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19)
写行书要有行气,一行的字与字之间笔断意连,气息贯注,连绵不断。
启功先生曾说:“行气就是在书法作品中字与字的连接状态。行与行的行气叫横行气,字与字叫纵行气。”清冯武论笔法十门第九门曰:“通气门”亦曰“通水”,凡点划会通其气使血脉相通。
清笪重光说:“气之舒展在撇捺,脉络不断在游丝……”《毛笔书法大全》一书中“行气贯通”一节讲到,行气是指上下字之间的气势,这种气势不可中断,不只一行中,就是前后两行也不中断,这叫行气贯通。上字的末笔与下字的首笔要呼应顾盼,气韵贯通,在隶楷是暗的,在行草是明的。上下字(上下行)的点划呼应,勾连得体,形成作品的动态感,即是脉络通畅、血气充盈。怀素的“自叙贴”中“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的“中妙怀”三字即是例证,还有行与行之间、一字与一字之间的体势相应等尤以兰亭序中行与字的行气贯通更为明显。
显然,在一幅书法作品中,行与行、字与字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由一个字一个词的个体组成的,康有为曾说: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可见书法与人一样,同样是鲜活的有机体,字里行间应表现出丰盈的筋骨血肉。表现出气韵的通畅,给观者以遐想和共鸣。这就是书法行气的微妙之处。
行气体现在行与行,字与字的连接上,明连靠游丝,暗连靠笔意,即笔断意连。游丝本是上字的末笔与下字的起笔在过渡时依据提按程度形成的粗细笔道。笔意是收笔的走势,虽断而连。上下行的连亦同样道理,一是末字与首字连带,二是行势的照应,如果上一行笔势收敛,下一行就有所放纵,或轻重有别,浓淡有序,彼此照应,通篇和谐。
行气的圆满靠功力,靠熟练,靠自然,启功先生说:眼熟则记忆真,每笔起上轨道准确,如走熟路。熟能生巧,放到一字一行一篇均可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决不是看一字写一字,个个独立互不相关的。
行气更是一种精神,是书家长期养成的一股正气一种思想境界,书写时高度集中,不知有我。清代梁同书说:写字要有气,气从熟中来,有气则有势,势在字行间。(来源:书法导报)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