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东巴纸:人类手工造纸活化石

(2016-08-18 11:55:12) 下一个

也許我們都見過乾淨、潔白、細膩的宣紙,可是在美麗的雲南,卻有另外一種紙,它紙質厚實,纖維粗重,可以雙面書寫,經久耐用,能防蟲蛀。這是用納西族東巴造紙術做的東巴紙。它被認為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原始、最古老的手工造紙術,被稱為是人類手工造紙活化石。

 

 

東巴紙,是以前納西族東巴祭司用來抄寫東巴經和繪製東巴畫的專用紙張。東巴意為智者,是納西族中最高級的知識份子,他們中的多數人都擅長歌、舞、經、書、史、畫、醫。納西族至今仍保留使用著其獨特的東巴文字,也是現在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文字靈動活潑,襯在古樸的東巴紙上,也是極有韻味的。

 

關於納西東巴始祖丁巴什羅造字的記載中有這麼一段話,手握金鹿送來的竹筆,沐浴著藍鳥帶來的靈感,面對粗糙的樹皮,用剛萌芽的智慧,觀察星圓曲之勢,察龜文鳥跡之象,博采眾美,合而為宇。這個粗糙的樹皮即指東巴紙。據資料記載,東巴造紙術源起於唐朝,今天的工藝依然沿襲著唐朝時的特點。

 

 

如果想瞭解真正的東巴造紙術,一定要去到雲南省迪慶州三壩鄉白地村。那裡是東巴教的發祥地,也是納西族東巴的聖地。這裡有一位大東巴和志本。大東巴往往掌握著最精深的納西文化,當然也包括造紙。

 

東巴造紙術流傳千年,在文革時期曾被迫停止,上世紀80年代才恢復。和志本老人便是最早開始恢復東巴造紙術的人。為了學習東巴紙術,和志本花了10年的時間。

 

造紙過程的工序有採集原料、曬乾、浸泡、蒸煮、洗滌、舂料、再舂料、澆紙、貼紙、曬紙等環節。全程都是純天然的材料,而且製作中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東巴造紙術兼具了澆紙法和抄紙法兩大造紙方法的特點。

 

 

首先,要先去附近的山上砍下當地造紙的樹,當地人稱之為苟樹。砍樹要找粗壯、表皮細滑,旁枝較少的。將合適的枝條砍回來趁鮮剝皮,只有這樣樹的水分才較少,容易幹。將黑色外皮剝乾淨,只要那一層白色的內皮。

 

 

然後將這些白樹皮自然晾乾,用水浸泡,將所有黑皮、雜皮都剔除掉,直至樹皮都已泡軟。下一步是將樹皮放在鍋裡蒸煮十幾個小時。再撈起並拿到河裡邊漂洗。之後用木槌反復捶打樹皮,砸得越細越軟才好。這樣可以把皮料捏成一個個拳頭大小的團狀。做紙的原料要定量,每一個紙團就可以做一張紙。

 

 

在木槽中盛水過半,在紙簾上倒上適量紙漿,用手輕輕攪拌、拍打,讓纖維均勻分佈。經濾水後,立即將鋪了層紙漿的紙簾框取出,扣在曬紙板上,輕輕地取下紙簾,並將曬紙板放到太陽下曬。待紙曬到半幹時,要用壓紙棒用力碾壓,將紙面壓得平整。曬乾後用手輕輕一揭,將紙揭下,就是一張古色古香的東巴紙。

 

 

你很難想像,在這樣一個工業化、網路化的時代,仍然會有人堅持用幾千年前的方法,用雙手和原始的技法製作一張紙。雖然東巴紙的製作週期大概是一周的時間,但是因為造法原始,產量極低,價格昂貴。一來是因為蕘花只有白地和麗江才有,依舊無法大批量生產。

 

另一方面是蕘花本身有毒,製作東巴紙時,一般人很容易皮膚潰爛,眼睛發炎。蕘花的毒性讓東巴紙能夠防蟲蛀千年不壞,但這也極大地考驗了造紙人。每隔半個月,東巴紙造紙人就需服用一次中草藥少七,來抵抗毒性。

 

 

 

跟到這裡參觀的很多外國人比起來,現在很多的中國人並不理解傳承古老文化的重要意義,對這些東西顯得漠不關心。確實許多人只是興奮地四處流覽,以尋找一種小資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多去思考古老文化的意義。

 

文化的傳承,不僅要有和志本這樣的人在繼續傳播,也需要有更多人去瞭解。只有這樣,千年的東巴紙才能流傳更多個千年……

 

来源:一默山房

文字图片由「云上文化」编辑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