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应非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鹰击长空,笔走琐事。 本博客(原名青山依旧在)系个人文集,所有文章均为笔者原创,如转载,请标明出处。
个人资料
正文

职场也讲宁缺勿滥:差工作不如不工作?

(2011-03-28 20:21:25) 下一个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许多人失去了工作,这其中有老白,老黑,也有不少老中。不管皮肤颜色如何,一下子不得已接受从为家里挣面包的人到在家里坐等吃面包的人的角色转换,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由于条件不同,机遇迥异,一些人很快就柳暗花明实现了再就业,一些人则无奈地长期失业,仿佛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按照惯常的思维,再就业有一份工作总比失业没工作要好,但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发表了一份报告认为,失业后找到一份差工作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害无益,还不如不工作。该大学对澳大利亚的 7155 户家庭进行了七年的跟踪调查,得出了上述结论。这里的差工作被定义为当事人自己很少或难以掌控,要求高且复杂,薪水低得不公平,一个人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下工作,会引起焦虑,士气低落,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甚至导致高血压。如果就心理健康评分,一直就业的人得分为 75.1 ,失去工作的人得分为 68.5 ,失业后找到理想工作的人得分平均上涨 3.3 分,失业后找到差工作的人分数反而会下降 5.6 分。

当然,基于澳大利亚家庭的报告不一定适用于美国,毕竟因为地域和诸多其它因素的差异,澳大利亚的橘子到了美国可能就成了枳,变味了,而且该报告很可能没有将那些移民工人考虑在内。但是,东方应非还真听说过一个在美国差工作不如不工作的例子。有一对老中夫妇两人在华人开的公司工作,薪水都不算高,要供唯一的孩子上大学。孩子挺争气,考取了美东地区的一所常春藤名校,名气确实响当当,但学费一年四万多,相当于家庭年收入的一半,该校有规定,如果某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低于某数值,学校便为该生免掉学费,但遗憾的是,这家的年收入恰好高于学校免学费的规定值。经济危机来了,那位母亲的公司裁人不断,在饱受惊吓之余,她虽然一时无忧,但一合计,如果自己辞职不工作,老公一人工作,家庭年收入就会跌至孩子学校免学费的规定值以下,学校会因此免去孩子每年四万多美元的学费,这就等同于自己不工作但为家里挣了四万多块钱,如此好事去哪里找?在得到老公的认可之后,那位母亲便辞别了公司,无需再面对那位时时刻刻咄咄逼人的老板,优哉游哉地做起了家庭主妇。

那位母亲不存在为身份奔波的问题,如此选择也算是做到了家庭利益(省钱)和个人利益(心理健康)的最大化。然而,如果是依靠公司办工作签证或绿卡的人则没有什么筹码,除非回国,否则只好任由精明的老板们颐指气使。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某公司招聘一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办公室助理,会有数十上百个简历来投,其中不乏高学历人士。从这点看,经济危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一些精明的老板就从经济危机等待就业或再就业的芸芸众生中看到了良机,便半真半假地打着降低成本的旗号,对现有的员工拼命施压,派发额外的任务,但不涨薪水甚至降薪,并时常在不经意间透露,有多少多少人在排队等待这样的工作。因此,如果不需要老板帮忙办身份的人腰板还可以硬一点,高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采菊见南山,归去来兮;如果是依靠公司办工作签证或绿卡的人则没有什么筹码,要么恒久忍耐,要么潇洒回国。

一言以蔽之,在美国,差工作不如不工作的论断对于那些选择多多、自己并非家里唯一挣面包的人也是适用的,他们可以选择不工作也可以生存下去,自然可以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但对于那些选择面窄且是家里唯一挣面包的人则不那么灵光,因为不工作就无法生活,全家人总不能吃风喝烟做快活神仙吧?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宁缺勿滥也就无从谈起了,但为了保持心理健康,可以靠积极调整心态,发展业余爱好,向亲人朋友诉说来解压,那种牙碎了和血吞的一肩担重担看似男子汉作风十足,其实于心理健康而言并不可取。



谢谢阅读我的原创文章。如传统媒体有意转发,请先经作者东方应非(Eeaglefly)同意;如网络上转载,请标明作者中文笔名东方应非。作者保留文章版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优闲丽人 回复 悄悄话 不是不想找工作,而是奥巴马总统上台之后,将原来三个月的失业金延长了N次,成为99周失业金,试想如果不工作,还有钱拿,那谁还愿意风里来,雨里去的,低三下四的去找甚么 last hired, first fired job 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