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顺服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三元人论(2-4):从圣徒的经历看灵魂划分

(2009-09-08 11:48:16) 下一个


什么是圣徒的经历?简单地说,它是圣徒在认识神、服事神的道路上的一系列经验。仔细推敲,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通过经历,圣徒对神的认识由圣经所启示的客观真理化为真正属於自己的主观认识,以至建立起与神之间的个人关系。所以,经历就是认识,这在希伯来语言中是很直观的
(《创世记》4:1)。另一方面,圣徒经历又与常人认识世界的实践经验不同;因为后者的目的是认识被造物,而前者是为了认识造物主。认识被造物的活动中,人是主动的,认识对象处於被操纵的地位;认识造物主的经历中,人处於被动顺服的地位,等待认识对象()赐下环境和历史来带领人认识祂。这一点决定了不信的人不可能自己认识神,因为认识神的第一步是信(《希伯来》11:6),这第一步恰恰是从灵里面开始的。有了第一步的信,神就赐下的外面环境,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以印证神的带领。

然尔,环境不是神自己,要通过环境明白神的带领,并在这个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还是要基於信。没有信和顺服,再明确的环境和神迹都不能使人归向神,因为没有信的人是灵里的瞎子。要说特别的神迹,没有人像犹太人所经历的更多、更大。从出埃及到耶稣时代,神迹数不胜数;但主给他们下的结论是“不信”。走过红海、吃过天降吗哪的人,除了两个凭信心得进应许之地外,其余全部死在旷野;眼睁睁看着耶稣以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人,始终没有从灵里抓住从无到有创造的主,却死死在他们魂的私欲中抱着那个为他们建立世上强权的“弥赛亚”,迫使耶稣作他们的政治君王,以至看到神迹却失去了神
(《约翰福音》6:14,15)。倒是一个肉眼的瞎子,用灵里的眼睛看见神(《约翰福音》9:32),降服下来就得到了神(《约翰福音》9:38)

最后,经历总归要形成灵里面的认识,使信更新、增长。外面的经历固然好,有时甚至轰轰烈烈。但要小心,这不是目的,不可停在外面的经历中,因为外面的经历只是现象,在魂的层面上。圣徒必须从外面的热闹中沉下去,沉入灵的深处触摸神。因为神本身是超越的、绝对纯粹的本质,而不是现象。“烈火先知”以利亚在对亚哈、耶西别一连串的争战中一步步靠神取得胜利,最后“一人”独斗假神的数百个先知,并使他们一败涂地,百姓纷纷转向神。这个胜利可谓辉煌
(《列王记上》18)!可紧接着,神却任凭耶西别追杀他,让他经历一落千丈的失败,以至向神求死,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那大幅丧失地盘的空中仇敌利用以利亚高涨的魂悄悄地麻痹了他,使他不知不觉将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列王记上》19:419:14)。神用失败提醒他,使他从“烈风大作、崩山碎石”般的外部经历沉下心来,在灵里面聆听神的微声(《列王记上》19:11,12)。这时,他才知道忠心的仆人其实不止他一个:靠神自己的保守,以色列中居然还有“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列王记上》19:18)

《哥林多前书》第
13章给我们看见这种深刻的经历。前三节一连排出九项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结束于“无益”两个字;从第4节至第7节话锋一转,细腻地列出十五项诸如“忍耐”之类的平常小事,反在第8节中用“永不止息”概括它们并使其与那些壮举的“归于无有”形成强烈对比。接下来的四节经文发展这个对比,直到最后归结为“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因为神就是爱,而爱却隐含在平常小事中。

所谓里面的道路,就是圣灵借着
(人的)灵引导魂、魂带动体的生命法则。只有如此,生命才有平安;颠倒顺序,就为罪辖治。许多属灵前辈都深知道里面道路的重要。劳伦斯说[1]:“当我们忙于事情的时候,或思念属灵的事情的时候,或在专心祈祷的时候,我们应当不时地停下来(次数越多越好),往我们的深处去敬拜神。暗暗地去尝到祂一次、摸着祂一次。你既然知道,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神都与你同在,祂住在你的最深处,那么为什么不在你作事的时候,或祷告的时候,不时地停下来,往你的深处去赞美祂、敬拜祂、求祂的帮助,从心里献上你的工作,并为着祂的慈爱和怜悯来感谢祂呢?有什么奉献能叫神更悦纳呢?岂不就是在一天当中从外面的事情里抽出时间来往深处去敬拜神吗?并且这样行,可以毁灭自爱,因为自爱滋长在外面的事物里。人若安静在神的面前,就不知不觉地会脱离自爱。”

正由于外部经历可以到达灵里面,圣徒的经历能够超越经验片断,形成真知灼见。



[1]劳伦斯,《与神同在》,《属灵格言》俞成华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