的地方都有小朋友玩的,比如花几块钱就可以开电动车,等等。现在我们这边天一冷,要找个室内小朋友的游乐场那个难啊。 难怪小熊猫回重庆这么开心。在一小面馆前看到这车车就走不动了,面馆老板也大方让小熊猫玩他儿子的车车。
每天都玩得这么累才回家。
都说外孙或者孙子让老人变年轻,可不是嘛。 外公太喜欢他这唯一的外孙,回去的几天里,每天外公都是乐呵呵的。
外公有生以来第一次开碰碰车。
临走前还硬要发红包。外孙是这么数钱的:“one, two, three, BIG ONE!” 呵呵,今年回去就可以用中文数了。
带小熊猫回去,立马成了所有人的中心,就连到外公外婆跳广场舞的地方都是被这个奶奶抱了那个奶奶抱。 回家那段时间家里的狗狗都失宠,郁闷得不行。
重庆土豪真的多,奔驰宝马在重庆就如这边的丰田和本田车一样。就连什么我原来都没听说过的那个叉叉车,Maserati,还有老美羡慕的法拉利什么的,停路边都没人多看两眼。 但是我家这个背娃神包,是走一路吸引一路的眼球。 哈哈,比开跑车拉风多了。 姐姐还听到人评价:“你看人家老外的设计斗是科学,嫩个娃儿坐里头不热,舒服塞。“
有了自己的孩子,大熊猫也爱心满满。 你看他把这小宝宝逗得乐的。
回家不但儿子享受,大人也舒服。 重庆现在到处是温泉。吃饱饭,打个车去泡温泉。 池子多,干净,设施好,环境也漂亮,而且还有儿童游乐池。 泡到肚子饿了,换上制服去餐馆, 熊猫也过把模特的隐。
回四川不去看熊猫怎么行呢。
熊猫特地去找这个,找到时好失望。
这是 2010 年的路标。 其实 wild ass 确实有野驴的意思,不过当成路标就真的很搞笑了,反正熊猫原来一看那路标就乐啊。
回国当然得回我小时候觉得最好玩的地方 - 乡下外婆家。 苦命的外婆其实从小在城里长大,虽说也是穷人家的孩子,但还是比一般农民孩子过得好点。在那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她老公抛下全家自己去逃荒了,再也没音训,估计是饿死在外面了。 其实也不怪她老公,因为他走时自己已经全身开始浮肿。据说当年那些被饿得全身浮肿的人,一般都是没救的。 很多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倒地没气了。 外婆说那时候每天我那几个舅舅和姨睡觉前都喊饿,家里没任何吃的,只有饿着。 (不要问为什么这么穷还不计划生育,那时候好像还没套套出来呢。而且又没电视看,没游戏打,没微信的屏要刷,天一黑总得找点事做啊。) 第二天一起床就被外婆赶到山坡上去找可以充饥的树皮树叶什么的。 小舅舅后来也浮肿,小脚趾头给烂掉了,后来就这么缺个脚趾头。能让她们一家活下来是因为我那16岁的妈妈(老大)。 当时妈妈在国家工厂里工作了,每个月至少有国家分配的粮食。 妈妈是尽量省,然后每周往家里背省下来的粮食。 最后妈妈的胃病也出来,十几岁胃就被切除一大块。外婆和妈妈都说,要不是妈妈那每周背回来的一点点米,全家肯定饿死了。哦,那出走的老公不是我妈妈的亲爸。外婆命大,几个老公都是暴病(其实当然就是个感冒发烧都可能夺去人命的),自己虽说苦点但挺过来了。 后来外婆在城里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嫁到乡下。因为至少自己有几块地,可以养活几个孩子。我小时候最爱外婆,每次外婆从我们家走回自己的家,我都哭好几天。原来外婆也如所有外婆一样问我,往后长大挣了钱给不给她花。我当然头是如鸡吃米一样地答应着。 可惜我还没毕业开始赚钱,外婆就走了。 我最爱的外婆就长眠在她家门口,至少是山清水秀。
现在乡下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了,大家都到城里去打工了,。而且很多是全家移到城里。原来好多邻居家都是空的没人住。 现在大家做饭也越来越现代化,很多人家都用电,不用柴火了。 我小时候去乡下玩最喜欢干的事之一是背个背篓去山里捞柴。 那时候捞柴只能在分给自家的山头里捞,要是你跑别人家的山头去捞,那可是要闹得打架的。 那时候每家的电只能供点盏 5瓦的灯泡和广播。所有喂人喂猪要煮的饭全靠枯叶,晒干的稻草和玉米杆。很多时候自家的柴没了,大家要走几十里路,去大山里(公共山林)背柴回来。 现在农村居住人口大幅度下降,而且很多人都几乎不用柴做饭了,山里居然铺着厚厚的枯叶没人要了!
大舅舅家的房子也是被树给包围了。记忆中这里屋子前后没这么多树的。 原来的山林里的地下是干干净净的,我随便跑。 现在一看,灌木枯叶部满满得,想跑都不行了。
田野间还是时不时地看到我熟悉的小花。
四川人最爱的香菜 - 折耳根越来越多,而且肥硕得很。
专业农民种菜是我这样的业余农民不一样的,玉米间还要种莴笋。我一块小菜地,种的菜从来都是不成行的,人家种一大片都是如士兵列队一样。
呵呵,我所熟悉的肥料,现在还是常用的。 所以我回国不吃沙拉。
大舅舅是从小穷怕了的,尽管现在人家一个月在外面打点技术活,每天工钱也是两三百,一个月最少也有三千多的收入,还是很节省。 他家是为数不多的还在用柴火做饭的。
我小时候非常喜欢这样烧火,还常常往火里扔个玉米或者红薯什么的。 晚饭好了,香喷喷的红薯和玉米也好了,然后就啃得一脸的黑灰。
真正的农家菜是这个样的。木耳肉片,藤藤菜/空心菜,石磨磨豆浆,自己做豆花,豆花用的辣椒调料,荷叶稀饭和油炸小鱼。
炝炒四季豆,腊肉,腊骨头炖豌豆汤,香肠。
看看这个是什么宝贝?
很恐怖对不对?挂灶头是这样的。
这就是四川的老腊肉。猪是自己养的。 原来四川乡下每家每户的灶头上都挂满了这样的肉。 那时候没冰箱,吃新鲜的肉也是逢年过节的事。一年的肉主要就是挂灶头的腊肉和香肠。致癌? 当然啦。这一带的胃癌发病率非常高。我的奶妈和七姨就是胃癌,四十多,五十不到走的。 现在嘛,我们就逢年过节吃几口,也无所谓啦。
黑呼呼的肉,洗干净,煮熟就是超级美味的腊肉了。
舅舅知道我打小不吃肥的,特地切盘没肥肉的。
外婆家在我的记忆里是非常美好的地方, 原来只有一条土路通过,而且在山的另一边。 每天只有两班公交车进出,路过的车总数不到十辆。 成天听到的是鸟,家禽和狗叫声。 那时候没有塑料袋饮料罐,几乎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可以腐化掉。 现在各种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当地人和到这里做短期旅游的人都没爱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农村也没有收垃圾的系统。现在这个占地三千亩的水库,曾经我的游乐园变成这个样了。
而且福寿螺居然已经侵入四川了!
现在外婆乡下家早以没有原来的宁静,高速公路从原来外婆家的房子穿过。 外婆的土房已经变成高速路了。 隔壁邻居家的房子也推掉盖成转房了。 回家居然偶遇邻居家的儿子。当年我们是满山乱跑的好朋友,我比他大一岁,他叫我姐姐,都二十多年没见过了,我当然认不出他了,还是舅舅给我说这是谁。 他也是早就搬重庆市区去了,现在在重庆一大型连锁糕点店当糕点师傅,还被派去法国进修好几次。 做糕点师傅也是很累的。我和姐姐还真和好几个国内的糕点师傅是好朋友,他们全是乡下出来的,还是乡下孩子能吃苦。
他妈妈原来把我当她自己孩子对待,她也是我见过最能吃苦和勤劳的人。 可惜高速路修好后,一天她穿高速被撞死了。(下图后面就是夺她命的那段高速路)这也是很无奈的事。 高速修好后,原来本来一个村被路分割成两份,她家的山林和田在家的另一头。 要真的走安全的路,那要绕道很远很远…… 多好的阿姨就这么走了。 这次她儿子是利用五一放假期间回来给妈妈扫坟的。
当大家都土房换砖房了,我还有个远远远房的舅舅,打了一辈子光棍的,住这样的房子里。
大家估计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在家的日子过得特别快。两周的时间一转眼就没了,外公外婆又得眼巴巴地盼一年才能再次看到他们心爱的小外孙。
年纪大了,回家还喜欢干的一件事是翻老照片。 最后献上当年的三帅哥,嘿嘿,好像个个都可以去演琼瑶剧。 我上高中的哥哥和两表哥。现在成什么样了? 我就不破坏大家的美好印象了吧。
握手!同感!跟着媳妇的美食、美文、美图游了一回故乡。谢谢!
我也服了你们重庆人了。那碗里几乎就是辣椒油了。别说纯老外,就是我也会吃坏肚子。你们家大熊猫吃鸡翅的时候,带着那透明手套,太有看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