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3)
书画 | 收藏 | 人文 | 心赏 | 茶道 | 香道 | 养生
庚子年
七月廿六
编辑: 云上文化
聆听云上的声音
圣,封建社会的最高级敬语,如圣上、圣驾、圣旨,圣安、圣躬违和,魏晋以后唯帝王才能享用。这是严肃的纲纪,开不得半点玩笑,来不得一丝幽默。
“圣”字很古,殷商甲骨文已有“圣”字,上“耳”下“人”,旁边还有一个“口”,是个会意字,表示听觉官能灵敏,无所不通。古代称德行高尚的人为“圣”,孟轲所谓“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
《墙盘》“圣”字
古代,身怀绝技或者精通一技者,也称之为“圣”。但这样的荣耀往往得之于身后,很像谥号,而且要前缀一个名词作限定。
书法的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圣”的书家是东汉的张芝,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说:
作者:乔志强 著
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瑗)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常曰“匆匆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犹宝其书,韦仲将(诞)谓之“草圣”。
张芝《冠军帖》
东汉张芝以草书著名于世,弟子韦诞尊他为“草圣”,是名至实归,世无异辞。王羲之曾经攀比张芝、钟繇,自称可与钟繇“抗行”,对于张芝的草书却只敢称“雁行”。
古代也用“书圣”称书家,始见东晋葛洪(283-363)《抱朴子·内篇·辨问》,但是他心目中的“书圣”,不是我们今天习知的王羲之,而是三国时代的两位书家:
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故善围棋之无比者,则谓之棋圣,故严子卿、马绥明于今有棋圣之名焉。善史书之绝时者,则谓之书圣,故皇象、胡昭于今有书圣之名焉。善图画之过人者,则谓之画圣,故卫协、张墨于今有画圣之名焉。善刻削之尤巧者,则谓之木圣,故张衡、马钧于今有木圣之名焉。
葛洪年长王羲之二十岁,亲见王羲之新体盛行。他的书法观念比较保守,主张保存吴国旧法,当然不会认同王羲之,这是从书法观念一面的理解。
客观地说,王羲之在东晋声誉锐起,只能算刚刚上市的名流,尚未经过历史的检验。在“二王称英”的南朝初年,王献之的忠实弟子羊欣谈到的书圣,也没有提及王羲之,《书断·中·张芝》有引录:
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并号书圣。
韦诞、葛洪、羊欣推崇的“草圣”、“书圣”,都是前代公认的卓越书家,“公认”即“公论”,即使他们各有门派,也不涉及活着的当代名家。
钟繇《得长风帖》
南齐时,书家徐希秀破例把”书圣“的桂冠戴到世书家王志的头上。《梁书·王志传》记载:
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常谓志为“书圣”。
王志(次道,460—513)是王导五世孙,王僧虔次子。他的墨迹现有唐摹本《一日无申帖》传世,行草书,有纵横恣肆的风神,现藏辽宁博物馆。
《一日无申帖》
徐希秀擅长篆书、楷书,当时正觉、禅灵二寺碑是他所写。南齐时代,王志的书名远不及父亲王僧虔,徐希秀称他为书圣,大概指他的行草书为众人所不及。
徐希秀轻许王志为书圣,让王志浪得一时的盛名,其实是泡沫一样的虚名,吹起来又大又快,破灭得也快。浮名的生成和幻灭大抵都是昙花一现。像王志那样浪得”书圣“虚名的还有唐高宗,《唐朝叙书录》记载:
龙朔二年(662)四月,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许敬宗曰:”许圉师常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
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官曰:“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唯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这里提到的三位古今书圣,还有羲献父子,但是李嗣真《书后品》所说的书圣,只有王羲之:
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其声鸣也,则铿锵金石;其芬郁也,则氛氤兰麝;其难征也,则飘渺而已仙;其可观也,则昭彰而在目。可谓书之圣也。
王羲之《快雪时晴贴》
他还说:
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瑾瑜烂而五色,黻绣摛其七采,故使离朱丧明,子期失听。可谓草之圣也。其飞白犹雾殼卷舒,烟云炤灼,长剑耿介而倚天,劲矢超忽而无地。可谓飞白之仙也。又如松岩点黛,蓊郁而其朝云,飞帛漱玉,洒散而成暮雨。既离方而循圆,亦非丝而异帛,趣长笔短,差难缕陈。
李嗣真是七世纪人,他用华采的俪偶之笔,取譬自然物象,状貌王羲之书法的美韵与意象,是历代品评王书文字颇为精彩的一笔。他把王羲之定位为“书之圣”、“草之圣”、“飞白之仙”,如此既“圣”且“仙”地为王羲之加冕,空前绝后。
李嗣真称王羲之为“书圣”,本是专指正书,并称的名号还有“草之圣”和“飞白之仙”。大概“草圣”是张芝的专属,已经深入人心,成了定势,所以李氏给予羲之“草圣”的徽号始终叫不响。
作者:言恭达 编
至于“飞白之仙”,似乎因了羲之飞白书的失传,而且宋朝以后飞白书不传于士林,说起来也不顺口,没有人去理会了。而“书圣”最响亮,说起来顺口,一直流传下来,这“书”字却是泛指书法了。
王羲之《黄庭经》
王羲之书名鹊起于四世纪,称英于东晋后期,南朝人尊奉的汉晋书法大家,无论是“四贤”还是“三贤”,都少不了王羲之,但称他为书圣却晚到唐朝。由此算来,王羲之从成名到获得书圣的称号,经历了三个世纪。
自唐朝人尊王羲之为书圣以后,人们淡忘了那些前辈书圣,“书圣”成了王羲之的专名,家喻户晓。当然,也充分说明王羲之是“圣中至圣”。
Scan to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