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
2011 (132)
2012 (148)
2021 (1)
常识:美国的医学博士相当于中国的医学学士
请参考以下新闻和评论:
方舟子曝:厦大女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学位造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21/1880100.html
最近,可能是迄今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民间“打假”干事方舟子先生又有动作,打了厦门大学医学院傅瑾教授的“假”。傅瑾是否获得过方舟子文中所指称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方舟子在其“打假”的文中说“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即使是学士,也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然后去(美国)做博士后”。
如果傅瑾确实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以国内的医学本科学历教育去美国做医学研究的博士后,那么,她在向美国的大学申请博士后机会时使用“MD”的称谓是公平且合理的,因为这不是自称,而是以美国的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地位,美国的医学教育和学历评估机构ECFMG (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 以及WES (World Education Service) 对中国、英国、印度以及其它国家的类似医学教育(中国称医学本科)的学历予以的评估、认证和认同。
反向思考一下,我们也就可以知道,美国的医学基础教育也就相当于中国等国的医学本科教育,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等国的“医学本科”学位,因此,人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无数大学的医学院里,无数的医学教授都只拥有相当于中国的“医学本科”的学位。事实上,中国的医学本科学位教育的课程和技能训练远比美国的医学博士教育要丰富,因为中国的医学院提供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而美国的医学生要在毕业后通过了医师执照考试才能开始临床技能的训练。这个训练一般是三年,而中国的医学院在五年制医学教育中就已经引入了一年半的临床实习和技能训练。所以,一个刚毕业的美国“医学博士”或许在临床技能水平上比一个刚毕业的中国医学学士差很多。
可是,为什么唯独美国这样认同中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医学本科教育相当于美国自己的“医学博士”教育呢?这是因为美国的医学基础教育是学位后教育,也即一个人如果想进美国的医学院接受基础医学教育的话,他 / 她必须至少首先获得一个任何其它学科的本科学历(文科、理科都行)。而美国的医学基础教育与中国、英国以及其它国家以“本科”为医学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认同中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的医学本科学历相当于美国的医学博士学历的原因。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由此可见,美国的医学学历教育是一种高成本教育,值得重新评估,但历史的习惯很难改变。
正如笔名为wxc5678的在文学城上对方舟子的上述言论作出的评论一样“老方看来也没搞清楚。医学院的学制在全球并非一致,中国以及大多欧洲国家医学院毕业生都是学士学位,在美国都称MD。……,严格说来,医、商、法这三类学位大都不是我们常说的狭义上的博士(研究类),这些专业类学位与研究类学位有很大的区别。方舟子号称是美国通,其实还是科举制度的等级制度思维。”
所以说,方舟子是在以自己的价值观对一个普遍的习惯作出的判断,而这个判断有误,因为并非只有中国的医学本科被美国认同为“医学博士”,其它国家的医学本科也享受同等对待。
因此,即使傅瑾没有美国的PhD学位,如果她以在美国大学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接触到了专题研究的前沿领域,她同样有资格在中国的医学院里做教授。
我曾听说过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一个中国人,在美国读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后,转行进入美国的医学院读医学博士学位,通过美国的医师执照考试后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这位先生付出的精力也是很大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美国的外国医学学士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美国的医师执照考试并开始了在美国的行医生涯。与美国本土的“医学博士”们相比,他们在学历教育上的付出是非常少的,而他们无论是在医学博士后研究领域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并不比美国的医学博士们逊色。例如,昨晚与一位以前的老邻居相聚,她是国内第三军医大毕业的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后两个学位是研究性质的,与临床技能培训无关),来美国做基础医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不久就开始美国医师的执照考试,通过后得到了住院医师的训练机会,三年后的今天,她在结束住院医师训练的考试中战胜了所有同行,包括好几个美国本土的医学博士,赢得了同行的高度称赞!
最后,我们可以将“美国人把国外的医学学士翻译为相当于美国MD学位”这一行为看成是语言上的意译,因为直译的结果让美国的普通民众不好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这个翻译的结果看成是美国的学位评定机构赠送给来到美国的外国医学学士们的一份厚礼。理解了这最后的两点,那些好妒嫉的便应该平心静气了。
1. 普通概率统计中的“样本空间”就是您新系统下的“尺度空间”;
2. 您的“尺度空间”可以是任意非空集合;
3. “连续的尺度空间”就是“连续的非空集合”;
4. 至于“什么样的集合是连续的?”,如果这个问题是关于尺度空间的问题,则可以从测度论上给出解释,因为测度论就是在讨论样本测度的连续性和离散性问题。您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无法给出深刻的数学解释。
也就是说,您不能给出“连续的尺度空间”的数学解释,不能给出“连续分布”的数学解释。这些其实在普通概率论大学教材中都有解释,也避开了测度论。
其实测度论不是特别高深,不过是些集合、可数这类概念。用您契而不舍的劲头,也就几天功夫(再不济也就几个月)就能把它看懂。您老是避着它,绕着它,那就永远也搞不懂。不懂测度论,您在统计界混就老被人踩着,没人认您的杰作。就比如那连续分布,你说“对Lebesgue测度绝对连续”,或说“存在对Lebesgue测度的Radon–Nikodym导数”,保管能唬住不少姑娘、小伙子。
一门学科刚创建时都不怎么严密,可能没数学什么事儿。等到这一学科成熟了,很多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数学描述。统计是不是数学的分支可以探讨,但在任何学科,拒绝用清晰的数学语言与同行交流,那就把自己拦到圈外了。
【下面是您原来对"continuous distribution"的回答或定义】
=====================================================
回复slow_quick的评论:
>还没回答什么是"continuous distribution"<
以一种哲学的语言而非数学测度论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连续分布指的是一个随机可变属性(即我所理解的随机变量,直观地理解就是数据集中的某个列的名字所表达的一个性质或特征或属性,而不是你所理解的那个列中的任意一个点值)的n个随机样本点在一个连续的尺度空间上构成的一个同质测量分布。
从而我们也可以定义什么是离散分布,即一个离散分布指的是一个随机可变属性的n个随机样本点在一个离散的尺度空间上构成的一个同质测量分布。
>普通统计说"law of large number, central limit theorem"。这些都不以"continuous distribution"为条件。<
我在这里不过是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分布形式,而不是说,那个“连续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充分或必要或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当然,没有分布便没有所谓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之概念的形成了。
>my bad. empty set can not be a sample space,<
嗯,对于我所定义的尺度空间和样本空间,尺度空间不可为空集,但样本空间可以为空集。
my bad. empty set can not be a sample spa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bability_space
the sample space Ω — an arbitrary non-empty set,
>我不能同意这个说法。空集是否是一个集合?是的,但这样的集合对于统计学没有意义,也不能被用来表达一个有意义的尺度空间。所以,尺度空间的第一条件是它不能为空。<
我突然觉得,空集不能被排除在统计测量之外。它有时是有意义的,且必不可少,例如,当一个测度不存在时,我们需要用一个空集来表示它。而如果没有空集的定义,会使得这个表示在运算和结果中无法实现。
>普通概率论中的“样本空间”可以是任意集合。<
我不能同意这个说法。空集是否是一个集合?是的,但这样的集合对于统计学没有意义,也不能被用来表达一个有意义的尺度空间。所以,尺度空间的第一条件是它不能为空。
普通概率论中的“样本空间”可以是任意集合。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bability_space
http://www.math.uiuc.edu/~r-ash/BPT/BPTCh1.pdf
陈老师的“尺度空间”有些什么限制?
>既然尺度空间可以是任意集合。<
我想,尺度空间可能不应该是任意集合,你可以参见概率论中对“样本空间”的定义,一个“样本空间”要满足几个条件才行,因此,这里的尺度空间也应该是满足那些条件的集合。
至于“什么样的集合是连续的?”,如果这个问题是关于尺度空间的问题,则可以从测度论上给出解释,因为测度论就是在讨论样本测度的连续性和离散性问题。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无法给出深刻的数学解释。
我看你也真是的!你是在跟楼主较劲呢?还是真的想跟他学陈氏统计学?
你想跟他较劲的话,跟这种主有什么好较劲的?学他的陈氏统计学?我看你都快被他给绕晕了!歇了吧!
既然尺度空间可以是任意集合,把尺度空间用集合代替,我再问什么是"一个连续的集合上构成的一个同质测量分布"?
我们把句子拆开,搞清每个概念:”连续的集合”,”连续的”用来修饰”集合”。什么样的集合是连续的?
>我不认识柯尔莫戈诺夫,只是从教课书中学的“样本空间”可以是任何一个集合。……。我可以说”尺度空间”可以是任何一个集合吗?<
目前的概率论公理系统是由俄国大数学家柯尔莫戈诺夫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建的,样本空间是其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例如,50个男性和30个女性构成的一个样本,其性别的样本空间是集合{男,女}。我不愿使用这个称呼,而是改称其为尺度空间,而我所定义的样本空间的集合表达是{第一男,第二个男,……,第50个男,第一个女,第二个女,……,第30个女} 。
因此,无论是尺度空间还是样本空间,都可以被表达为一个集合的形式。
你是否觉得只有美国大学的副教授才是副教授?我出国前是同济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副教授,2000年应邀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统计学联会,是当年唯一从国内来参加会议的,为此,中国教育部以红头文件(这个文件在教育部是存了档的)特批了一笔经费资助我的行程和会务费。那时我只是一个讲师,而那笔经费的资助对象原本只有三类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院士、博导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
我的与会资助是在教育部咨询了同行的评议后提供的。你认为我该被你称为民科吗?
"那个“样本空间”是一个尺度空间".
第2次问什么是”尺度空间"?你前一回复说“这里的尺度空间就是你所熟悉的样本空间”, 这一次说"那个“样本空间”是一个尺度空间"。
我不认识柯尔莫戈诺夫,只是从教课书中学的“样本空间”可以是任何一个集合。你不喜欢“样本空间”,我们就用”尺度空间"代替,我可以说”尺度空间”可以是任何一个集合吗?
请扫扫盲,啥叫民科?
我认为柯尔莫戈诺夫所定义的“样本空间”是不准确的。用“样本”来修饰一个“空间”,这是用一个狭义的名词衍生出来的形容词来修饰一个广义的名词,那么,这个广义名词的内涵就被那个狭义的形容词所限定了。其实,那个“样本空间”是一个尺度空间。
由此,尺度空间在构造上的连续性不等同于n个随机样本点之间的连续性。恰恰相反,n个随机样本点之间通常是随机离断的而非连续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又说它们是“连续”的呢?因为它们都是随机点,在测量它们之前,我们不知道任何一点会在那个连续的尺度空间上的哪一个位置上出现,因而我们只能假定任意点在那个连续空间的任意处都可能出现。从而我们可以说,这个随机可变属性的样本点是一个连续测度,n个点构成的分布就是一个连续分布。
你提供的链接是:
http://www./article_t/Statistics/31279755.html
实际上应该是(漏了“.”):
文学城与m^i^tbbs掐架,不让在衔接中显示www.m^i^tbbs.com(请去掉两个^符号),只好请您用我提供的文章标题去google了。
-- 说楼主考上大学不容易,这也是出身论。
别那么紧张,幽个默嘛。再说了,楼主对土共那么深恶痛绝,他怎么可能认同土共头子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法权的说法哩。楼主大人,对吧?
-- 民科楼主自我感觉良好
别人自信满满,和你有何干系?况且,民科在科学理念的成长过程中,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的呀。至少也是浇灌科学之花的养料那啥的。而且,民科在挑战权威的精神这一点上,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再说了,楼主自己选择的生活,和谐欢乐,与人与己,无伤无害,你乱讨厌个啥哩?你有那本事,砸韩寒的场子去。
》》为楼主义务辟个谣先:楼主1982-1987就读于原武汉医学院卫生系。
》》首先,武汉医学院不是卫校。即使是武汉医学院是卫校,1982年能考上卫校的,也不是那么容易。我所知道的,80年代至90年代的很多中专生,最终学有所成的,不乏其例。袁隆平这样的大牛,原来不也是一所中专的教师吗?
说楼主考上大学不容易,这也是出身论。我在此乱评,就是对不靠谱民科楼主自我感觉良好的讨厌。
-- 对不起,请问是哪一个衔接有误?
你提供的链接是:
http://www./article_t/Statistics/31279755.html
实际上应该是(漏了“.”):
http://www./article_t/Statistics/31279755.html
-- 看来你是搞统计的,那么,我在这里给出另一个衔接,你不妨参与一下,以显示你的“但楼主这种牛^^叉的精神,还是值得我学习的。”之言乃是真诚的。
首先,很遗憾,我不是搞统计的,但这不妨碍我对自然和社会科学中的统计规律抱有浓厚的兴趣。
其次,我个人不反对任何不被主流认可的民间科学研究。但我认为,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给业余科学家留下多少发展的空间了。所以,我对您的工作并不十分看好。
最后,强调一下,我的看法在统计意义上是成立,但落实到具体某个个体事件,比如说您正热衷的工作,就不一定正确了。
“这里的尺度空间就是你所熟悉的样本空间。而我所定义的样本空间是由全体样本数据集本身构成的空间,即我所定义的样本空间=数据集本身=样本。”
我“所熟悉的样本空间”是个集合。所以问题转为:
什么是"一个连续的集合上构成的一个同质测量分布"?
我们把句子拆开,搞清每个概念:”连续的集合”,”连续的”用来修饰”集合”。什么样的集合是连续的?
>我第一想搞明白的就是你的"distribution (分布)"<
我所理解的分布依然是从样本点在尺度空间上的的频数或密度表现所表达出来的一个直观概念。这与现行的分布概念没有任何差别。
为什么一个分布需要用“同质”来修饰,是因为这些样本点来自同一可被明确定义的总体,亦即这个总体中的每一个体在定义总体的那性质上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总结的好
陈老师,请不要生气,说"孬种"这种话。不跟你辩也不能说是"孬种"不是吗?
我学统计日子不多,可能还有希望看懂你的系统。但我们都想把各种定义搞明白了才能走下一步。
我第一想搞明白的就是你的"distribution (分布)"
>什么是"一个连续的尺度空间上构成的一个同质测量分布"?
什么是”分布(distribution)”?什么是"尺度空间"? "连续的"又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同质”?<
这里的尺度空间就是你所熟悉的样本空间。而我所定义的样本空间是由全体样本数据集本身构成的空间,即我所定义的样本空间=数据集本身=样本。
-- 楼主是湖南人?楼下不是有人说他是湖北什么卫校毕业的吗?
为楼主义务辟个谣先:楼主1982-1987就读于原武汉医学院卫生系。
首先,武汉医学院不是卫校。即使是武汉医学院是卫校,1982年能考上卫校的,也不是那么容易。我所知道的,80年代至90年代的很多中专生,最终学有所成的,不乏其例。袁隆平这样的大牛,原来不也是一所中专的教师吗?
所以说,高校出身论是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的变种,是方舟子,是不对di。
什么是"一个连续的尺度空间上构成的一个同质测量分布"?
什么是”分布(distribution)”?什么是"尺度空间"? "连续的"又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同质”?
我也不想和你辩了,因为你才是真正在诡辩。算你赢了。
>楼主给出的链接有误。但咱不是好奇吗,忍不住把阁下列出的文献,搜出来拜读了一下。我实在看不下去,太深奥了。<
对不起,请问是哪一个衔接有误?看来你是搞统计的,那么,我在这里给出另一个衔接,你不妨参与一下,以显示你的“但楼主这种牛^^叉的精神,还是值得我学习的。”之言乃是真诚的。
标题:
如果你不是孬种数学背景出来搞统计的,请接受挑战
http://www./article_t/Statistics/31279755.html
这是去年5月间我在m^i^t^bbs的统计版发出的挑战。
科学当然就是反映客观的事实,而不是单单在描述自己主观的想法。你的想法必须符合客观,那才是科学。你一个人在那边臆想,那不是科学,那是在编制你自己思想的蜘蛛网。
你愿意创立统计学的新门类,这是雄心壮志,让人叹服。可惜你所使用的方法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种辩证法是十九世纪的玄学,被马克思所吸收,又经过共产主义政权的宣扬,于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但是辩证法并没有任何的科学基础,这在西方的主流科学界是很清楚的。
你是一个聪明人,但是你现在的“研究方向”实际上是一个死胡同!而且就你的性格来看,是一个不愿服输、一条路走到黑的主,你能够听进去别人的意见,改变自己的方向,可能会有所成就,如果还是由你的性子来,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也不愿意和你辩论了,你不就是想辩赢吗?但你最好要想想什么是真正的赢。
>还没回答什么是"continuous distribution"<
以一种哲学的语言而非数学测度论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连续分布指的是一个随机可变属性(即我所理解的随机变量,直观地理解就是数据集中的某个列的名字所表达的一个性质或特征或属性,而不是你所理解的那个列中的任意一个点值)的n个随机样本点在一个连续的尺度空间上构成的一个同质测量分布。
从而我们也可以定义什么是离散分布,即一个离散分布指的是一个随机可变属性的n个随机样本点在一个离散的尺度空间上构成的一个同质测量分布。
>普通统计说"law of large number, central limit theorem"。这些都不以"continuous distribution"为条件。<
我在这里不过是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分布形式,而不是说,那个“连续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充分或必要或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当然,没有分布便没有所谓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之概念的形成了。
-- 既然你热衷于人肉,我就给你提供一点佐料:
容我狡辩一下,我真的不是热衷于人肉。主要是鄙人浅薄,看到大牛级人物,总是有点好奇,想了解其生平,取个经偷个艺啥的。
楼主给出的链接有误。但咱不是好奇吗,忍不住把阁下列出的文献,搜出来拜读了一下。我实在看不下去,太深奥了。但楼主这种牛叉的精神,还是值得我学习的。
玩笑了,玩笑了。
说句正经的,楼主的理论要想得到主流统计学家的认同,很难。
--楼主是湖南人?楼下不是有人说他是湖北什么卫校毕业的吗?
楼主的令尊大人是湖南的。楼主本人在洪湖出生长大。算半个老乡吧。他是武汉医学院毕业的。
以下信息是“创建者:统计学家陈立功”先生自己张贴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5559.htm#sub8492919
http://baike.baidu.com/view/3211156.htm
我也是被“陈立功事件”的名头吓着了,又看这么多人评论说楼主聪明绝顶。出于好奇才搜了一下。冒犯之处,请楼主海涵。
既然你热衷于人肉,我就给你提供一点佐料:
评陈立功其人其事
http://www./article_t/Statistics/31282619.html
陈来错地方了
http://www./article_t/Statistics/31281843.html
陈大师的意思我终于有点领会了
http://www./article_t/Statistics/31282275.html
看了陈老的wiki,真是"茅塞顿开"啊,但有一个问题
http://www./article3/Statistics/31280545_0_n.html
还没回答什么是"continuous distribution"
普通统计说"law of large number, central limit theorem"。这些都不以"continuous distribution"为条件。当然在你的新系统下,一切都可能不一样,因为不用数学,用变阵,可以这么说、那么说,都对、都不对。
楼主是湖南人?楼下不是有人说他是湖北什么卫校毕业的吗?
(1)超级自豪,坦荡,思维方式有点异于常人。
网上一搜,楼主的父亲(含生平),妻子,师长的名字一大串都出来了。“我在统计学领域的其他老师,应该是培根、阿亨瓦尔、佩第、格朗特、凯特勒、高尔顿、皮尔逊以及戈塞特和费舍尔等”。所谓“陈立功事件”,不就是芝麻大的一件事,没必要给自己戴顶“事件”的帽子吧?
(2)民科意味较浓。
楼主试图颠覆统计学基本常识,做开天辟地的大事业。但到目前,似乎没有任何主流(或者严肃的)统计学家,引用或者讨论过其理论。
(3)对同济大学的认同感超级强。
和方舟子杠上,似乎源于校友肖传国教授那码子事情。这多多少少给人个人爱恶决定立场的感觉,非常不妥。
个人观感而已,不一定正确。湖南老乡,得罪了。
"central tendency and decrete tendency of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翻译为中文就是“一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一般认为,分布的集中趋势可以用随机样本点的期望来描述和估计,这个期望就是一个分布的中心位置,例如正态分布的期望可以用算术平均数来估计其集中趋势的中心位置所在,而分布的离散趋势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来估计和描述,方差或标准差的大小刻画了离散趋势的强弱。
>I cannot deny such a statement, but there is no point to make such a statement in the scientific view.
Alert! Dialectics is not of science! Actually you are wasting your time and energy on these things. <
Ok, my dear Passby, please tell me what Science is? Does it reveal objective facts or truths? or just anounce your subjective ideas?
是,有了执照再做临床。你连如何拿执照的先后自序都搞不清,还反驳别人。这个论据不存在。
What is a distribution? What is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I know these in ordinary statistics but am not sure in your system.
What is "central tendency and decrete tendency of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I've never heard of it in ordinary statistics. I am too new to statistics.
I cannot deny such a statement, but there is no point to make such a statement in the scientific view.
Alert! Dialectics is not of science! Actually you are wasting your time and energy on these things.
>这些论述说实在的都是辩证法,也是诡辩法,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科学意义。<
So, in the two angles of observation, which one can you deny? Who is 诡辩ing?
>”一分为二”,呵呵。<
Let's look at another example: central tendency and decrete tendency of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Both are saying the same thing. They are different just due to different angles of an observation.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o take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一分为二”,呵呵。不用它,一学期就自以为知道统计学大概想做什么。用了它就糊涂了,12年后才发明新系统,只有自己才自以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a random sample is a finite observation containing maximum and minimum information about an infinite population in a one-time sampling. Simply to say, it is a maximum and minimun observation about a population. Or it is all that you can have about the population.”
你的答复改了好几次。我刚想辩驳你的上一次回帖,你又改了。
但不管怎么样,你改动之后是加了许多条件的,所以论述似乎也就言之成理了。
你的第一句话是一种辩证法的论述,说实在的,没有多大的科学意义。
你的第二段话加了一个限制性的条件one-time sampling之后,当然可以成立,但是这和你的原题题意就有距离了!你只有一个sample,就是唯一,当然既是minimum又是maximum。这些论述说实在的都是辩证法,也是诡辩法,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科学意义。
From the angle of a population, a sample is the smallest observation about the population; but from the angle of a sample, it is the largest observation about a population.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a random sample is a finite observation containing maximum and minimum information about an infinite population in a one-time sampling. Simply to say, it is a maximum and minimun observation about a population. Or it is all that you can have about the population.
This is a real example of using dialectics to think in Statistics.
>在普通统计中,我的回答:Non of the above.<
So,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ample, which is usually finite, and its population, which is usually infinite, in the situation of that you usually have only one time to do a sampling. However, in the example of 一大瓶M&M糖粒, both population and sample are finite, and you can sampling in many many times.
我还记得十二年前,我在美国的研究所里面上统计课的第一节,我的老师也是用那一堆M&M糖果来做这个比喻的,这个比喻很形象,很精辟,很能够说明Sample和Population的关系。今天回过头去看,尤其如此!
陈统计学家所编的那个选择题是莫名其妙的,那三个答案在我看来也是没有一个能够对上号的!我不明白他怎么还要人们只能从这三项里面选一项,什么理由?我倒希望陈统计学家能够说说明白,让我们这种人见识一下陈氏统计学的奥秘!谢谢!
如果你同意这个解释,那什么是"maximum observation of population"啊?
“For the relatinship between a sample (a set of points, not a single point) and its population, a sample is a
a) maximum
b) minimum
c) maximum and minimum
observation of a population.”
在普通统计中,我的回答:Non of the above.
>文章最后一段是这个意思吗?你对这个系统也是一知半解,就出来装专家。对了,鼓励你写这些文章,但是,自知之明还是要的
----你的方舟子在逻辑上差几个数量级。<
Do you really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You said 辩证法逻辑,数学概念用不上 in Statistics,........ Let me ask you a question:
Which is correct fo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For the relatinship between a sample (a set of points, not a single point) and its population, a sample is a
a) maximum
b) minimum
c) maximum and minimum
observation of a population.
Please select a correct answer from a), b) and c).
文章最后一段是这个意思吗?你对这个系统也是一知半解,就出来装专家。
对了,鼓励你写这些文章,但是,自知之明还是要的
----你的方舟子在逻辑上差几个数量级。
>拜读了陈老师的“A Preliminary Conceptual System of Statistics and Definitions of Several Universal Random Measurements”。与我刚学的普通统计完全不同。<
>其实陈老师应该另创一个学科,不要用statistics (统计),也不要用类似的符号。......, 建议学科名:Dialectistics, 中文 辩计法<
Are you serious? I could say there we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urrent Statistics and the conceptual system of mine, but there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system.
When I ended my courses including Statistics, I even didn't know what Statistics is and how it works. Until after 12 years, I just began to got a little sence of what Statistics is. I don't think you have an 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Statistics is if you don't have any practice in field survey, data collection, data managment,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 explanation,especially if you are a mathematical background student.
Statistics is not derived from the mathematics, but from field surveyes and the ideas of human brain.
拜读了陈老师的“A Preliminary Conceptual System of Statistics and Definitions of Several Universal Random Measurements”。与我刚学的普通统计完全不同。
其实陈老师应该另创一个学科,不要用statistics (统计),也不要用类似的符号。陈老师现在的体系,用statistics(统计)的名号,是Alternative Statistics,里面有黑哥儿、马克思的变阵法逻辑,数学概念用不上,在普通统计学术刊物上发不了。
建议学科名:Dialectistics, 中文 辩计法
>你文章中(A, Omega, P)像是普通概率论符号。我对随机变量的理解是定义域在A,值域在实数集中的函数。你的理解是否不同?<
Yes, in my understandings, A is an attribute, Omega is variablity or scale space or 定义域 of the A, and the p is probability of the variability). The 值域 of a random variable may not be only 实数集, but any of symbols, numbers and concepts or mixed of them.
Life is never just about winning. The process is just as important. The process makes you a person you are now, more so than the end result does - my two cents.
"回复redlight08的评论:
You must be stupid if you got your degree of "medical doctor" from a medical college in USA since you paid too much money and too much time. But a foreign medical bachelor, like of England, France, German, Russia, China, India, etc., can do the same job in USA, and he or she just paid much much less than what you paid for. You are challenged by them, and you will never win since you earn the same mony as they earn."
You must be stupid if you got your degree of "medical doctor" from a medical college in USA since you paid too much money and too much time. But a foreign medical bachelor, like of England, France, German, Russia, China, India, etc., can do the same job in USA, and he or she just paid much much less than what you paid for. You are challenged by them, and you will never win since you earn the same mony as they earn.
Support Mr. Fang!!!
A Preliminary Conceptual System of Statistics and Definitions of Several Universal Random Measurements
统计学的初级概念系统及其几个通用的随机测量的定义
http://www.meetingproceedings.us/2011/asa-jsm/contents/papers/302952_65403.pdf
Errors in the paper:
1) Line 8 in page 4937, “in the 15th ~ 17th century.” may be “during the 15th ~ 17th century.”
2) The last line in page 4939, the last word “unknowable” should be “knowable”.
3) Line 6 in page 4940, “ant” should be “and”.
>你的dataset是什么结构?数组?矩阵?< Usually it is a 数组 or 矩阵.
“What I understood on "random variable" is the whole column in a dataset, rather than a point in a column in a dataset.”
你的dataset是什么结构?数组?矩阵?怎么才能学到你的新统计系统?你文章中(A, Omega, P)像是普通概率论符号。我对随机变量的理解是定义域在A,值域在实数集中的函数。你的理解是否不同?
Cauchy distribution包括在你的新统计理论中吗?如果是,E(X)是什么值?
I have repeate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many times:
我的文章并未谈及方舟子打傅瑾的假是否正确,而是澄清方舟子所言中国的医学学士们在美国是“自称”MD(医学博士)。我要说的是,这不是自称的,而是被美国的权威机构认证通过了的。全文以及全部辩论就是围绕这一个焦点而展开的。
>记得普通统计说不是每个random variable都有E(X)的,......<
Please explain the definition of random variable in your knowledge system. What I understood on "random variable" is the whole column in a dataset, rather than a point in a column in a dataset. So, I said a random variable has only one expectation in its sampling distribution. However, if you consider every point in a column in a dataset as a random varibale, then their expectations sould be converged to the expectation of the whole distribution.Thus we can say each point's expectation is equal to the expect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rather than to itself, except for the case of that only one point can be measured.
In the current knowledge, a random variable is a function defined over a probability space. This definition cannot be understood by non-mathematical-background statisticians.
你这个无耻韩粉又跳出来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为了你的主子,一个上海滩小混混,到处攻击方舟子,攻击打假的正义力量,你居心何在?!
傅瑾对此不必回应?可惜她是在一所正规的大学里面做教学和科研工作,没有办法像你的主子韩混混那样生活在体制外,靠他老爹写的东西骗你这样的韩粉过日子就可以了!
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方舟子这次又打对了!
你也是一个学有所成的人物,可是在这件事上面,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看来,你肯定是错了。
每个人的留言你都要反驳回去,以维护你的“尊严”,你活得累不累啊?
那个女人利用中美两国学制上的差异和词义认知的不同,投机取巧,更谎称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了博士学位,这是明目张胆的造假,有什么可辩护的?
方舟子认为傅瑾声称‘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是假的. 方舟自打的是这个假。
文章“The Fundamentals of Statistics for Rebuilding the Methodology of Peice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a Functionalized General Trichotomy"已拜读。
http://www.meetingproceedings.us/2009/jsm/contents/papers/303243.pdf
完全超出了普通统计、普通数学---我全看不懂,从Definition到Lemma到Axiom。连一般的E(X)意思都与普通统计不一样哎,说是"every random variable has ... E(X)"。记得普通统计说不是每个random variable都有E(X)的,例子是Cauchy distribution。
还要花功夫慢慢学楼主的新统计。有入门书、材料吗?
当耶稣对外界声称他是神的儿子的时候,他要么是精神病患者,要么是狂妄至极,要么是真的。可是,从圣经中关于他的全部记载来看,他显然不是前两者。
>博主,好心提醒你: 您在USUHS 的MD小心被老方盯上。<
嗯,欢迎某人把我的胡吹八吹告到他那里,我等着他来打我的假。只是,我怀疑在他看来我是否值得他打一顿,因为我没有任何国内的头衔,我也没有追求那些东西。我更怀疑他是否有能力将我打一顿,因为我怀疑他是否懂得我所做的那些东西。我和家人平平凡凡地生活在美国,认认真真地从事自己的职业,简简单单地向外界陈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其实,在我的简历里,我用的是Medical degree(医学学位) 而不是Medical doctor(医学博士),附上自己的大学名称、学习年限和中英文成绩单,以便人们自己去判断。
>美国医学博士是8年的大学教育,……<
其实,你可以说一个人在美国的大学里要经历八年的教育才能拿到医学博士学位,但准确地说,这个医学博士的课程教学只有四年而非八年。
在美国的大学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进入医学院,不是由于医学本身的高深性,而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行业专营和暴利驱使的结果。
>Many Chinese MDs struggle to pass USML1, USML2 in order to get into a residency program. <
我想,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语言问题导致的困难。从基本医术来看,中美医生的平均水平应该不会差很多,毕竟从检查到治疗的手段都已经普及化了,差别体现在经验上。
另外,由于在基础理论方面,美国本土医学博士确实要比中国医学学士深厚、扎实和全面,所以,美国本土医学博士的研究能力要普遍高于中国的医学学士,但一个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没有几个愿意做基础研究的,因为那会很穷。所以,美国的医学博士教育如果不是为了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确实没必要搞8年。中国五年制医学教育所体现出的社会综合效果:中国人均寿命并不比美国的差。
方舟子也是狂妄,但他心也细,逻辑也清晰,很少犯低级的错误。
您本来跟他差不多聪明,但逻辑差点,原因是内心因自大的狂妄而浮躁,不够清。
学“力”不等于学“历”。
另外,英语doctor 有“博士”和“医生”两个意思,
中国的医生可以干“postdoctor" 是因为他是医生,
翻译回中文应该是“医生后”,而不应该是“博士后”。
医学院要求申请人要在本科期间完成好多门必修课,比如化学,生物的。
所以单纯的文科理科毕业生要补齐医学院的要求科目几乎等于拿第二本科学位,
所以大学本科才设立了四年的pre-med 本科。
四年本科pre-med毕业成绩很好才有最大机会上医学院。
国内医生的动手能力强是拿许多活生生的病人当小白鼠练手练出来的,
当然比美国医学院的学生解剖尸体练手进步快,拿这当吹嘘本领高这很不人道。
博主的立论(“美国医学博士相当于中国医学学士”)也不对!陈博主的理由是中国医学学士包含一年的临床实习,而美国医学博士还没有实习,所以中国医学学士比美国医学博士临床经验好,所以美国医学博士相当于中国医学学士。但毫无疑问这是不对的逻辑。
中国医学学士是4+1,4年大学教育+1年实习,毕业就是医生。美国医学博士是8年的大学教育,但正式成为医生前要3-7年的临床实习。
中国医学学士是BS degree,美国医学博士是相当于Ph.D的degree。不能相提并论!个别中国医学学士水平高是一回事,但的确不能说他们的学历就等于美国医学博士。
回复leonlz99的评论:
>you lack som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how US medical school works.<
我承认我不是100%地了解美国医学博士的课程教育体系,所以,我想请你告诉我们大家,美国的四年医学博士的学历教育中是否有临床实习的经历。所谓临床实习指的就是在高年资的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作出检查、诊断并开具处方或参与手术操作,处方由实习医师和指导医师共同签字生效,手术操作也是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动手。
中国的五年制医学学士有一年半的临床实习时间,轮转完所有临床科室。
原文中有以下一段话:
方舟子认为,美国医学院毕业生都是医学博士,可以去做博士后。所以,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即使是学士,也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然后去做博士后。傅瑾应该就属于这种情况,她在哥大做的是这类“博士后”。
厦门大学医学院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冒充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
·方舟子·
一个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过的网友向我反映说,厦门大学医学院基
础医学部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在简历里声称“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而其实她在哥大时是以福建医大毕业的本科MD的身份
去做博士后的,并没有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
是的。作为一个统计学家,我自己确认它们。这没什么。虽然它们没有被正式发表,但无人可以无视它们的存在。你可以不信,也可以不接受,那不是我的问题。在你没有读完它们之前,你不能单纯从我的学历背景对它们下任何结论。
————————————————
博主:陈立功,1964年2月出生于湖北洪湖,在洪湖二中校园长大。
1982年以“校子弟”(陈华珊老师之子)身份毕业于洪湖二中。
1982-1987就读于原武汉医学院卫生系,后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1997年获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在同济医科大学工作并先后受聘为助教、讲师和副教授。
2000年初在网络上发表关于武汉高校合并的评论文章,成就陈立功事件。
2002年移居美国,任职于美国国防部的军队卫生服务大学(Uniformed Service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 USUHS),从事前列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现和家人居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市(Rockville City, Maryland).
好吧。就请允许我借此机会谈谈这个问题。
我对现行方法学体系中几个由数学背景的人们提出的方法提出了强有力的逻辑批判。一是批判了最优化在统计学领域作为方法学的算法基础,指出在一些情况下它是不可接受的;二是批判了分段回归分析中强制连续性假设,这也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分段模型间是否连续是一个随机事件,需要用概率来推断,而不是靠一个人为的主观假定来确认;三是批判了样条模型中的平滑化处理,因为这是基于强制连续型假设上的;四是批判了bootstrap法,理由比较复杂一点,就不在此赘述。有兴趣的话查我的文章。
在上述批判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但并非绝对正确的)新的分析逻辑和统计算法,因为现行方法在理论上完全错误。我的方法被我命名为“泛函化的广义三分回归分析法”(functionalized general trichotomic regression analysis, FGTRA)
我对统计学做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应该是关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自权重的定义和算法。这是在统计学基础理论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我还提出了一套新的基础概念系统,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准确地理解这个系统。尽管其中有些新的概念,但作为整体被当今学术界认可的可能性在近期值得怀疑。但不管怎样,我认为这一工作是有价值的,值得人们认真对待。
我的上述贡献全部被收录在JSM(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s)中,也就是未正式发表。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谬误和重建都已经被我指出了。
1.为你同行辩护;
2.已有美国人的特点,无被人说的"中国人主张谦虚".见你自写的
{"(鄙人就只有国内医学院的MD(medical degree)和MPH(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但在统计学领域做出的贡献想必会令美国无数的统计PhD们都会感到望尘莫及)"} 已有或超过美国人的特点了.
鄙人就只有国内医学院的MD(medical degree)和MPH(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但在统计学领域做出的贡献想必会令美国无数的统计PhD们都会感到望尘莫及。
>国内医学院,8,7,6,5,4 年的都有。一本,二本,三本。 <
我想告诉你的是,我见过的还有好几个只读过两年制中专卫校或三年制医专毕业的人后来考上了国内医学院的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我现在在美国的朋友圈里就有我们同济卫校毕业的在美国的NIH做博士后。你嫉妒他们吗?
>中国医学本科比美国医学博士好是不会有人认同的<
你无法否认的是,从美国的医学院里刚刚毕业出来的医学博士们的临床技能没有从中国的医学院里刚毕业出来的医学学士们高。因为美国的医学院并不为他们提供临床技能训练,但中国的学生毕业前已经在临床医院里做了一年半的实习了。中国医学学士们差的是基础理论的全面性、深刻性和扎实性以及其它方面的综合素质。
至于你要的data,你应该去美国的医师考试机构去查。我可以给一个实际例子的是,我的一个学生,是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专业毕业的预防医学学士学位,她目前在美国是执业儿科临床大夫。
中国的医学院里所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相当于美国大学里的PhD学位。这是一种研究性质的学位。而中国医学院里所授予的“医学硕士”学位则应该相当于美国大学里的master of science concentrated in medicine or biology.
我想请每一位读者仔细读读我的文章。我的文章所要澄清的是中国的医学学士们在美国不是如方舟子所说的是在“自称”自己是医学博士,而是由美国的权威机构认证为相当于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
http://www.pharmacology.uci.edu/index.asp?p=117
我没有为傅瑾辩护的意思。我是在澄清方舟子指称的中国医学学士们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的问题。我要说的是,这不是自称的,而是美国的医学教育机构认证通过了的,且这并非只有中国的医学学士们享受这份丰厚的礼物,其它国家的医学学士们也从美国收到了这份厚礼。
此外,中英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基本形式,将中国的医学学士翻译为美国的医学博士就是属于后一种翻译,因为这一翻译最恰当地表达了两者间的关系的最近似含义,且这一翻译结果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权威机构的认可。
所以,你不仅要补形式逻辑的课程,还需要补语言课程。而这对你可能不是一个善意的劝告。
我也想再次重复一遍,中国医学学士们不是在故意欺骗或混淆,而是美国的学历认证机构的综合评估的结果。其实,美国的医学博士的学历教育等于两个本科学历教育,也就是国内的双本学位,而国内的双本学历相当于一个硕士学位。这是最恰当的翻译。
再者,美国的医学博士的学历教育是一个高成本教育模式。这是历史沿袭的结果,并非医学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的必然。一个人在美国的大学里前4年学的内容可能与医学没有多大的关系,例如,文科类毕业生也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临床医学。
没错,美国的medical doctor学位在且仅在美国国内相当于其它领域的PhD学位。但这个MD学位的教育目的并非是为了培养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型人才的,而是为了培养临床医师的。这就与中英等国的医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这就好比国内的双本科学位相当于硕士学位是一个道理。
这句话要么是在白相逻辑游戏,混淆视听,要么说明你的逻辑思考能力有问题。本来我照顾你的面子,不说了,想不到你又提出来,这说明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有问题。问你两个问题:多少美国医学2院校毕业的没有通过他们的资格考试?通过的百分比是多少?多少外国学生通过他们专为外国医学院校毕业生设置的资格考试,通过的百分比又是多少?不管怎么说,方舟子是对的,不能在翻译学位时偷梁换柱,利用“MedicalDoctor”这个词的模糊性(任何语言都有模糊的地方),把学士说成博士,这是很不诚实的行为,其道德应该受到谴责。为此,我为中国有了方舟子较好!
>楼主究竟是为了什么混淆视听?<
我没有混淆视听。混淆视听的是方舟子。他指称中国的医学学士们在美国是自称医学博士。这就是在混淆视听。我的全文的内容就是围绕方舟子的这个谬论展开的,并未涉及其它。
>本人在中国的医学院校工作过10年,在美国的医学院校工作过将近20年。据中国和美国自己的评估,中国的医学教育同美国的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起美国学生的来,差了好大一截。<
我不否认这个结论,但你也应该可以看到,中国的很多医学学士能够通过美国的执业医师考试而拿到行医执照,而无数美国本土的医学博士却无法通过这个考试。
Y '=' X,
这里的运算符号'='的哲学含义是“近似地等于”或“相当于”。如果那些对上述公式不能认同的人,请你们给出一个算法公式,来说明中、英、印等国的医学本科学历与美国的医学博士学历之间的关系式,并把它列在这里。
注明一下:美国的认证机构是根据受教育者的课程名称、学时数以及医学院的名气等综合因素评估后得出的结论。
俺也觉得医生其实就是一个熟练工种,对多数医生确实如此。
在这里,不能以个别代整体。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首都协和8年班的 (水平高),另一个是48岁在美开始当住院医的当年的工农兵学员。现在两位都是多年的麻醉师了。这是个体的努力。国内医学院,8,7,6,5,4 年的都有。一本,二本,三本。
本人在中国的医学院校工作过10年,在美国的医学院校工作过将近20年。据中国和美国自己的评估,中国的医学教育同美国的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起美国学生的来,差了好大一截。中国医学院之所以一再延长学制,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医学生和医学教育的质量不如美国。我女儿哈佛毕业,又从医学院毕业,她认识不少中国名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对他们的评价比较客观,但好不到哪里去。这里不是谈这方面问题的地方,不谈了。本人在国内工作时,学校所有出国人员的成绩单都是本人翻译的。那时就要不少人要求我把学士学位翻成MD,一律被我拒绝,这是在造假,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就算是中国的医学教育比美国的好,也不能把学士说成博士。老实的做法是承认自己是学士,再加上注释,说我们的学士等同于你们的博士,看她能被录取否?
>中国的医学学士是等同美国的MD资格,并不能叫MD.,但是中国的BM在考过USMLE考试之后并做完临床实习后才能叫MD.<
获得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只需通过课程训练就可以了。但并非每个拥有美国本土医学博士学位的人都可以通过执业医师执照考试。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各国的学位授予有各自的理由。美国的医学博士要在大学念8年,而中国的只念4年(当然,现在中国的念5至6年)。<
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医学本科教育。这是美国人自己认证的结果。
>美国本科后再读医学,人家叫"MD",你把他等同于中国高中后,……<
这有何仿?美国的权威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同中国医学本科学历相当于美国的医学博士学历,而且也不是只有中国的医学本科生享受这一待遇,其他国家的医学本科也是被同等对待的。
这不是我在这里胡说八道。这是一个机构认证的结果。你不服气到那里去控告好了。
说穿了,你等人不过是出于妒嫉而表现出的怄气而已。尤其当你是非医学学历的北大清华毕业生,更是怄气得要吐血了。
>在比一比,国内和美国是怎样选人上医学院的,就更能知其质量了。<
美国也有相当多拥有MD学位的人无法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这些人后来就去做医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或教学。而很多国内的医学本科生却可以通过这个考试而获得行医执照。
说得太好了!中国的医学本科是在高中毕业生中录取,除了名校比较难,普通的省级医学院的临床专业几乎是个人就能进,录取率至少在20-30%以上,5年毕业以后拿到临床医学学士。
美国的MD是在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毕业生)里面选拔,其入学之难尽人皆知。如果从高中毕业生里面算,录取率绝对小于1%。
楼主究竟是为了什么混淆视听?
>看来博主也不明白,我女儿在美国医学院学习期间,从二年级后期就在医院实习了,一直到四年毕业。<
你所说的应该相当于国内的临床见习,而不是临床实习。所谓临床见习是指的在上临床医学的课程期间,定期到临床医院的相应科室去旁听、旁观临床医生的操作和讲解,而不是以一个医生的角色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并开具处方的实习。中国医学院五年制教育的最后一年半的临床实习相当于美国MD在通过医师执照考试后开始的住院医师的正式训练。
medical doctor在被用来衡量学历教育的程度时,就是指的医学博士学位。
我没有为傅瑾是否拥有哥大博士学位进行辩护。我仅仅是在陈述一个基本常识:美国的医学博士的学历教育等同于中国等国的医学本科在医学领域的学历教育。
在美国成为医生:最快也要11年,4年本科+4年医学院+3-7年驻院实习。
不是说中国医生没能人,但平均真的比不上美国。
中国医学院( 5-6 years)=BA 学位 in China and equivalent to US MD 学位,通过美国的医师执照考试后=US MD 学位.
况且,博主自述出道与中国的医学界,在中美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年限的对比上,应当是熟捻于心的。却以“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等国的“医学本科”学位”为名来炒作,是一种自知自己的资历不能与美国培养的医学博士相比,却又不甘寂寞的酸葡萄心态在作祟。
有定语的博士,内涵不一样, 博士要在大学本科后的学习的学位.
因此,美国本科后再读医学,人家叫"MD",你把他等同于中国高中后,
读的医学本科的"学士",等同,(中国自己都不这样认为,叫学士,
医学院不是还有本博连读的吗).请不要借此贬低老方.
正如我的上辈老医人讲的“不是人都适合”都能当医生的。呵呵。而美国医学生的选拔是不同的。
方试图从中美的学位差异来解释教授如何和哥大联系起来,这解释可能是错的,但是这个解释不作为假学位的证据。
能力和学位的关系和打假无关,不知你要说什么。你鼓励大家造假,发现后说,我的能力完全和假学位相当,这是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