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Windy2009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有感于培养儿童的艺术气质

(2019-05-17 03:54:09) 下一个

有感于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

 

现在很多家长培养孩子学一门音乐,当作修养,也是多一门技能。大部分人不会促使小孩子将音乐当作职业,但是也多多少少想往大师的方面发展。我现在也是这样,尽量给小孩提供各种各样的接触不同才艺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接触不同事物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长处和开发儿童的潜力。我做这些不是为了我自己,或者是满足我自己什么愿望,而是给孩子尽量提供开阔视野的事物,育人也熏陶良好的人格素质。

 

说起音乐,我自己也学过钢琴。我小时候父母家也花钱花时间培养过我。我自己钢琴弹的还不错,并且也有一定深度了,但是念到高中的阶段,因为现实中学比较忙,就中止了。我只有在大学里遇到一位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师的中国朋友,她是老师,对我的感觉也不错,能够说到一起。她得知我会弹琴也非常鼓励我弹下去。我俩有缘,能够得遇知音。平常大家见个面交往交往,她和其它音乐协会的老师搞一个回报演奏会也把我拉上。我参与音乐表演也算让自己不把音乐扔下。不过,练琴真的很花时间,我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练习。

 

我喜欢音乐,其实有一个原因是和我爸爸有关系的。他喜欢音乐,歌曲,会拉二胡和小提琴。他喜欢歌唱,没事除了哼唱几句京剧,民歌,美声,甚至还有样板戏等等。他还参加业余的合唱团,团队按期排练,表演。我爸就是一个平实的,不声不响的人,但是他不Boring,不乏味,有文化情趣,也确实具有文艺细胞,而且性格上是个乐天派,心态特别平和。他虽然是个理科生,数理科的优秀生,但是同时也喜欢历史文学。他虽然不是很外向,但是一点也不怯场,每次在人前表演都自豪不拘谨,而且表现能力极强,他的外国同事夸他歌唱的嗓音很rich, 音色丰富。其实他的年代,一般人没太多条件学习音乐,但是反而当时倒有不少人喜欢音乐。而且虽然他们的年代社会封闭,物质匮乏,但是他们的人文学科的素养还都不错,我感觉不必现在年轻人差,读严肃的文学可以读的进去,对严肃的音乐可以静心欣赏,消化,而不是浮于表面。

 

我七八岁在国内学过一点小提琴,我爸爸是音乐爱好者,会二胡,提琴,喜欢歌唱,他自己亲手教给我的。我叔叔,堂妹也会手风琴,我姑姑是将业余爱好当作事业来追求的民族舞蹈演员兼老师。我觉得我的文艺细胞可能是遗传我的父亲那边,我当时就很喜欢,非常投入。自己十岁移居美国,我父母当年就是老留学生,他们依靠做学生时的基本收入也为我购买钢琴,请老师,应该也算是对我不错了,为我做了很多。他们也没想我以此作为职业,没有整天逼迫我等等,只不过想着帮我找个兴趣爱好,艺术修养就好了。但是没想到我真的的很钻。特别自觉,经常好几个小时,没人催。他们都说了让我歇会儿,喜欢就是喜欢。当个业余爱好也要做到完善。我们家人多年前因为是老留学生,父母两个人整天忙着,没时间管我,顾不上,我都是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给自己找乐。说实话美国的移民圈子如果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大多是学理工科的,然后本身人就少,圈子还那么窄,时间久了就觉得很憋闷。我在美国必须认识一些学非理工科的朋友或者有相似可以交心的人才能够感到不过于乏味。

 

从小,我们家人从来不管我。我都是自己练,从来没人催,也没人陪,都是靠自己。而且当我有机会学习钢琴时候,我非常的积极,勤奋。我在我所有的钢琴老师的学生当中都是音乐天分最高的那一个。我参加钢琴独奏recital, 我老师说她的回报表演里的一位观众说我:”She is phenomenal!",  这是个美国家长,这是典型的美国人乐于慷慨夸赞别人,甚至表现的有点夸张。她的孩子学琴,把这老师乐的,我倒还没觉得自己怎么样呢,她一夸反而让我很不好意思。但是音乐的路途上真的是比较平稳顺利, 经常一路被人夸奖,这也算天赋吧。但是我的热诚经常被周围一些非常考虑实际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标准打消了某种热情参与的动机。其实我真的是非常炙热的一个人,而且一点也不死板,非常活跃。我之所以看起来不是非常外向,四平八稳,外在的随和主要是为了融入环境,避免自己不留下锋芒毕露的印象。而内心,十分自信,有主见,力量,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其实你让我做领导型的角色,组织能力,演说能力,有带动性的角色,我还是具有一些这些才能的,只不过是被抑制住了。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这种自我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几年我不和家里父母住在一起,感到恢复了自己的原我,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自由表现力与创造力。这几年我有些时间机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丈夫很支持我,所以我也很感激他的支持和理解。我的幸福就是来自于我有一个善良的父亲,随和,理性,善解人意的老爸。我跟他在一起就感到有一些精神上的依靠和方式。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练习没有什么可觉得苦的,自身如果喜欢就会学的进去。对我来说练琴不枯燥,如果我能够把一支曲子弹到完美,那是一种享受,给我一种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可能因为我天生就是比较偏感性有表达欲望的,艺术性的,所以一点不觉得古典音乐枯燥。回想自己青少年的时期,除了上学之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是投入在绘画和音乐这两个方面。我也不怎么热爱社交,但是也不刻意坑距,我性格单纯,品格质朴,不过于看重物质。另外闲时喜欢文学阅读,虽然很多年在美国,业余时间喜欢以母语中文写小说散文。读书的时期,建筑系的同系的美国同学经常跟我在设计工作室熬通宵,每天差不多二十四小时泡在一起,那段时间是一段辛苦而寄托于美好憧憬的,带有追求成就感的青春岁月。一些同学对我如此评论:自己有个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与世隔绝,虽然也不是特别急于交流,但是非常开放,一点都不乏味, 对不同事物都可以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我觉得这些东西得易与我年在多方面的艺术方面的投入和累积,这些东西可以丰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不感到寂寞。

 

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也找到一些自己擅长的喜好,做为艺术陶冶以及自己的一门可以维持的技能,终身受益对于培养下一代的音乐修养,因为我自己本身有基础和经验,我觉得比较有底,但是小孩喜欢不喜欢不是我说了算。你可以把他领进门,能走多远就看他们个人,也看天赋和兴趣。我觉得天赋和艺术性感是个比较主要的部分。这些东西是自发的,例如绘画,文学创作等等,这些都必须有一种来自内心要来表现的愿望,这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动力,必须得有自己非做不可的愿望,不是外在附加给你的。有这些,才能本能上有愿望深入进去。做不做专业都可以,当作艺术方面的熏陶就好了。其实人的很多的优点是偶然被发现和挖掘出来的,无需一开始目标过高,其实有些事情就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过程。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适度的给予指导,让他们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和选择。

 

要说子女教育,真的很花大人时间,数一数,没几年的功夫,我送过我两个孩子学舞蹈,钢琴,中文,足球。还有要陪着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各种课外社交。好像一天到晚事儿特别多,什么都是围着他们转,时间,钱全都搭进去。我送的还算少的,而且我们家孩子还挺小的,里里外外一堆事儿,我都觉得挺忙乎,多早晚才是个头儿啊?我现在就是忙的一塌糊涂,每天一整天在外全职工作,每天上班时间比较紧,等下了班,赶紧掐着时间接孩子,送去学钢琴,中文。上课不仅仅是听课就完了,还要陪着孩子练习,写作业。得亏我自己还会钢琴,可以利用这个条件帮我儿子,启蒙将他带入这里,陪他练,给他当伴奏,能够帮他顺当地掌握和理解他要学习会的内容。这是我一个利索能力的可以帮他入门的条件。我给我儿子找到一位专业的音乐演奏家兼大学老师,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小家伙进步很快。在加上妈妈我的严谨辅导,这家伙已经开始进入状态,对音乐开始产生了兴趣。希望他能够一直有兴趣坚持学下去。这家伙属于理工男的类型,喜欢琢磨机械化的东西,我估计他以后就是从事工程类专业的人。但是我也希望他有一点人文的修养,这样对他多方面的发展都有好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