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虽然广义上同属白种人,但仔细观察法国人和英国、德国以及北欧等金发碧眼的民族还是有很大区别。整体上法国人个子更矮、脸部更温柔,而西北欧的日耳曼民族身材更加高大,样貌更加硬朗,所以这就带了一个疑问——法国人到底属于什么人种?
首先我们先大致了解下欧洲民族的分类,根据语言特征,一般可以把欧洲人分为四大类:拉丁人、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
拉丁人主要分布在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古代的罗马人就属于典型的拉丁人,拉丁人皮肤稍黑,眼睛和头发也多为黑色,身材相对矮小,拉丁人是欧洲四大种族中发展较早的一支。现在很多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国家,也多以拉丁人为主,如墨西哥、巴西这些拉丁美洲国家。
凯尔特人在公元前5世纪广泛分布在欧洲西部地区,但随着罗马和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凯尔特人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目前仅分布在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和法国西北部等少部分地区。凯尔特人的主要特点是红色的头发,但实际很多黑色头发的也属于凯尔特人。
日耳曼人广泛分布在欧洲西部和北部,如英格兰(不是英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这些国家的主体民族都属于日耳曼民族,此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的主体民族也属于日耳曼人,因为我们常说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只是日耳曼种族的一个分支,此外包括条顿人(德意志人)、法兰克人、哥特人这些都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的显著特点就是金发碧眼、身材高大、面部硬朗。
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中东欧各个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塞尔维亚、捷克等国,斯拉夫人根据分布区域又分成了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三支。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样貌上相差不大,但使用的语言不同,信仰宗教也有区别。
因为作为拉丁人的罗马人发展较早,罗马进入高度文明时,其他三个民族还处于原始部落时期,所以罗马人将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称为欧洲三大蛮族。但他们四个民族都属于更大概念上的印欧人种(也是从语系上划分的)。
在上面的介绍中,我简单介绍了下欧洲民族的分类、特征和分布情况,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好像把法国遗漏了。没错,因为法国的人种构成比较复杂。德国比较单一,除了近几年的移民外,大部分都是德意志人,属于日耳曼人。英国相对比较复杂,但是英国可以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四部分去讲。与这两个国家相比,法国人的构成就比较复杂了。要讲清楚,还得简单捋一下法国历史。
在罗马帝国之前,欧洲的西部包括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英伦三岛都是凯尔特人的势力范围,当时的罗马人将他们称为“高卢”。也就是说高卢人就是凯尔特人,凯尔特人就是高卢人,只是叫法不同。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高卢是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是对分布在欧洲大陆凯尔特人的称呼,不列颠岛的凯尔特人就不能称为高卢。这两种说法,本文不作深究。
在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一度占领罗马城,成为第一个占领永恒之城罗马的异族人。公元前3世纪,他们还对希腊地区发动了入侵,虽然没能取得成功,但也可见当时高卢人之凶猛。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高卢人还是有过一段辉煌岁月。
但随着罗马的崛起,高卢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公元前58年,凯撒任高卢总督,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征服高卢的行动。经过长达八年的血战,整个高卢地区都纳入罗马的版图之中。在这场两个民族的生存战争中,大约有100万高卢人被杀,另有100万人成了罗马人的奴隶,高卢人从此一蹶不振,成了欧洲大陆上的边缘角色。
战争胜利后,罗马人大量涌入高卢地区,在当地建立起数量众多的殖民地,在此后高卢地区一直是罗马的一个行省,直到公元4世纪,大量日耳曼蛮族涌入罗马境内,罗马帝国行将就木,高卢才被法兰克人夺取。
经过长达五个多世纪的移民和杂居,当地的高卢人和移居的罗马人已经发生了高度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高卢-罗曼文化群体。在人种划分上,两个族群发生了相当程度的混血,形成了拉丁-高卢混合族群。在语言上,早期高卢人使用的是不同方言的凯尔特语,罗马人抵达后,拉丁语作为一种统治语言,很快取代凯尔特诸方言,成为高卢地区的通用语言。高卢地区的凯尔特语言几乎完全消亡,拉丁语的口语形式通俗拉丁语成为高卢地区的主要语言。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蛮族的轮番冲击下覆亡,各支蛮族政权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庞大遗产,其中最富庶的高卢被势力最强大的法兰克人占据。
6世纪初,克洛维统一法兰克,建立法兰克第一王朝墨洛温王朝,从此高卢进入法兰克人统治时代。墨洛温王朝从6世纪初延续到8世纪中叶,被矮子丕平建立的加洛林王朝所取代。
矮子丕平死后,他的儿子查理继位,查理在位期间东征西讨,大大拓展了法兰克王国的疆域,尤其是将萨克森人所在的德意志地区纳入统治范围。由于他的丰功伟绩,后世常以“查理大帝”或“查理曼”对其尊称。
查理曼死后,他的帝国很快分崩离析,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形成东、西、中三个法兰克王国,走上独自发展的道路,这三个王国构成了当今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国家雏形。
9世纪末,来自北欧的维京人开始入侵西法兰克,最终在911年当时的西法兰克国王查理三世将今天的诺曼底半岛封给了诺曼人罗洛,从此来自北欧的诺曼人逐渐融入法兰克王国之中。
法兰克人和诺曼人都属于日耳曼人的分支,法兰克王国的统治和诺曼人的定居为法国注入了大量日耳曼人的基因。
10世纪末,卡佩王朝取代加洛林王朝,到12世纪腓力二世时期,法国国王放弃法兰克人的国王称号,改称“法兰西国王”,法兰西民族已初步形成。此后法国又经历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经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来自科西嘉的拿破仑入主法兰西,荣登帝位,此后又经过多次复辟和共和,最终形成如今的法兰西。这此间,法兰西风云变幻,王朝兴衰更替,但主体族群再未发生大的变化。
总结来讲,法国在公元前的土著是高卢人也就是凯尔特人。在公元前后至公元5世纪,以罗马人为主的拉丁人大量涌入法国,形成了拉丁人和高卢人的混合族群。公元6世纪以后法兰克的统治以及公元9世纪诺曼人的定居,又为法国人带来了日耳曼人的基因。所以现在的法国人(不包括20世纪以来移民的黑人和穆斯林)是由高卢人、拉丁人和日耳曼人这三个民族共同组成的。
其中南方人的相貌接近意大利和西班牙人,主要以拉丁血统为主;北方人金发碧眼主要是日耳曼人,而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则分布着较多的凯尔特人,这三个种族的相貌能较为清晰地区分开来。
虽然由三个族群共同组成,但为了提升民族凝聚力,法国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开始,就以“高卢人”自居,以与当时仍采用君主制,试图扑灭革命火焰的日耳曼反法联盟(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划清界限。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甚至将“高卢雄鸡”的形象加入国徽之中,从此之后“高卢雄鸡”也成了法国人的别称。
而分子人类学的发现,也证实了高卢人在三个族群中占比更高。根据最新数据发现,日耳曼人典型的Y染色体单倍群R1b-U106在法国分布并不普遍,其中法国东部该单倍群比例为12%,南部为9%,西部的比例更少。
而法国人的父系基因中,属于R1b单倍群的比例大约在50%到80%左右,而R1b正是凯尔特人中比较普遍的父系基因。法国人的母系基因和凯尔特人也存在一定传承关系,有相当比例的H单倍群人群,等于从现代科学角度佐证了法国人主要是拉丁化的凯尔特人后裔的事实。
people unde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