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老同学用做手机锁屏的一句牛气冲天的爷们话。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什么人,这么牛?
北京人呀!姓孟名旭,自称“心脏瓣膜看门的吝啬鬼”。实则心外科名医,国内心辨膜修复术的头一号,中国心脏移植术的弄潮儿,驾驭辅助心脏机械的能工巧匠,心外科大数据库的管家,博导,教授,ATTS会员,浑身插满了社会头衔,但骨子里,他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北京大老爷们儿,有面,局气,厚道,牛逼。挺直的脊梁不愿被凡尘俗世轻易压弯,自嘲,搞笑,痞得有文化,痞得够味道。
当年我准备去美国时,他正为成功地做了国内有史以来第二例心脏移植术而名噪京城。要说早在1978上海瑞金医院张世泽医师就成功地做了第一台心脏移植术,术后病人活了109天。但是可惜的是在那以后足足十四年的光景,中国境内竟没有第二例成功病例。虽然几家大中心在80年代后期也曾尝试过,但没有一例活过围手术期(30天)。
为了92年安贞的那例手术,老同学放弃了桥牌,游泳,飙车,一切的一切都是心脏。没有名师指导,就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92年安贞的那例手术我们准备了至少一年多,手术吻合等技术是通过尸体解剖对着书本“学”的。我当时把重点放在保护心脏供体上,就是在采集供体后要保证在四个小时内心脏细胞不能坏死,这样就能为供心运输和手术吻合争取出安全空间…我是自己利用体外循环里的一个储血罐改装做了个土的供心“保护罐”,让供心自采集后能得到持续的心脏保护液灌注,保证供心在手术台上是“鲜货”…由于“突破”了供心保护关键问题,心脏移植手术得以成功完成…我们那例成活214天。最让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成功,燃起了全国开展心脏移植的激情……”
老同学和卢·霍尔茨一样,在职业生涯中遵循三个法则,做正确的事,做到极致,永远关心他人。而提倡和推广瓣膜修复术就是一件老同学 几十年来呕心沥血也要做的对的事, 他跪着也要把这条路走完。
为什么在中国修复二尖瓣是一件对的事?这只要看看由老同学团队主导的一项全球最大样本组患者对照研究的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风湿性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比修复手术高2.6倍,
第二10年远期生存率仅为修复手术的70%,
第三10年远期出血、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比修复手术高3.09倍。
第四瓣膜修复手术的围手术期(术后30天)死亡率仅为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1/5,
第五随访7年的中期死亡率仅为置换手术的1/4。
一句话,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术手术比换瓣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低,生存期长。而且中国80% 的风湿性二尖瓣病人都适合做修复术。
可惜在中国,胸外科主流却 偏偏不认这“秃子头上的虱子 明摆着” 的事!
为什么?
第一瓣膜修复术技术难。用老同学的话讲““瓣膜修复手术就像是艺术家的创作,没有两件作品是完全一样的。相比之下瓣膜置换手术更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所以从学习曲线上来讲,二尖瓣修复比人工瓣膜置换要更复杂,对术者的要求更高。 ” 做不好还会吃病人的官司。
第二观念陈旧. 曾几何时,在中国把瓣膜置换术认为是二尖瓣狭窄的唯一治疗方法。但是随着九十年代,中国迈向了小康社会,人们不但要活着,而且要有质量地活着,而瓣膜治疗的基本理念却不能跟上潮流。
有两个病人的例子让他终身难忘。
一位东北医生曾经为一个19岁二尖瓣狭窄的病人治疗方案求教于老同学,看过片子考虑到她的家境贫穷,老同学决定不要劳务和交通费用公益性给她手术,结果另外一家医院说可以手术住院免费,孩子父亲为了省钱,则让这家医院“截胡”,这个女孩子被做了人工机械瓣膜置换。十九岁啊,人生还在起步,可她却要终身服用抗凝剂,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么生活了。老同学一提起此事就扼腕痛惜不已。
某青岛女士,就诊前做足了功课,决定做二尖瓣修复术,足迹踏遍山东、上海、北京的很多大医院,甚至还去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就诊,医生都说她的瓣膜无法修复,好不容易找到老同学却还挂不上号,只能写信给他,希望老同学能为她做这个手术。然而当老同学看到她的信并联系她时,她已经联系了一位泰国医生,并到泰国做了修复手术。 ”一声哀叹,中国有数千名心外医生竟让病人去了泰国就医!!!
真是一花独放不是春呀!
这两件事,坚定了老同学在国内提倡和推广瓣膜修复术的决心,为此他着书立传,结合已有的修复技术经验与国人风湿性二尖瓣病理特点,在国际上首次将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操作总结为:“削”“查”“切”“解”规范的四个步骤,学术界称之为“四步法”。
近年来,在北京吴英恺医学发展基金会等平台支持下,老同学与全国多个主要心脏中心合作开展了教育培训项目并成立多个培训基地。为进行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技术的推广,他几乎跑遍了中国的各个省份,去过近百家医院手术演示或讲学。
此外,今年他以吴英凯医学发展基金会立了一个“中国风湿二尖瓣修复公益行”项目,第一站在南昌启动救助需要风湿二尖瓣病变修复的经济困难患者…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做了“心脏瓣膜看门的吝啬鬼”,给病人的心脏看门,为患者的瓣膜吝啬。
未完,精彩在后面
顺便发几张儿子拍的照片
謝謝你認同他的努力。明天我會發博文,聽聽他怎麽說自己。
看到你很高興,這樣我們就認識了。我喜歡日本的食物。
他是盡心盡力地為病人把好心臟的門,為病人有質量的活著呐喊.
謝謝你爲他點贊!
也替兒子謝謝你!周中愉快!
儿子摄影水平真棒,有情感,有神韵。赞!:))
謝謝你和我們一起爲他點贊!
希望通過這貼,有更多的人瞭解到在很多的情況下,瓣膜修復術是更佳的選擇。
下期會有更多他自己的話,油墨的自嘲,為對的事的堅持,會讓他的形象更豐滿。
你的鼓勵是兒子進步的動力。謝謝!
謝謝你!他有一份超出常人的堅持。
原來是這樣呀,難怪這數字長得慢。慚愧,慚愧!
握手!為病人把好心臟的門不容易呀!
替我兒子謝謝你!
牛就牛在做對的事的意志和理智。
謝謝你的美言!
他聽到你的評論大概會說,哪裏哪裏,我不過是病人心臟的修門匠。
但是你我都知道,這門掌管著病人怎麽活,甚至是生死。
謝謝你!
照片拍摄的很美!非常喜欢!
謝謝爲他點贊!
也替兒子謝謝你!
謝謝點贊!人生能堅持做好一件對的事需要毅力和智慧。
谢谢圆导,老同学的牛就在于认准的事就死磕到底。
对了…博文里说的19岁女孩子,因为家境不好,老同学原本是答应不要劳务和交通费用公益性给她手术,结果另外一家医院说可以手术住院免费,孩子父亲为了省钱,则让这家医院“截胡”,这个女孩子被做了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所以他真的无奈…
今年他以吴英凯医学发展基金会立了一个“中国风湿二尖瓣修复公益行”项目,第一站在南昌启动救助需要风湿二尖瓣病变修复的经济困难患者…
这种敬业精神,太值得称赞了!
謝謝你!
其實我會時不時的去你家串門,但不知爲什麽總是錯過你發文的時間,特別期待你做火車横穿美国之行。
我也是為老同學的那份執著感動了,下一篇可以看到他的自嘲和幽默。
謝謝你!
我把你的話傳給他,謝謝你!
最近沒看到你姐姐的作品,什麽時候發兩張。
你的故事很精彩,期待下篇!
謝謝你,老朋友!你和他一樣都是敬業的人。
兒子聽了你的贊揚會很高興的。
謝謝!
做一個敬業的人不容易,我們爲他點贊!
我替兒子謝謝你!問好!
那兩百一十四天對患者,對醫生都是挑戰。現在技術成熟多了,國際上十年存活率達到了60.1%
我覺得下篇更有味,很多都是他自己説的,比我有幽默感多多了。
我和兒子都是剛學攝影就趕上了疫情,他比我學得快。謝謝你!
握手,謝謝你的肯定!
在他身上的確特有北京爺們兒的味。自嘲,調侃都特有油墨香。
你儿子的拍摄的动物各有各自的灵性,传神!
太喜欢闻香家年轻摄影师(还有妈妈摄影师呢)的大作了,太传神了!
闻香儿子的照片拍得太棒了,每一个小动物的眼神似乎都有一段故事,看着令人心生感动。
怎麽剛才沒看到你的留言,非常抱歉。
看病前做功課真的好重要。多一點醫學知識,就爲自己多一點有質量活著的砝碼。
替我兒子謝謝你!
謝謝你!
看到新冠只是在你那報個到,真爲你高興。再道一聲珍重!
謝謝你!
你的一周一湖灣是疫情下的休閑地,我時不時的會去逛逛。
握手!作爲專業人士,你懂他!
問好,疫情下多保重!
他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上學的時候,他是文體,戀愛都不拉的玩家,可是現在把一切都給了他的事業,就是要把他認爲對的事做到極緻,是讓人稱贊。
替我兒子謝謝領導!
现在这样的专业又有爱心的人太少了!
是啊,你也是我認識的厲害人!老同學現在在你們上海做手術。
替我兒子謝謝你!
三张照片照出了动物不同的属性。
謝謝你體諒他們的不易,我爲他點贊,就是看重他這份執著,做對的事,哪怕付出最後一滴血。
握手!愿借你的吉言,兒子的攝影可以日漸精進。
問好!
下篇你就能看到他的更多的北京爺們兒氣了。
謝謝你!
他的確是京城的驕傲,爲了這份堅持,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握手!就是他的這股子牛勁,讓我感動,於是就有了這篇文。
謝謝為兒子的照片點贊!
一個為病人心臟兢兢業業守門的人,他配這個讚!
握手,憂傷正是這張照片傳出的信息。
的確,爲了瓣膜修復術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值得這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