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7588上海举办世博会,父亲从去年就开始念叨。今年暑假我回家之前,他早就买好了票,又多方打听,希望为参观世博做好充分准备。天气一天天地热了,世博的人流也越来越宏伟。可是父亲觉得这是百年盛事,一定要“咸与”随喜的。所以,即使母亲在一边打退堂鼓,他也下定决心要和我一起去上海参观,而且声称是为了陪我。我却一直觉得去世博是为了陪他,到底谁陪谁,终于说不清楚。
世博游一天,我们一共参观了10个独立的外国馆(非洲各国联合馆算一个),还有中国各省联合馆,也算把浦东的ABC区都走到了。我们奉行哪里人少去哪里的原则,所以虽然冒雨游览,总体经历还不算太疲劳、郁闷。
我们首先进的是两层楼的法国馆。进馆后,迎面是一个方方的小庭院,地面上喷泉四射,和天空飘飞的雨丝相映成趣。正对着入口的墙上悬挂着修剪好的长条灌木,仿佛是绿叶婆娑的立体L和I字母,从二楼窗口蜿蜒而下。坐滚动电梯到二楼进入展厅,长廊两边的墙上播放着展示法国城市里一年四季风景的电影:波光潋滟的赛纳河,白雪飘飞的巴黎,巍峨高耸的艾菲尔铁塔,热火朝天的饭店厨房。妙的是这些黑白风景片以外,墙上还播放法国经典黑白老电影的片断,把法国的历史与现状、厚重的文化传统和美妙的感官享受糅合在一起,无愧于本馆的主题“La Ville Sensuelle”——“感性的城市”。 尤其令人惊喜的是,长廊的尽头,用玻璃罩住保护的,有法国博物馆收藏的几幅名画的真迹,包括印象派大家赛尚、高更、马奈和偏重农耕题材的米勒等人的大作。虽然游客人头攒动,我没法长时间驻足观看,也已觉得十分满足。法国馆的收尾之作,居然是LV品牌的展览,幸好做得比较高雅得体:中间有一根银色透明的一米圆柱,底部是白色怒放的莲花,上部装饰着银色的铃铛和花结;背后墙上的荧屏上,一只五彩的蝴蝶徐徐展翅,熠熠生辉。
出了法国馆,觉得有些意犹未尽。赶去另外的展馆,外面的雨越发大了。我们又参观了波兰、希腊、 西班牙、乌克兰、冰岛、挪威等欧洲馆,总体印象是各馆以影像资料为主,实物很少。波兰馆的室内装饰挺有特色,进馆后两边墙壁上放映波兰一年四季的风景,灯光打得好,很有味道。还有介绍波兰历史的3D短片,为时15分钟,可以领票去专门辟出的小剧场观看。影片没有画外解说,也没有字幕,主要靠电脑合成的动画影像表意,我大致能猜到一些波兰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二战中德国和俄国对波兰的瓜分、天文学家哥白尼、音乐家肖邦等。
在西班牙馆外排了40分钟队,可是进去转了最多10分钟就出来了。因为他们主打的就是在四壁上放映的一部影片,包括每年斗牛节群众和牛群一起在街头奔跑的盛况,音响效果还不错。不过馆内的两件“实物”展品奥妙何在,我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一是放映电影的大厅内搭起一个舞台,上面侧卧着一个身穿黑色长裙的女子,手执一把黑色折扇,双目紧闭,不动也不说话,难道是为了和动感的影片一静一动,相互对照?还有就是出口处的门厅里有一个高度为6米的婴儿雕塑,金发碧眼,还会转头眨眼。可爱是可爱,但不知用意何在,其中又有什么典故。
希腊馆分成几个小间,每间放上几个电视屏幕放映人们日常生活的片断,再安置几张长凳,让大家坐着欣赏。冰岛馆放映的也是3D的影像,一大间展厅,天花板、四壁都投射着该国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峡湾、冰川、火山喷发、捕鱼、骑马等。挪威馆强调的是他们对自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所以有冰雪、水等图像的展出,馆体建筑也用木板雕刻,别具风格。
离开欧洲区,我们又去了附近的非洲广场,除了尼日利亚、利比亚两个独立的展馆,我们还去了“非洲联合展馆”。非洲联合展馆四边共有非洲43个国家的展览,中部是集市,销售这些国家的特产:首饰、披肩、乐器等,据说可以讨价还价。这个非洲联合馆听说是中国出资建造的,不过展品倒还“真材实料”,有衣物、家具、乐器等,我瞧着很有趣味,可惜时间不够,不能慢慢品评。
中国国家馆每天早上9:20以前要预约,我们当然进不去,各省市联合馆倒可以随到随进。花半小时排队,进去之后,我们还是哪里人少去哪里。印象比较深的一是广西馆,他们在展厅正中燃放的蚊香据说是提取了香樟木的精华,香味宜人。广东馆非常时尚,有一条走廊做成动车车厢的式样,让游客一边走,一边听着介绍看“车窗外”的风景。山西馆有石雕的大门建筑,符合该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晋商的大气。江西馆进门就是绿竹蔽天,溪水青青,还有一些水鸟,让人耳目一新。
这一天,除了总共不到一小时坐着休息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走动或是排队,所以大致站了八小时,扎扎实实地“锻炼”了一天。父亲觉得这次世博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累, 很为自己的体力和耐力沾沾自喜了一番。对于世博,我这样的外行也只能“看个热闹”而已。只是要是人不那么多,时间不那么紧张,可能我会从中获得更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