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要素可以划分为现象要素和本质要素。
首先来看现象要素。现象要素包括人物和时势两个基本成分:其中人是历史现象的核心,人物包括具有代表性的领袖(英雄)人物和普通民众;时势是各种历史条件的统称,包括重大事件、以时间和事件标识的阶段进程、运动与潮流、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等。
英雄人物的代表性在于,其个人行为和人格对历史进程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要借助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普通民众则是以其群体行为、普遍人性以及整体价值观来影响历史的进程。人之所以构成历史现象的核心要素,一方面,时势以人的活动和人性为前提,人的活动本身构成时势,同时时势本身也构成人活动的条件,所谓“英雄促时势,时势造英雄”;另一方面,我们将看到,人性与历史的本质要素紧密关联。
历史的本质要素才是历史研究的目的。历史的本质要素包括历史现象背后的意义,由历史的起源和归宿所代表的目的性,以及由意义和目的来衡量的历史发展的素质(表现为历史的兴衰起伏)。历史的本质要素是超越人性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念为转移,但人性反映历史的本质要素。
历史的本质要素是现象要素的内在原因和推动力。现象要素纷繁复杂且多变,本质要素却具有简洁而深刻的客观一致性。衡量一部历史著作好坏的指标,不是看它如何在细枝末节上对事件的纯粹事实性描述,而是看它是否准确反映了人所不能见的本质要素。揭示的本质要素越深刻,这部历史著作的客观真理性越强,也就越有价值。有一次听良友电台的一个栏目[1]讲到《史记》,指出其在中国的划时代影响,超越历史领域,深入到思想领域。该节目特地提到《史记》的写作一改过去史书中刻板记录事件的做法,大量引入作者的观点和评论。即便如此,没有人怀疑《史记》是一部客观、公正的历史巨著。可见,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正是在揭示历史的本质要素上取得突破的。
这样看来,我们对客观性的评价不单是基于现象要素的真实性,更是基于历史内在的本质要素。可以说,现象要素不仅要接受本质要素的取舍、编辑,甚至现象要素的含义也要为本质要素所定义。更为有趣的是,基于对本质要素的深刻揭示,还允许采用理想(不可观察的)现象要素。这里,我们将实际的现象要素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特征现象,即最能直接反映本质要素的现象要素,这类现象要素具有最高的价值;第二,间接现象,通过细致深入分析可以为历史研究所用;第三,伪现象或假象,不能依靠但可以从其反面窥见有价值的信息;第四,隐秘的现象,或称随机现象和无关现象,是历史分析中无法采用的。
我们将看到,这种澄清对历史研究相当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