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
2014 (38)
2023 (1)
10. e 裤衩和内裤的法则
每天,从床上起来的时候,欧洲男人就要脱去睡衣和睡裤,而欧洲女人则应脱去睡袍。每当完成这每一个动作后,大脑计算机就记录下他们执行了一条明确的生物文化定律。接着受一条新的生物文化定律的指引,每个人用一件量体设计的衣物遮蔽上他们的“羞处”。所有欧洲人已经将这样一条明确的生物文化定律存储在脑海里:“男人之于女人,就是裤衩之于内裤”。
我们来做一项实验室的试验。违反一次这条定律,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想像一下男人穿上了一条紧身的黑色提花内裤。发笑的机制立刻就会被激活。我们再设想女人穿上了男人的裤衩,裤衩前面的开口以象征性的力量,强调了她缺少男人的那一小截儿,同样滑稽可笑的社会生物机制也会被立刻调动起来。这些生物社会惩罚的自动激活,揭示了定律的重要性以及违反它的严重性。这条生物文化定律有着清晰的双重结构内涵:
甲. 首先是区分两种社会地位的结构功能。有前开口的衣物对阵没有开口的衣物;没有提花绣的衣物对阵可以有提花绣的衣物;某种颜色的衣物对阵其他颜色的衣物(裤衩严格排除玫瑰色并且不提倡刺眼的颜色。内裤准许所有颜色并且劝导使用玫瑰色或“五颜六色”)。两种衣物的不同设计和色彩起着差异化生物文化机制的作用。
乙. 但是此外在这里我们能够再一次侦测到等级划分的功能。内裤的小型化源自于体积的等级定律。(“成人之于儿童,就是身体的更大体积对阵更小的体积”; “男人之于女人就是,更重的重量/更大的体积对阵更轻的重量/更小的体积”; 因而,“男人之于女人就如同成人之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