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勤俭持家 勤俭建国 (作者:东极老翁)

(2010-08-20 08:26:26) 下一个


毛泽东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早在青年时代,他就说过“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穿越艰苦的战争岁月,走进和平建设时期,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简朴的生活。50年代,他提出“勤俭建国”的方针,指出:“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领袖人物,毛泽东生活上的简朴,令人惊讶。在他逝世后,人们看到他的生活遗物有:廉价的牙粉,用秃了的牙刷,为了续装火柴棍的空火柴盒,破旧不堪、多次缝补过的衣物和鞋袜,甚至毛巾都打上了补丁。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缝了74个补丁、已看不见“本色”的睡衣,一双穿了20多年的拖鞋。据说,这双穿坏的拖鞋连鞋匠也不愿意补。

1949年冬,毛泽东首次访苏,要乘十来天的火车,专列为他备了一双皮拖鞋。在来回的路上,毛泽东都穿着它。回京前,工作人员正收拾他的书籍、行装,毛泽东嘱咐不要丢下这双拖鞋,他还要继续穿。此后,这双鞋在中南海陪伴着他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即使是外出也携带着,各地招待所备有的拖鞋他都不用。

1966年6月,毛泽东经长沙回韶山,还带上它。此时,这双鞋已经历了17载春秋了。鞋面斑裂,已缝过的底子又张开了大嘴。在省委招待所,服务员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一“怪物”。聊天中,服务员建议他换双新的,毛泽东不让换,反而请服务员找鞋匠再补一补。于是,服务员带着这一“使命”上街了。鞋匠拿到这双鞋,在手里只翻看了一下,见鞋底已快磨透,就往鞋摊上一丢,同时话也撂下:“这样烂的鞋,我还没补过,实在无法再补,还是买双新的省事。”当时,服务员不好说明这是毛主席的鞋,只是再三央求:“这鞋子的主人最喜欢这双鞋,硬是舍不得丢,还是请您多费神,好歹给补补吧。”鞋匠这才想方设法补了补。

有的人对此难以理解,有的曲解为“苦行僧”主义,也有的人归结于“恋旧”。其实,毛泽东的简朴生活,道理也很简朴,就是:物尽其用,反对浪费。

一次,因为天寒,卫士给毛泽东添衣,只找出了一条补丁叠补丁的旧毛裤,已经破得不能再穿了。卫士建议他换一条新的,说:“你是党中央的主席,叫管理科给你买条新毛裤完全是应该的,再节省也不在乎一条毛裤呀!”毛泽东是这样对卫士解释的:“不论是谁都要注意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现在我们国家很困难,很多群众还吃不上穿不上,他们连我这样的旧毛裤也没有啊!”最后,毛泽东反而说服了卫士,让他帮忙再补一补。

1990年,毛泽东的部分遗物送回韶山。1994年,雷洁琼观看后题了八个字:“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