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闲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
正文

“民主”制度的批判

(2005-05-10 16:55:39) 下一个
“民主”制度的批判 “民主”这个词一直以来似乎有着天然的金色光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和“民主” 联系上似乎就成了美好和可爱的。同样,任何东西只要扣上一顶“不民主”的帽子, 立刻就变成了丑陋和可憎的。“民主”制度真的那么完美无缺吗? 本文仅就“民主”制度中的若干缺陷加以探讨。至於“民主”的好处,恐怕在美国 以及其它“民主”国家享受“民主”的人们比我讲得更全面。(本文所说的“民主” 制度是指通过简单多数的投票进行决策的社会制度。) 评价一个政治制度的标准很多。大致上都包括决策的效率和决策的质量两方面。决 策的效率可以用从问题出现到决策形成的时间来衡量。决策质量的衡量则相当复杂 只能用现代文明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作定性的判断。 一。“民主”制度是一种扼杀创造性的决策制度 不容质疑,在任何社会中,对於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具有足够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思 考,又具有创造性的人永远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民众”是不具有专业知识,易 受人煽动和影响的,没有创造性的人。通过简单多数进行决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将形成人多势众的无知者对少数专业人士的否定。所形成的决策大多背离专业知识, 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至少从理论上是如此。在实际中,由於历史不能假设和重写, 因此很难找到统计数据的支持。相信有些读者可能会有抱怨同事们都是“一群蠢猪” 的时候。有这种经历的人恐怕不会反对这一节的结论。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的话, 有没有想过除了人的愚蠢之外还有制度的愚蠢呢? 二。“民主”制度是一种极具欺骗性的、易被少数煽动家控制的决策制度 “民主”制度,一人一票,看似合理,其实也正是其欺骗性所在。由於大多数投票 者不具有专业知识,易受人煽动和影响,最后决策往往是由极少数煽动家来决定的。 这些煽动家通过对“民众”信息输入的控制,以及群体心理的影响效应来操纵“民 众”的投票以形成有利一己之私的决策。这可以从大量的商业广告的实践中得到证 实。美国总统选举胜利的一方往往是竞选经费较多的一方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而在现实世界中,大众信息传播工具大多是受金钱所控制,或者说是受资本家阶级 控制的。貌似合理的“民主”制度只不过是为资本家阶级的私利背书的工具而已。 多党竞争有助于扩大“民众”的信息输入,但不会改变大众信息传播工具被资本家 阶级控制的事实。任何不符合资本家阶级利益的信息仍然不可避免地被滤掉。比如 说,你可以一个人到大街上宣讲“共产主义”,但想让CNN提供时间为你播出“资本 论”系列讲座恐怕就没戏了。 “民主”制度是建立在“愚民”政策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世界领袖” 的美国,其国民的基础教育竟然不包括世界地理的原因。 正是由於“民主”制度是通过对信息传播的控制来实现为资本家服务的目的的,世 界各国对国外政治力量介入本国媒体都有极大的诫心。 三。“民主”制度是一种缺少妥协性的决策制度 “民主”制度的本质是非妥协性的。举例来说,两大利益集团A和B发生利益冲突。 为了巩固来自A集团的选票,A集团的决策方案一定会最大限度地追求本集团的利益。 B集团也会同样。任何妥协方案是否会在投票中胜出呢?作为A集团的个体,面对一 个能使本集团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和一个略有牺牲的妥协方案,基於自身的利益考虑 是不会投票给妥协方案的。同样地,B集团的个体也不会投妥协票。在现实中,大多 数情况下单一集团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与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是不同的。“民主” 制度不自觉地排除了大多数妥协方案,极大地压缩了决策选择空间,不可避免地降 低了决策质量。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的国内战争。当代表北方利益的林肯当选后,南方农场主 预期自身的利益将不可避免地受损,终於揭竿而起爆发内战。使社会财富遭到极大 破坏,全社会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在笔者看来,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顾他方的利益甚至必欲除之而后快是不文明甚至 是反文明的。“民主”制度的非妥协性决定了其不文明的特性。这就是为什么“民 主”制度会成为极端主义的温床。也就是为什么“民主”制度会产生希特勒,沙龙, 布什二世这样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为领袖。反过来看,视“民主”为至宝的美国在占 领阿富汉和伊拉克以后却根本没有勇气进行“民主”选举就是因为他们知道选举的 结果会对自己不利。 四。总结 正如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一样,人类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探索也应该 是无止境的。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当它强词夺理地声称自己的终极性时,也就 宣布了自己学习改进能力的丧失,因而也就宣布了其腐朽性和垂死性的开始。“民 主”制度真的是人类最完美的制度吗?“民主”制度的金色光环真的那么天然合理 吗? 是否存在比“民主”制度更好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应如何运作?这些问题的回答 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读者尽可发挥想象力。 欢迎严肃的批评与讨论,无耻的漫骂和不加论证的简单否定则概不奉陪。 渔樵闲话 2003。5。3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