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来源:名艺在线
《画竹》
吴镇
长忆前朝李蓟丘,墨君天下擅风流。
百年遗迹留人世,写破湘潭梦里秋。
梅道人吴镇自称画竹五十年。在艺术上他首推文同,再宗苏轼,其墨竹画艺受到李衍、赵孟頫的影响;当元朝重臣高克恭在江南任职时,吴镇曾受到他的指授。吴镇一生所作墨竹十分丰富,但几经战乱,存世者不多。更可贵的是,吴镇有许多关于画竹的精论,传至今日。
他的墨竹理论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他对竹子人格化的认识,这是他创作墨竹的原动力;二、画竹者的心境;三、墨竹的一些具体技法。
吴镇通过题画诗来使墨竹人格化。强调竹子的坚韧个性。如他曾作《雪竹图》(今佚),题诗云:“董、宣之烈,严、颜之节。斫头不屈,强项风雪。”以董狐、赵盾(宣子)、严颜、颜果卿等人的气节比喻雪竹的坚韧不屈。他以“虚心抱节”来赞颂竹子既虚怀若谷、又坚守气节的人格化的植物特性:“抱节元无心,凌云如有意。寂寂空山中,凛此君子志。”他还特别强调竹子有节的自然本性:“未曾出土节先成。”故吴镇认为:“有竹之地人不俗。”
吴镇画墨竹自称是“戏写”,表现了他画竹时怡然自得的心境,这必须做到“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要如同“与可(文同)画竹不见竹,东坡作诗忘此诗”那样,吴镇常常“初画不自知,忽忘笔在手”,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中。这是作者在熟知客观对象后,能熟练地驾驭笔墨的结果。
吴镇画竹所提出的“心手两相忘”决非信手涂鸦,他十分注重总结画竹的各种程式,如:“墨竹位置,如画竹竿、节、枝、叶四者,若不由规矩,徒费工夫,终不能成画。濡墨有浅深,下笔有轻重。逆顺往来须知去就;浓淡粗细,便见荣枯。仍要叶叶着枝,枝枝着节。”他反对枝叶向背杂乱、叶似刀截、身如板束、粗俗狼藉,认为行笔要“驰骋于法度之中,逍遥于尘垢之外,从心所欲,不逾准绳”。
吴镇不但在总体上强调画墨竹的法度,而且对细微之处的研究,也精细入微。他认为画墨竹之法,可分为竿、节、枝、叶四个方面,“而叠叶为至难,于此不工则不得为佳画矣”。他说:画竹须“下笔要劲,节实按而虚起,一抹便过,少迟留则必钝厚不铦利矣。”他归纳了画叶诸病:“粗似桃叶,细如柳叶,孤生并立,如又如井,太长太短,蛇形鱼腹,手指蜡蜒等状,均疏密偏重偏轻之病,使人厌观。”
吴镇喜好画野竹和风竹,叶叶如闻风有声,每当“心中有个不平事,尽寄纵横竹几枝”。因此,他的“戏笔”是有感而发。
清画竹高手郑板桥评价云:
画竹之法,不贵拘泥成局,要在会心人深神,所以梅道人能超最上乘也。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石如有灵,亦当为余首肯。甲申秋杪,归自邗江,居杏花楼。对雨独酌,醉后研墨拈管,挥此一幅,留赠主人。
野竹 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吴镇竹子作品欣赏:
Scan to Follow
谢谢分享。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