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教师培训班 (zt)

(2010-12-25 10:31:19) 下一个
来源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8155



学校还有不到两周开学,按照惯例,新教授本周需要参加两天的培训:每天早上八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吃中饭时还有节目,真是够紧张够辛苦的。这本来和我不相干,可是去比利时开会前,副教务长给我发伊梅儿,让我和另两位同事一起,去和新同事们座谈一小时 。我们的任务是讲讲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当我回复说自己的情况不够典型时,“领导”的答复是:“我校没有所谓的‘典型’”。于是, 我也只好赶鸭子上架,去胡言乱语一番了。

这个题为“科研与教学”的小组发言和讨论定在下午两点半。主讲的两位同事一位是历史系的教授B,女,刚过了花甲生日,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她是我校有名的严格而又出色的教师,两年前有专著出版——这是她十五年心血的结晶。另一位是宗教系的教授T,男,四五十岁,最近也有专著出版。和他们比较,我是资历尚浅的后辈。不过,也许我和年轻的新教师更有共同语言吧,毕竟不久以前我也参加过类似的培训班。

进门之后,发现今年新教授的人数比往年大减,不知是否经济衰退的关系。人气最旺时,我校一年有过20多位新来者,我那一年也来了18位新教授。今年却只有十二个人左右,还包括了我系的两位访问教师。而且,这些人中,大多数是一年的临时工,并非日后可以评终身教授的长期工。人群中,除了我系的两位新老师以外,历史系的J教授去年来我校面试时已经结识,我还注意到他身边坐的是另一张东方面孔,不知尊姓大名。

我们三人每人预定先讲10分钟左右,然后接受提问,进行讨论。介绍我们的时候,主持会议的副教务长非常客气地说我们三个是把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掌握得很好的教师代表,让人受宠若惊。同事B首先发言,她言辞风趣,表情活泼,不时引起下面的笑声。我的所谓发言就比较平实了,不过是谈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比方说,每天做一点科研,积少成多。或者,要训练学生尊重教授的个人时间和空间,不能无休止地二十四小时围着他们转。我提到写文章时不要做“完美主义者”,修改文章要适可而止的观点,似乎让我的同事们有点吃惊。他们坦白说自己做不到。很惭愧,让我花15年的时间精雕细刻,目前我也做不到。可能年岁渐长之后,对这些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吧。

下午5:30还有一个酒会,我也去参加,和新同事们又聊了几句。几位美国同事提到上午我们的前校长带他们参观校舍:“他走得真快呀,我们都好好锻炼了一下。”我不由失笑。这位老校长每天习惯大早起床,跑步十英里(16公里),中午还要游泳,身体很好。而且,他在任期间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很多,希望展示给新教师看看,也是人之常情吧。只是天气燠热,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走路,的确算不得是享受。

我系今年从早稻田大学来的日文访问教师是韩国人,老家在釜山。她觉得这个小镇和她过去习惯的大城市环境相差太多了。因为英文水平有限,她也更关心本校的亚洲教授有多少。当我提到音乐系有另一位韩国教授时,她表现得十分高兴。 从南大来的中文访问教师和她正好相反,英文流利,人也开朗能干,已经向我打听买车的事了。只希望这位日文同事能在这里过得踏实安稳。对了,另外一位亚洲人面目的教授是英文系雇佣的代课一年的教授,高中时全家来美,现在研究美国“少数民族”文学,即非裔、拉丁裔、和亚裔的文学。据她说,系里的同事告诉她一年后她的位子也许会成为长期工。

我的体会,第一年总是比较艰苦的。祝愿新同事们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和生活方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