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给我们至少从三个方面看到上帝对历史的预定。
第一,从创世启示里就隐含这样一个神学主题。《创世记》的前几章虽然也是历史的记载,但神学的层面却十分突出。这是因为那时人类刚刚开始,故事相对单纯,反映历史本质要素的现象要素是最理想直接的。特别是在人类犯罪以前,历史的现象要素完全反映本质要素和神的作为;罪进入历史之后,二者就发生了偏离,但神仍在最高最深的层次上掌管,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变。圣经史观的最基本构架都在《创世记》的前12章中。特别是第一章,用最初的七日为人类历史定了基调,即,光明黑暗交替的最基本的七个阶段[1]。这七个阶段分别与亚当、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耶稣(第一次来)、基督(再来)相联系。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属灵的高峰(光明),期间都有属灵的低谷(黑暗)。所以,《创世记》第一章不仅启示了神性,也是整个圣经的绪论,占有非常基础的地位。
第二,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现象要素越来越纷繁复杂。神的作为似乎不再那么明显,选民的历史好像被边缘化到一个家族和弱小民族。但神仍以隐藏的方式掌管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要留意圣经将选民历史放在什么样的大背景下。族长(亚伯拉罕到约瑟)至王朝时期的背景是当时世界最古老、最强大的两个文明体系,就是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此后,以色列由于悖逆神而亡国,先知至耶稣时期的背景就是四大帝国(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这样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神的掌管之中。其具体表现就是圣经中以选民历史为中心,关于所有这些强大帝国的预言。据统计[2],在圣经全部31,124节经文中,8,352节(27%)包含预言材料,这些经节涉及737个不同的预言主题!圣经66卷书中,只有四卷书完全不含预言,它们是旧约的《路得记》、《雅歌》和新约的《腓力门书》、《约翰三书》。而这些预言凡到了时候的,都应验了;而那些强大文明留下的丰富史料,正好为这些应验作了最有力的证明。这些应验的预言中包括四大帝国的兴衰交替,某些最有影响的统治者的下场等等。
第三,神预定历史是基于祂全知全能的属性。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上帝对历史的预定不是简单的机械决定,而是出人意料地奇妙。所以,神预定历史反映了神的信实和奇妙的统一:首先,神是信实的,祂应许我们的,一定会兑现,所以,历史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同时,具体怎样兑现又不是按着我们有限的推测,因为神的名是“奇妙”。祂的信实原则之中,有给我们预备的惊奇;通过惊奇,我们又会在更高的原则下发现祂的信实。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先知以西结对推罗的预言(《以西结书》26)。以西结预言:“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阿,我必与你为敌,使许多国民上来攻击你,如同海使波浪涌上来一样。他们必破坏推罗的墙垣,拆毁它的城楼。我也要刮净尘土,使他成为净光的磐石。他必在海中作晒网的地方,也必成为列国的掳物。’这是主耶和华说的。属推罗城邑的居民必被刀剑杀灭。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诸王之王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马匹车辆、马兵军队、和许多人民,从北方来攻击你推罗。”果然,尼布加尼撒于主前586年起开始,围困推罗达十三年之久。但由于推罗有一个工事坚固、离海岸1.5英里的海岛作据点,尼布加尼撒虽然摧毁了岸上的推罗城,却没有攻下推罗在岛上的新城,十分沮丧地退兵。这也许令先知同时代的人感到十分惊讶。然而,到了主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率兵再次攻打推罗,开始也遇到同样沮丧的困难;但他竟然“想出”一个办法,从海岸上的推罗老城“刮净尘土”,按照以西结的预言“将你的石头、木头、尘土都抛在水中”(《以西结书》26:12),硬是在海中填出一条通往岛城的道路,将推罗彻底摧毁!至此,神的预言不折不扣地兑现[3]。其实,这种历史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牛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上发现了力学定律,导致了很多可靠的应用;但两百多年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牛顿力学在速度很大的时候并不适用;爱因斯坦就在更高的实践和认识水平上发现了适用范围更广的相对论力学。
[1] 参加本博客文章“奇异《创世记》(1-5)”
[2] J. Barton Payne, Encyclopedia of Biblical Prophecy: The Complete Guide to Scriptural Predictions and their Fulfillment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3).
[3] Walter C. Kaiser and Moises Silva,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Hermeneutics: The Search for Meaning,1994,ZondervanPublishingHous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Books, Grand Rapids, Mic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