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影响

(2008-09-23 22:12:23) 下一个
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影响
99 4 18

一、纳粹的兴起
一战后,战败的德国在经济上被参战国瓜分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使德国经济陷入了困境,纳粹党人趁乱取利,夺取了国家政权,扩大了军备生产的规模,使德国经济看似繁荣,把德国引到了战争的边缘,随后直接对临国,波兰的苏台德地区发动了不流血的战争,并随着战争版图的扩大使卷入战争的国家增加,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战胜国短视的做法催生了纳粹党人。也因恰有此教训,二战后,战胜国才对德国实施了监管,执行了马歇尔计划。


二、战争与苏联的共产主义
二战的暴发成全了苏联的共产主义。
二战前,苏联内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内部清洗,情况之糟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大批的高级将领、党务工作者及国家干部,甚至于一般的百姓,稍有不慎便有被肃之险。斯大林政权强行地推行其意识形态,容不得任何异议。
若在此情况下,国际上为苏联提供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并对苏联施以适当的经济援助,以使政府有能力维持清洗、以保持接触,并附以温和的冷战手段,以助苏联的内部清洗,那么苏联能维持多久,共产主义在世界上能传播多远就很值得考虑了。
二战的暴发,战火引至苏联,在外界的压力下斯大林不得已修正了其价值观与行为,停止了内部清洗,从流放地释放了大批人员,但死了的人没有释放(玩笑),为战争提供了人力资源;在外界压力下,社会也迅速地忘却了内部的伤痛,重新站到了镰刀斧头下,以抵抗德国的入侵。
希特勒救了斯大林,救了共产主义。
二战后期,在反攻中,苏军所到之处均被插上了共产主义的标签,在反攻中扩大了共产主义阵营,苏军打到了柏林后也在德国的版图上插了一个共产主义标签----东德。
斯大林真应当好好谢谢“希特勒同志”。
从历史的经验看,狭隘的心胸总是在不断地给自己找麻烦,帮助的却是对手。如果没有美国50年代的反共、反华情绪,钱学森还不一定会回到中国,那么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也不知何时方可扔得出手,那么,从60年代以后的世界政治格局还不知怎样演变呢。
谢谢麦卡西议员。
从另一面讲,灾难便是机遇。


三、战后的冷战格局
二战后,苏联才真正有能力向世界出口其特产----革命,向亚洲、南美洲及非洲,使得世界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冷战格局。
在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全球对垒中,一方是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阵营;另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在我眼里,资本主义阵营,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阵营相比,更务实、更统一些,在资本主义阵营中也存有很多分歧,经济利益上的分歧,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几乎没有分歧;而后者,却与之相反,在经济上似无分歧,“兄弟”间常见到:“无私的援助”,“海内存知己”。在经济上,斯大林较我们务实些,推行:“经济政治”,经济带着政治走,“听话就有糖吃”。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阵营里存有普遍的分歧,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阵营内存有几个不同的派别,互不买帐,甚至于拳脚相加了,如: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阵营象染了瘟疫一样,开始普遍出现了裂痕,并开始自我解体,八十年代末,最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没有外来的压力情况下自我瓦解。
谈到苏联的解体,有一个人必需提到,他注定要成为载入史册的人物----戈巴乔夫先生。以后,在人们的记忆里,他只做里一件事,坐在总书记的办公桌上写了一本书。
从戈巴乔夫先生担任苏共总书记后所箸的《新思维》一书的脱稿,便注定了共产主义阵营的解体、注定了苏联的解体。
《新思维》意在国际上结束冷战,在国内发展经济,但其结果则令世人大跌眼镜,包括作者本人。


四、九十年代以后
进入九十年代后,二战后兴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仍飘着共产主义标签的国家仅剩下了三个半:中国、古巴、越南及北韩,彼此独立着,谁也顾不了谁。

社会进程的演变,在我看来是一系列价值观(异质)的对立与转化过程。
一战后,世界上有多种价值观(意识形态),主要体现为:民主理想、纳粹思想及共产主义思潮,其他意识形态,民族、宗教意识已为上述三种意识形态的对立所掩盖。
纳粹党人首先挑起了与民主社会的冲突,入侵其周边国家;随后又挑起了与苏联的对立。在三种对立的意识形态中,纳粹党人把自己变成了公敌。
持民主理想的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暂时地忘却了他们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携手共同地、彻底地摧毁了纳粹的价值观。兔死狗烹,随之而来的不是和平,却是民主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抗,把世界拖入了冷战的格局。
随着《新思维》,随着苏联的解体,共产主义价值观已失去了与民主理想对立的资本,仅剩的三个半社会主义国家自身也在逐步地瓦解,民主力量在体内自发地兴起,政府本身也有意识的、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转机,如:中国。所剩的三个社会主义国家,或早或晚地、不约而同地开始了经济的改革,逐步地开始了所有制的改造,有限地发展私人经济及股份制经济;政治上也开始变得相对开放了。
对共产主义理想,民主社会比以前轻松多了,全球范围内的对立已经结束,民主社会要做的仅是注意培育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资本主义势力即可。
在未来中,民主理想的主要敌人是民族、宗教意识,表现为民主意识与极权统治的冲突。
与民主理想相对立的民族、宗教意识,它们在经济上是贫困,在政治上是孤立的,是难以结盟的,其势力远不及共产主义阵营,因此这种对立最终将为民主力量所化解,但这种对立,却因民族、宗教意识,在短时间内、在局部地区内有可能是疯狂的、是穷凶极恶的,这种对立也因民族、宗教意识而有可能是旷日持久的,需几代人(十五年为一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
故,保持武力是解决对立所必需的,但要小心地使用武力要尽量少地波及旁观者,以防产生潜在的对立。


五、为民主辩护
民主是最终的极权。
民主的推行并不排除使用武力,如:巴拿马问题、伊拉克问题及目前的南斯拉夫问题,它恰体现为民主霸道的一面:决不容忍任何形式的强权。联合国便是民主理想的集中体现,以和平的名义使用武力则是民主的强制性。
在现实生活中,两种并存的价值观一定要寻求到他们解决对立的途径,而任何一种价值观被另一种价值观“说服”可能性很小,这种“说服” 常带有强迫性,比较温和的方式是人的自然交替,即年青的一代接受一种与上一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并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地的取代老的一代。
这种渐变我们都经历了,我们与上一代人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差别;“第三梯队的接班”,都拌有意识型态的转换。
从这点看,我认为最终解决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及拉丹等问题在于以武力压迫现在的一代人,而更重要的是要迅速地开始教育下一代人,比如:西方国家大量接受中东国家的留学生,迅速地传播西方文化,使新的一代人换“心”,就如以前的“美国之音”。

基于上述假设,我认为,在下一世纪,价值观的冲突将表现为民主理想与民族、宗教意识的对立,大规模的敌对已不复存在,与民主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对立相比,解除这种对立所化的时间会长些,尽管这种对立整体上势力较前者为弱,但在局部地区却有可能是疯狂的、是穷凶极恶的。
这种对立将通过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来化解,但保持武力却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下个世纪的主题将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我认为,人类最为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人类史中的宗教战争、纳粹思想与民主理想及共产主义思潮的争执、民主理想与共产主义思潮的争执,民主理想的根本目标在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我们目前已经有条件集中更多的精力以达到人类最终的目标。




后记:
1、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足以正明“在局部地区却有可能是疯狂的、是穷凶极恶的。”

2、在三年多后的的今天,2003-4-22,在这期间发生过许多令人目不暇接、促人深思的事件,下面的附文就证明了我的观点:‘我认为最终解决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及拉丹等问题在于以武力压迫现在的一代人,而更重要的是要迅速地开始教育下一代人,比如:西方国家大量接受中东国家的留学生,迅速地传播西方文化,使新的一代人换“心”,就如以前的“美国之音”。’
看来,美国人在穆斯林的后花院里种了一棵基督的种子
--------记于2003-5-3

附文:
美在伊推行“文化更迭”美课本将取代伊教科书
2003-04-22 11:38:26  

  新华网消息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1日报道, 美军以武力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后, 美国又准备在伊已推行“文化更迭”,以便向伊拉克人民灌输亲美思想,让西式“民主”在阿拉伯世界扎根。
  
  伊拉克学校开学后,美国人编纂的教科书将取代伊拉克原有的课本。美国国际发展署将与伊拉克“新政府”协商修改教科书内容。报道称这只是美国对伊拉克展开全方位文化攻势的步骤之一。
  
  其他正走上“快车道”的美国对伊宣传项目还有:
  
  自21日起,一架美军C-130运输机成为流动广播站,开始播出美国政府宣传机构编制的节目--“伊拉克与世界”。这个电台将广播两个小时自编的新闻节目,同时选用来自ABC, NBC, CBS, Fox, PBS等美国媒体的节目。
  
   4月15日,伊拉克南部城市乌姆盖斯尔一家电台开始广播美国国防部编制的“新伊拉克之声”节目。在此基础上,美国将建立“伊拉克媒体网”,总部设在华盛顿五角大楼,聘用伊拉克记者。
  
  美国有关机构已着手组织电视节目,加强播出能力,并雇佣数百名精通阿拉伯语的记者。五角大楼等机构正策划播出首次由西方国家控制的全阿拉伯语电视节目。
  
  美国国会敦促国务院尽快利用1千万美院的拨款,资助伊拉克反对派的广播项目。
  
  据分析,此次对伊拉克展开空前强大的宣传公式是近年来美国外宣政策的一次大转变。冷战结束后,“公关外交”的预算被大幅削减。当时美国朝野普遍认为,前苏联的解体导致美国在世界上已没有“邪恶帝国”需要征服。但是,“9•11”事件让美国人看到他们在国外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形象实在差劲,因此美国政府急于重新掀起对外公关的高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