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林散之谈书法精选100条

(2019-11-09 18:09:16) 下一个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县乌江镇,生于江苏江浦县,居南京。工书法、诗文,擅山水。生前曾任安徽省第一届人民大会代表、江浦县(时属安徽)农田委员会副主任、江浦县副县长,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师、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林散之诗书画选集》等。

 

1

谈品格

 

◆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待人以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与朋友交必能尽言,扬善改过,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与同恶也。(与庄希祖谈)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学问不问大小,要学点东西,不要作假,要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体会,受益。

 

◆做学问要踏实,不为虚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应酬,要学点真东西。(与桑作楷谈)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与张尔宾谈)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艺术家必须是专同假、丑、恶作对的真人,离开真、善、美便是水月镜花。

 

 


林散之《题画诗一首》纸本

 

 

 

 

2

谈门径

 

◆[陈慎之问: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 学的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先写楷书,次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

 

◆写字要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从汉魏回到唐。

 

◆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学近代人,学唐宋元明清字为适用。

 

◆唐宋人字,一代一面貌,各家各面貌。他们一个也不写汉隶,因为用不上,练练笔力是可以的。但要先学楷、行。

 

◆李邕说:“学我者死,叛我者生。”要从米、王觉斯追上去。

 

◆欧阳修青年时代诗、文、书、画样样学。有人说你这样不精一项是不行的。于是,他便专攻诗、文,成了大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精。因此,学要专一。

 

◆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板写穿了,可见苦练的程度。也因为这样,千百年不倒。……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赵孟頫是行书,苏、米也就是那么二种行书体,而不是正、草、隶、篆样样精通。

 

◆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手腕活。(与庄希祖谈)

 

◆学写字,二三十岁就要学会笔法。字写的不好,是功夫问题,首先是方法要对,方向要对。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提高。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

 

◆书法很玄妙,不懂古人笔墨,难以成名。向唐宋人学,一代有一代的面目。汉碑,晋人就不学了,练功夫是可以的;楷书学宋人的就很好,楷书是很难的,学好不容易。

 

◆董其昌书不正为正。气足。难学。从米、王觉斯追上去,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从工整出。

 

◆定时、定量、定帖。

 

林散之行书四言联 1980年作

来自《林散之书画集》(文物出版社)

 

◆最好每天早晨写寸楷二百五十个,临摹柳公权玄秘塔,先要写得像,时间最少三年,因为这是基础。

 

◆写字,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空,先悬腕而后悬肘;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与范汝寅谈)

 

◆要近学古之贤者,他们成名不是偶然,实有独到之处。总之先学一家,不宜学时人,不宜学近代人(与张尔宾谈)

 

◆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事实上是很多人重复父辈,由于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

 

◆一般人习字,先正楷,再行草,而后篆隶。

 

◆先得笔力,继则退火气,使气魄遒劲而纯。

 

◆下笔硬的人可习虞世南、米南宫、赵孟頫。不宜学欧字,免得流于僵板。

 

 

 

 

◆有人开头便学草书,不对。

 

◆用功学隶书,其次学行草,唐人楷书亦可。

 

◆书法亦可以从魏晋六朝入手,先用方笔习《爨龙颜碑》,小字兼学《乐毅论》、《黄庭经》,严整不苟。再入唐人,写柳公权《破邪阵》。可以多读几家帖,有所选择。

 

◆先赵,再米,上溯二王,也是一条路。

 

◆听老师讲课,要以食指划自己膝头,使腕部灵动不僵,久之也是一门功夫。

 

◆可以写行书练腕力,笔画要交代清楚,一丝不苟,不能滑俗。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滑不可救药。

 

◆天天练是必要的。但要认真不苟。从前杂货铺管帐的一天写到晚,不是练字。

 

林散之《酒逢礼爱五言联句》

纸本 1980年作

 

◆人无万能,不可能样样好。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不能见异思迁,要见一行爱一行。学好一门就不容易!怀素只以草书闻名。

 

◆东坡学颜,妙在能出,能变,他只写行、楷;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但只写行,草也不多;沈尹默工一体而成名。

 

◆得古人一、二种名帖,锲而不舍,可望成功。

 

◆涉猎过广,一行不精,也难有成就。王夫之说:“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对碑帖看不进去的人,肯定学不进去。《林散之序跋文集》

 

◆小孩子学书,要先由楷入行,由行入草,打好基础。否则钉头鼠尾,诸病丛生,要改也就难了。

 

◆学楷书之后,应由楷入行,不能一步就入草书。不然,易于狂怪失理,钉头鼠尾,诸病丛生。

 

◆范(培开)先生可惜没有走这条路,学唐碑之后就攻草书。当时就有识者评他太狂,太怪了。一步之差,终身不返,可惜!可惜!

 

◆学王(羲之)就是随意浓淡不拘,求神似,不求形似。

 

林散之《生天成佛》1989年10月

图片来自《林散之书画集》(文物出版社)

 

3

谈工具

 

◆旧纸。纸不独质量好,又要陈纸,几十年。(与陈慎之谈)

 

◆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

 

◆紫毫写不出刚字来,羊毫才写得出来。——与庄希祖谈

 

◆上海有位书法家说,他不喜欢用羊毫,更不喜欢用长毫。他真是外行话,不知古人已说过,欲想写硬字,必用软毫,唯软毫才能写硬字。可惜他不懂这个道理。

 

◆论用笔之道,笪重光专论此事,软毫才能写硬字,见笪重光《书筌》。(与魏之祯、熊百之等谈)

 

◆有人以短狼毫笔写寸余大字,这样写上六十年也不出功夫。

 

◆要用长锋羊毫。

 

◆软毫才能写硬字,硬笔不能写硬字,宋四家、明清大家都用软毫。

 

◆予曾用长锋羊毫,柔韧有弹性,杆很长,周旋余地广,特命名为“鹤颈”、“长颈鹿”,不意笔厂仿造甚多,用者不乏其人。

 

◆墨要古陈轻香,褪尽火气者为上。

 

◆松紫微带紫色,宜作书。

 

◆砚以端石为佳,上品者作紫马肝色,晶莹如玉,有眼如带。

 

◆歙砚多青黑色,有金星、眉纹、帚纹以分次第。金星玉眼为石之结晶,沉水观之,清晰可见。

 

◆端歙两种砚材都在南方而盛行全国,在北方洮河砚材亦很名贵。洮河绿石绿如蓝,润如玉,绝不易得。此石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带。洮河绿必是碧绿之上现兰色,备有蕉叶筋纹最为名贵。宋代文人对洮砚推崇备至,称赞最力。黄山谷赠张文潜诗道:“赠君洮绿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张和诗云:“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抗日战争时期,我得一碧桃小砚,十分可爱,因之题一绝句,铭刻其上:“小滴酸留千岁桃,大荒苦落三生石。凄凉曼倩不归来,野色深深出寸碧。”

 

◆古砚扪之细润,磨墨如釜中熬油,写在纸或绢上光润生色。其形多长方、长圆。正方形两片相合者叫墨海。

 

◆古人藏砚,多有铭文或跋语,刻工以朴素、大方、高雅、古拙而见重艺林,小巧、匠艺、雕琢伤神,会委屈好面料。纪晓岚铭其砚曰;“天然一石,越雕越俗。”是有感而发。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4

谈笔法

 

◆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与陈慎之谈

 

◆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

 

◆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东坡讲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王右军讲执笔之法,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包世臣的反扭手筋不行。做作。

 

◆执笔要用力。不用力还行吗?要虚中有力,宽处亦见力。颜鲁公笔力雄厚,力透纸背,无力如何成字?王大令下笔千钧。力要活用,不要死的;死力不能成字。

 

◆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

 

◆执笔要松紧活用,重按轻提。

 

◆写字要运肘,运臂,力量集中。光运腕,能把字写坏了。腕动而臂不动,此是大病。千万不能单运腕。

 

◆腕动而臂不动,千古无有此法。

 

◆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

 

◆笔要勒出刚劲,不能软而无力。

 

◆笔要写出刚劲来,笔乱动就无此劲了。

 

◆不要故意抖。偶而因用力量大而涨墨出来,是可以的。中间一竖要有力,圆满,不让劲。写得光润,碑上字的毛,是剥蚀的缘故,不能学它的样子。

 

◆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太快!要能留得住。快要杀得住。米字也是骏快,也是要处处能停。

 

◆写字快了会滑,要滞涩些好。滞涩不能象清道人那样抖。可谓之俗。字宜古秀,要有刚劲才能秀。秀,恐近于滑,故宜以缓救滑。字宜刚而能柔,乃为名手。最怕俗。

 

◆现代人有四病:尖、扁、轻、滑。古人也有尖笔的,但力量到。

 

◆枯、润、肥、瘦都要圆。用笔要有停留,宜重,宜留,要有刚劲。

 

◆平,不光是像尺一样直。曲的也平,是指运笔平,无菱角。

 

◆断,不能太明显,要连着,要有意无意中接得住。要在不能尖。

 

◆要能从笔法追刀法。字像刻的那样有力。

 

◆要回锋,回锋气要圆。回锋要清楚,多写就熟了。

 

◆屋漏痕不光是弯弯曲曲,而且要圆。墙是不光的,所以雨漏下来有停留。握笔不可太紧太死,力要到笔尖上。(与庄希祖谈)

 

◆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变,要能理解此中道理。

 

◆字硬、直,无味。

 

◆字,不看两头看中间,每一笔不放松,尽力写之。(与桑作楷谈)

 

◆写字,一定要讲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虚,先悬腕而后悬肘。…… (与范汝寅谈);古人书法嫉尖,宜秃、宜拙,忌巧、忌纤。古人论笔,用笔需毛,毛则气古神清。

 

◆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能从笔墨上有心得,则书画思过半矣。(与徐利明谈)

 

◆写寸楷即可悬肘。先大字,后渐小,每日坚持20分钟,逐渐延长。

 

◆运笔直来横下,看字要着重笔画中间,逐步养成中锋习惯,终生受惠。

 

◆无基本功悬腕则一笔拖不动。

 

◆东坡论书,握笔要掌虚、指实。

 

◆圆而无方,必滑。

 

◆方笔方而不方,难写。

 

◆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

 

◆书家要懂刀法。

 

◆印人要懂书法。行隔理不隔。

 

◆笔笔涩,笔笔留,何绍基善变,字出于颜,有北碑根基,正善于留,所以耐看;古人作书,笔为我所用,愈写愈活,笔笔自然有力,作画也一样。

 

◆悬肘是基本功之一,犹如学拳的要“蹲裆”,蹬得直冒汗,水到渠成,便能举重若轻。

 

◆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比如京剧净角,扯起嗓子拼命喊,声嘶力竭,无美可言,谁还爱听?

 

◆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不善用笔而墨韵横流者,古无此例。《林散之序跋文集》

 

◆写大字要用臂力,不能光用腕力。用臂力才能力透纸背,这是真力。

 

◆写字时手不能抬得太高,也不能拖在下面,要上到下一样平,这叫平肘。还要虚腕,虚腕才能使手中的笔自由转动,随心所欲。

 

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 宋玉麟收藏

 

5

谈墨法

 

◆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浓墨少的问题。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怀素能于无墨中求笔,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筋骨血肉就在其中了。

 

◆王铎用干笔蘸重墨写,一笔写十一个字,别人这样就没有办法写了,所谓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丝,枯笔感到润。墨深了,反而枯。枯不是墨浓墨淡。(与陈慎之谈)

 

◆笪重光论用墨:磨墨欲浓,破水写之方润;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中巧。

 

◆会用墨就圆,笔画很细也是圆的,是中锋。

 

◆用墨要能润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

 

◆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写之则活。”熟,就是磨得很浓。然后蘸水写,就活了。光用浓墨,把笔裹住了,甩不开。——与庄希祖谈

 

◆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领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

 

◆“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不可仅从形式上去判断。

 

◆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墨要熟,熟中生。磨墨欲熟,破之用水则润,惜墨如金,泼墨如渖,路子要正,切勿邪途。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Scan with WeChat to
follow the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