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10)
卫铄(272—349),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妻,卫恒从女,世称卫夫人。工书,楷书尤善,师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笔阵图》一篇,旧题卫夫人撰,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真真假假的故事和人物。仔细想想,真的有用,假的未必无用;真的好,假的未必不好。有时候,指引我们前进的力量本身就是假的,比如有人告诉你山上有宝,你气喘吁吁地跑上去,发现什么都没有。可是,你因此锻炼了身体,健康就是宝嘛。所以,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里,素有“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的高论。
卫夫人的存在,我相信是真的。即使那篇《笔阵图》不是她的原创,我也宁愿相信出自她的蓝本。唯一的理由是,谁让它影响了那么多人去热爱书法呢?
积攒了千余年的书法理论,说到底,都似乎在围绕着卫夫人,这位东晋少儿美女书法老师的话打转转。所以,我们不妨穿越回去,看看传说中的她都对王羲之说了什么。
她告诉王羲之,书法没有多么神秘,你只要把“点”写得像“高峰坠石”就行。
一块石头在山顶,似乎要坠,但是还没坠下来的样子,就是“点”。如果真的坠下来,稀里哗啦,那就乱套了。她还说,写“一”,要像“千里阵云”,一横过来,要像洱海上空的白云。
我怀疑,卫夫人教书法都是在户外进行的,而且不管天气好坏。要说也是,东晋那时候还没发明桌子,纸也稀缺,如果大人孩子盘腿坐屋里,又怕浪费纸张,那该多沉闷,多难熬。
她不但带孩子看山、看云,还走入丛林里去,因为她说,“竖”要像“万岁枯藤”这般。
估计她们还会去练兵场,她指着战士们说,“弋”要如“百钧弩发”。
卫夫人会不会自己动手拉弓演示“弋”的力道呢?
然后,她们去河岸海边,听着惊涛,望着骇浪,“崩浪雷奔”,这就是“辶”里那一捺的节奏了。
最原始的书法道理告诉我们,字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否则你照着石头云彩的样子去写吧,写好了顶多是个画家。
书法理论玄之又玄,似乎最玄的就是将抽象的线条形象化,而且这种形象不能画出来,而要抽象地写出来,无意而成的那种样子才高级。
《笔阵图》化抽象为形象的创举影响了1000多年。在卫夫人之后,又有“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印印泥”的比喻问世,还有张旭观公主与担夫争道、黄庭坚看舟人荡桨而悟得章法与笔法的传说,自然还少不了“石压蛤蟆”“树梢挂蛇”的笑谈。当然,“墨猪”的说法就更普及了。
直到近现代,沈从文说于右任的草书笔画像“莼菜条子”之类的调侃打趣依然不少。到了今天,说某人的篆书像蚯蚓,某人的隶书像柴火棍的段子更是不绝于耳。
如此种种,大概都是得了《笔阵图》的“真传”吧。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