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国内因为前段时间疫情有点反复,严管严控马上跟了上来,疫情还真被迅速控制住了,开始零病例了。真是厉害,不佩服不行。
要过年了,微信上一直在传着在外不能回家的人们想家的消息,很多人跟家人通视频痛哭流涕。
是啊,咱们的文化造就了咱们的性格、感情、还有生活习惯。没有家不行,只要父母在,这个家就是还在,过年、过节都得争取回家。
记得爷爷奶奶在的时候,我爸爸离家最远,在内蒙的时候就更远了,后来到了东北基本上是要回北京过年的。
奶奶家两间屋,二叔一家从天津回来,二姑一家从山东回来,大姑、小叔家在北京。三十儿晚上大家吃完年夜饭就开始玩牌,然后大家分两拨睡觉,男的一屋、女的一屋,一波睡前半夜、一波睡后半夜。
虽然拥挤不堪,但真的非常热闹,也真的是一年中期盼的时刻。当然尤其是爷爷奶奶。
奶奶一直说,等她跟爷爷不在了,大家也要过年的时候回到这里来聚聚,尤其说要留间房子,让在外地的孩子有机会来北京就住在家里,不要去住旅店。
那时候出差如果不住旅店,回去是有补助的,坐火车也是,够级别的不坐卧铺回去也有补助。
前些年,婆婆在北京病重,她当时刚刚买了新房子,也说过,她不在了,房子别卖,外地的孩子有机会回来能住一住。
这些愿望,是老人们对孩子们的惦记,怕他们不在了,大家来往少了,互相帮助的不多了,慢慢地就生疏了。
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我婆婆,如果他们知道现在的房子状况,估计都会失望的。因为,哪个房子也没有按老人家的愿望在履行它们的职责。
老人在,孩子们都是孩子,还能多少听点话,老人不在了,孩子们突然就成了老人了。那可不是,很多老人长寿一点的,都有了重孙子辈儿的人了,太奶奶不在了,奶奶还不是老人了?
孩子一多了,这房子就成了问题,所以,谁能安老人的要求还空着个房子等着大家有机会回来聚聚?做不到了,再想做都做不到。有些事儿,就是这样的,很多人都说,要想做就能做到?要我说,做不到。
一辈儿人有一辈儿人的活法,怎么可能一代代人都一个活法,那岂不是永远无法进步了?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希望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和事儿,能少变化,按部就班、一成不变。这被称作是稳定,是听话,也是成功,更是幸福和快乐。
其实,人们不是怕变化,是怕变化后不如原来好,越是年纪大了,越希望变化少、变化小,也是能力和精力都有限了的表现吧。
不用看现在的年轻人,就说咱自己年轻的时候,坐火车站着,买不着票拿站台票上车再补票,那事儿估计很多人都干过,搁着现在,宁可放弃出行,也不会去那么做了。那时候只要是事儿都不愁,想做的真就一定能做到。
那句话怎么说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但对于年长点的人来说,就叫力不从心。心里是那么想的,但做不到,到时候就会拒绝去做,回避、逃避,其实就是老了。
好多人现在知道的名词儿多了,什么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其实都跟年龄有关系。有些是综合的,有些其实就是力不从心了。
以前说回国,晚上收拾东西,早上3点钟起来去赶飞机,回国就跟去赌城玩那么不知道累,现在一想奔机场、一想坐那儿十几个小时,中途还花好几个小时需要倒飞机,从出门到落地整整得24小时,心里就打怵,不是一般的打怵,那句“劳民伤财”就会在心里翻腾。真的。
人的一生很短,不见得说你命不长,而是你真正能按自己想象的那样去生活的日子不长。所以都说在想和能的时候,赶紧实现自己的享受生活的梦想,这个非常重要。
但,有几人能做得到呢?看看周围,想想自己就明白了。
看着微信上那些对着视频跟家里老人哭的信息,我就想,哭啥哭呀,我那时候还视频?电话都没得打。
眼下因为疫情,很多人被要求就地过年,想家是肯定的,但想想为了明年还能回去看望爹妈,这个年过不过的还能咋样?百年不遇的灾难落到了咱们头上,回不了家,没有什么好难过的,眼下,活着就是胜利!难道不是吗?
看着世界上其它国家,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是每天死多少人?那些个破碎的家庭,明年会怎样?这辈子的伤痛谁来抚平。
受限制确实让人感觉不方便,但在关系到生命的问题上,我感觉都得保持理智。
无论怎样,看着国内过年的气氛还是挺浓的,到处都是红彤彤的,非常喜兴。真好!
发愁呢,过年得吃鱼,说象征着年年有余。我家有肉有鸡就是没有鱼,是不是应当出去买条鱼回来。明天看看吧。
包饺子是肯定的了,这里买不到新鲜的冻饺子。还是自己包不用跑出去买,也不用担心是不是新鲜。
今年的春晚好像形式很特别,到现在没有节目单呢。看看有什么惊喜没有。其实每年我最喜欢的是上海卫视的春晚。今年不知道咋样。
今年过年我也想家呢!想爸妈,想美食。
哈哈,大家都准备好了年货没有?要抓紧,过两天店里人更多了,带两个口罩,戴好手套。防护第一!
你准备好年货了吗?
新春快乐!
与你一样,我太太也开始准备起汤圆之类的春节食品了,祝快乐!
新春快乐!
你又采购去了?哈哈。
周四就是年三十儿了, 真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