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8097教授的研究和教学果真能并行不悖甚至相得益彰吗?至少,这是很多大学对外宣称的理想。最近美国一位化学工程教授却著文批驳了这种“虚假广告”。
理查德·菲尔德(Richard Felder)声称,很多大学的行政官员明知学校需要大量外来的科研基金才能生存,也对教授的科研成果更为关注,可是面对更重视教学质量的家长、学生、校友、捐款者和立法机关时,他们却不敢说得这么直白。所以,官方的统一口径一般是“科研和教学互相支持,缺一不可。”
菲尔德采用科学家的严密论证,通过有关数据对于各种“错误观点” 一一给予反驳。比方说,有人说只有科研型的教授才能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带到课堂。他的回复是,虽然最近几年应用科学的课程有了很大发展,但基础课程内容改变很少,而且目前也没有人去研究如何教好这些基础课。还有人说,搞科研的教授能够把自己的项目带入课堂,让讲课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菲尔德却说这通常不是事实。因为最新科研项目多半大大超出绝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而僵硬的学科设置也为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带来障碍。虽然有些学生对了解最新科研感兴趣,更多的学生却会抱怨讲课内容偏离重点和中心。
那么教授在科研方面的经验是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本科教育水平呢?菲尔德对此更是不以为然。他说,没道理指望第一流的研究者也是第一流的教师,因为科研和教学目的不同,所要求的技能和个人特长也不同。科研是为了知识的进步,教学则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出色的科研人员要善于观察、客观、擅长推理、不怕碰到含糊复杂的情况。而出色的教师则需要善于交流、了解并擅长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最佳条件、平易近人和富于同情心 (empathy)。“两种技能都有当然理想,可是大学教授并不需要两全其美就能在科研或教学方面取得成就。”
菲尔德术业有专攻,讨论的也是理工专业的问题,不过他的文章对于人文教学和研究也有适用之处。我的理科同事夏季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曾让我艳羡不已,觉得他们的学生能很快接触高层次的研究,和文科学生大不相同。我还猜想这大概是文理的门槛有别,文科是看似容易,入门之后却难以登堂入室;理科却是先难后易,本科阶段就能开始独立试验了。这次看了菲尔德的说明,才知道我先前的这种认识有误。据他的说法,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和教授合作从事科研项目的学生凤毛麟角,很多所谓的“科研”只是为教授提供洗试管的实验室小工而已。而且,学生在科研中学到的技能在一位好老师主持的课堂上也能学到,所花费的资源和代价也低得多。
和菲尔德一样,我所担忧的倒不在于本科生是否能及早接触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因为毕竟今后以此为业、终身从事科研的学生是少数。更重要的是高校的“领导”是否能摆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人的精力有限,科研和教学通常只能顾一头放一头,要求教师面面俱到是不实际的。而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不少大学都有重视科研远甚于教学的倾向,对于教授的评估和奖惩也多半以科研成果为准。长此以往,本科教育的质量堪忧不说,教授抄袭造假、学风日下的情形也日益严重。最终是好事变坏事,对科研的重视反而造成对知识、教育、基本道德规范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