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

我就不信在海外的孩子学中文就这样难!
正文

要柴科夫斯基,不要学中文

(2008-09-21 15:47:42) 下一个
今天歇了,不较劲。
 
在家听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的曲子最好的可以数出一打, 而且各种曲式都有:交响曲、协奏曲、序曲、随想曲、舞剧音乐、歌剧音乐、弦乐曲等等。唯一想不出的是他没有巴哈那样的独奏乐器大曲子,如《平均律》.

我收集柴的曲子都是平常最经常听的,从<四/五/六交响曲>到<钢琴/小提琴协奏曲>再到<一八一二>和<意大利随想曲>及<辉煌的波兰舞曲>。

先说交响曲。交响曲可以说是人类在音乐作品中最具有智慧的形式,是人类表达情感和审美情趣最有深度的形式。

柴科夫斯基的四五六是他作为伟大作曲家的根本性表现。曲中他不仅表达了对人类和个人命运的理解和感受,更体现出一种悲观和绝决感。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听的音乐其实仅仅就其好听而言。仅仅是喜欢听而己,完全不涉及专业的那种欣赏。
 
作为人类、作为个人,一个人该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面对现实的世界和由此而理解的理念中的世界,该表达出怎样的信念和思想乃至行动,这实在是人之为人的关键。
 
四五六交响曲最好的演奏版本是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这个版本,在速度、力度、情绪表达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几近完美的状态。它完全不象卡拉扬那样一味地响亮和谐、一味地追求卡拉扬心中的完美,它也不象众多的市场上的版本那样简单地把音乐演完了事而缺乏深度和表现力。更不象是现在十分流行的那种极度夸张地讲究制作讲究音响效果的演出秀。这个录音版本从始至终都有一种极度的控制力,一种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那种多重的、复杂的东西.所有感情和表现都在按顺序,完整、清楚、明白、准确无误地按照正确的力度、速度、以及效果,把它用那么多的乐器、那么多每一件都不同的,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表现力和表现方法的乐器,或单一或齐奏或协奏或合奏地演绎出来! 如果你要感慨上帝的伟大,那交响乐一定是其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想一想!
再好的电影能看十遍?
再伟大的小说戏剧能听或者读一百遍?
最伟大的绘画或雕塑能随时涌上心头?

我不是胡说。音乐何止开始于语言终止之处!
它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最高形式而且是最复杂的形式。想不出当你或欢乐或悲哀或宁静或激越之时,能用别的任何艺术形式来代替音乐表达你的喜怒哀乐。

我之所以说穆拉文斯基这个版本好就是因为这个版本准确地表现表达了这一切,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无论如何不是秘密!根本原因就是真诚。这是一切艺术的最高标准!没有什么能比这种真诚最能打动人的了。凡是演奏不好的版本,首要的原因就是不真诚,那种虚情假意的表现、故做玄虚的技巧、蓄意制造的音响效果只能损害音乐而不能成为艺术。

<第四交响曲>被很多传说认为是为了柴科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被压抑的爱情而作。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类无聊的传言对于理解一部伟大的对人类的苦难怀有一种从天空俯视大地般的慈悲怜悯的作品有何帮助:听一听它的强有力的引子及以后命运般的旋律,听一听结尾那风暴般的狂奔,分明是作曲家宗教般的情怀的表现:须知,只有伟大的音乐和伟大的音乐家才具有这种宗教般的情怀:他和他的音乐在上帝和人类的两种角色间互换互动对话。那种在伟大的音乐中听不到上帝声音的说法不值一提。那种动不动就那些小资情调来谈论音乐的论调,那怕是谈<如歌的行板>也是十分可笑的。别忘了,音乐在最初的意图上是想把心灵里所有的感动表达和表现给冥冥之中的神的,是献给心中的上帝的。
 
<第五交响曲>除了穆拉文斯基版外,还有一个海汀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版,也十分出色。海汀克是那个时代非常优秀的指挥家,他指挥的阿姆斯特丹除了这套柴科夫斯基,还有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和肖斯塔科维奇交晌曲全集以及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都可以说非常好。
那一年当我朝圣似地去阿姆斯特丹,坐在凡高美术馆前的绿地上,望着音乐厅古典型三角墙上金色的古代竖琴的微标,心中响起的正是那首〈幻想>,心里有些惆怅,因为海汀克的阿姆斯特丹已然不在。留下的是著名的柴利粗糙的音响回荡在乱哄哄如集市般的城市夜空。

大师们都已远行…

此外,有机会听听捷吉耶夫指挥维也纳爱乐的<第五>现场录音也会有很好的感受。这是我听过的这位近年大热的指挥家并不十分多见的那种全力以赴的表现。当然,现场虽然有现场的好处却也有一种做秀的诱惑,对捷吉耶夫那样表现派的艺术家而言可能更是如此。我觉得这张唱片这场演出很好,但有些遗憾的是,演出结束后,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响起得太快了,让人觉得他们只是看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而不是听了一种伟大深刻感情的表达和表现,他们似乎根本没有被感动,而是预知了音符的结束而起立鼓掌欢呼,连那种深深地进入音乐又被带出来的间隙都没有。我觉得这损害了这个版本。从这个角度讲我深深同意古尔德不开演奏会的主张。 我更喜爱那些古典型的指挥大师。他们没有表演的作秀的欲望,他们腼腆,优雅,本色。可一旦他们站在指挥台上,他们就会让那伟大的崇高的声音从每个人的心中响起涌出。听这样的音乐会是不会在音乐结束三秒钟之内鼓掌的。
 
第六交响曲对于每一位乐迷而言是不用多说的。我听到的好的版本当然首先是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按说这个曲子对我来说已经很熟很熟了,可是最让我惊奇不已的是我几乎每次听都会被第一乐章那极为强烈的“悲怆”所震撼,真的!每次!听卡拉扬你会被感动,也会被震撼,但肯定不是每次也不是每到这个乐段!我不明白穆拉文斯基何以能做得那么好!他让那种巨大的压得人喘不气来的“悲怆”不仅在瞬间传遍你的全身,还让这感觉一个音符比一个音符强烈越来越强烈直到你受不了而听止呼吸,每次听到这我都有那种欲哭无泪的压抑感,听过第一乐章一定得停下来透透气才行。 后来我又见到了另外两个很有意思的版本,一是大名鼎鼎的杨松斯指挥奥斯陆交响乐团的全集版。一个是罗日杰思特文斯基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四五六分装版。前者的曲目很有名,因为二十年前似乎就有人推荐那个版中的第四交响曲,当时还是一个盒带,那家录音公司叫“channel”?英文不好记不得了.因为录音带的质量好而被大家推崇。而那首第四也正好因为大动态的音响范围使用好的录音带而使得音效不凡。
 其实就这个版本本身而言,倒觉得不一定会好,这个我后面还会提到杨松斯指挥奥斯陆交响乐团。只是我只有盒带版的第四。全集斑太贵没有买。同时因为很想买那套海汀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版,而发现了是罗日杰思特文斯基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四五六分装版。看看价个还可以接受,再看看说明,竟然说:什么最好录音之类.于是我就买下,回家后迫不急待地听,的确不错,尤其是录音方面很好。指挥是罗日杰思特文斯基是原来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的指挥。他指挥的肖斯塔科唯奇的交响曲是很好的版本,这在后面我们还会再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一直往北 回复 悄悄话 我也不会发个图要不就能把封面放上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