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80周年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80年来,一代代中国书法人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高扬人民性,深入继承创新,持续探索实践,为时代记言录史,为人民濡墨抒怀,为民族凝心聚力,创作出一大批深受广大人民欢迎和喜爱的精品力作。文以载道、书以焕彩,快来和小艺一起回顾其中的部分经典与创造经典的书法人吧~
01
《朱砂行书鲁迅句联》
作者:郭沫若
释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欧仁妮戈登夫人纪念,蔡畅同志属书。郭沫若。
《百年巨匠·文学篇——郭沫若》片段
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笔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02
《满江红·欢呼》
作者:茅盾
创作时间:1977年
释文:
八亿神州,早翘盼天大喜事。百年计,高瞻远瞩,盱衡寰宇。
拨乱反正初奏效,生产跃进旗高举。看风雪锻炼出群英,共磨砺。
三全会,开先路。十一大,创新纪。作世界革命,坚强堡垒。
三要三不誓坚持,扫除四害须彻底。颂中央垂万代楷模,昭青史。
《走进新中国的百年巨匠——茅盾》
在近现代文学界,茅盾是一位怀揣着极高书法造诣的文学家。其字布局缜密严谨,笔法精劲含蓄,秀逸疏朗,淳雅婉丽,也极具创新。茅盾擅长行书创作,其书风远承晋唐,既有碑体的浑朴凝重,又有着帖学的灵动飘逸,同时还有着一股文学家特有的由内向外自然透露的朗润气质,给人一种极高的审美愉悦感。
03
《人民教育出版社创立四十周年题词》
作者:赵朴初
创作时间:1990年
释文:
兴国需要人才,育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材。
教材的编写者是未来人才的设计者和铸造者。
落款:
奉贺,人民教育出版社创立四十周年。
赵朴初书风受苏轼的影响,气息平和文雅,字形扁平,作品富有禅意和洒脱之气。后研习《张猛龙碑》等,书风又融入了碑学的厚重气息。其字体隽秀、浑厚稳重、用笔爽劲、干净利落,同时体态丰腴,给人以雍容敬重之感。
通过文学和书法的艺术形式,赵朴初记录了新中国的成长、社会的重大进步,这些作品无不承载着先生的家国情怀。1981年5月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赵朴初当选第一届副主席。
04
《毛泽东<送瘟神>其二》
作者:李一氓
创作时间:1985年
释文: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李一氓
李一氓的书法出自颜真卿、何绍基一脉,师古不泥,变化出新,既有传统古法、又融合个人之性情,使得其字的笔墨线条变化对比非常鲜明,或胖或瘦、浑朴圆劲,有一种天真古朴的韵味和意境。有书友称赞其字曰:“飘逸洒脱点横撇捺,胖瘦凤仪竖弯折勾;四四方方中国字落落大方,端端正正蝇头楷模出入皆法。”1981年5月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李一氓当选第一届名誉理事。
05
《题秉明雕塑老牛》
作者:楚图南
释文:
刀雕斧斲牛成形,百孔千疮悟此生。
历尽人间无量劫,依然默默自耕耘。
2019年陆丙安捐赠 中国美术馆藏
楚图南进行书法创作
06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作者:叶圣陶
创作时间:1957年
释文: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对于1912年开始任职小学教员的叶圣陶而言,在其教育生涯中,书法显然是必须要传授的课程。在文化与思想的激荡中,叶圣陶以一管细软的毛笔开始了中小学语文教育先锋性变革的征途。在叶圣陶从事的教育与思想变革中,书法承担了一种隐性的文化动力。
07
篆刻《江山如此多娇》
作者:齐燕铭
创作时间:1959年
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是一个巨幅作品,印章也得做够大才行,后来篆刻的任务就落在原文化部部长齐燕铭身上,他也是一位治印高手,篆刻了一枚二十公分见方的大印章“江山如此多娇”,盖在了这幅画的左下角。
08
《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作者:舒同
释文: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走进新中国的百年巨匠——舒同》
其书法博综古人雄浑宽博一路,而增其飞动奇肆,面貌独树一帜,雅俗共赏,新中国成立后更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成就了开宗立派的“舒体”。1981年5月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舒同当选第一届主席。
09
《良宽颂》
作者:林林
创作时间:2004年
释文:
半俗半沙门,腾腾懒立身。
此生堪足慰,莲露有知心。
林林
10
《周恩来<无题>》
作者:朱丹
创作时间:1977年
释文: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朱丹1939年到延安,1942年参加了文艺座谈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文化教育出版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善诗文书画。
11
《鲁迅<自题小像>》
作者:陈叔亮
创作时间:1973年
释文: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942年,陈叔亮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艺术领域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他遵循毛主席提出的文艺方向,积极响应“深入生活,为最广大工农兵服务”的号召,扎根于生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炽热的感情倾注于笔端。
陈叔亮撰写书法
1981年5月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陈叔亮当选第一届副主席。在书协成立大会上,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并写下了“心底花开,笔底神来。书坛好友,有家可归”的题词。
12
《毛泽东诗句联》
作者:沈尹默
13
《集陆游吴潜句题南湖革命纪念馆五言联》
作者:沙孟海
创作时间:1962年
释文:
波光迎日动,浩气与雲浮。
沙孟海的书法以碑学为基础,远追汉魏,近取明清,兼精篆、隶、真、行、草诸体,沉雄茂密、俊朗多姿,以气势磅礴见称,错综变化,自成格局,尤善作榜书大字,深为世人所推崇。1981年5月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沙孟海当选第一届副主席。
14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
作者:林散之
创作时间:1975年
《百年巨匠·书法篇——林散之》
15
《为北京师范大学题词》
作者:启功
创作时间:1997年
16
《毛泽东<沁园春·雪> 》
作者:刘炳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刘炳森用隶书的手法行云流水般地书写出了诗词的气势和气魄,笔法流畅而不失变化,面目独具,风格鲜明,点画精到,结体自然,正中见行,大气潇洒。
刘炳森进行书法创作
刘炳森书法的传统功力深厚,书艺向以隶、楷著称于世,并兼长行、草。隶法在坚实的传统功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用现代的审美意识并参以姊妹艺术的某些韵律和情趣,加上文学素养,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当代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世称“刘体隶书”。书风凝厚稳健而又俊逸潇洒。
17
《自述斗方》
作者:李铎
创作时间:2011年
释文:
余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党和军队哺育我成长。如今已年过八十,在今后的岁月里,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焚膏继晷、继日以追,以回报我的祖国和人民。
落款:
辛卯年于京华,湘人李铎。
《艺坛大家——李铎》
李铎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在人民军队成长起来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敏行笃学,寄情砚田,“兴趣、勤奋、悟性、结合”这八个字成为他对书法艺术实践的动力。
18
《中华美德颂》
作者:欧阳中石
释文:
先贤懋德崇原训,律己修身启万和。
兴国亲仁通四海,昇平天下共欢歌。
《艺坛大家——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顾问。他的书法用笔沉厚俊朗,字如其人。在书法学习中,欧阳中石先生主张“文心书面”,提出书学的文化时代观“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作为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的开拓者,欧阳中石先生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曾主持创办了我国高校第一套从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中国书法教育学科体系。
八十春秋风云激荡,
《讲话》精神永放光芒。
80年后的今天
让我们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
回溯经典文艺作品,
重温延安文艺精神。
希望广大书法工作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与党同心同向、
与时代同步同行、
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
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展现民族风骨,攀登艺术高峰,
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
新时代书法工作者,
饱蘸浓墨奋力书写民族复兴壮阔史诗。
来源 |中国文艺网
Scan to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