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大学招生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每年春季四五月份是惯常的发榜时节。对于那些暂时未能如愿的莘莘学子们来说,这段时间是一段充满煎熬失望和苦涩的岁月;然而对于那些幸运儿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辉煌未来乐章的开篇序曲。
相信对于很多国人而言,哈佛大学藉其享誉全球的美誉度,是留学美国的最高选择。当然其门槛极高,每年能有幸走进哈佛校门的中国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传统中被认为智力相对较差的女生能进入哈佛的则更是凤毛麟角中之凤毛麟角,以至于国人为这些罕有的女性精英专门创造了一个词汇“哈佛女孩”,藉以彰显这些幸运女孩的独一无二的荣光地位。我们很少听到过“普林斯顿女孩”的称谓,尽管在近几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推出的美国大学排行榜上,普林斯顿常常力压哈佛,占据状元位置。
中国女性藏龙卧虎,进入哈佛的少则少矣,但时有可闻。每当四五月间,我们都会在报端网上发现一些关于新科哈佛女孩的报道。在对这些幸运儿表示衷心祝贺的同时,笔者也知道,以一些国人含蓄的性格,并不是每个哈佛女孩的事迹都上了媒体。这些沉默的大多数的事迹往往只在朋友熟人圈中被口口相传,尽管圈子小,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受到交口称赞和艳羡。笔者的一位朋友的熟人的女儿就是这样的一位哈佛女孩。
这位哈佛女孩的父母是文革初老三届毕业生,后来恢复高考后先后圆了大学梦。来美求学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依然挥之不去,为了让自己的独生女儿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不重蹈自己求学的坎坷之路,他们将孩子从小学起就送到了私立学校。其实他们的工资不算高,付完女儿的学费就已经所剩无几了。于是他们从吃上省,每次只从中国城超市里买那些最便宜的蔬菜;从穿上省,只光顾沃尔玛特打折的杂牌服装。然而,对于孩子,他们则从不吝惜,给她吃好的穿好的,标准与那些富裕美国家庭的孩子看齐。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门门功课要得A。孩子也慢慢领会了父母的心理,只要学习好,她提其它有关饮食服装的要求都会被满足。于是,孩子渐渐地对身着上百美元的品牌服装视为理所当然了,因为私立学校的小气候之下,她只不过在随大流而已。女孩考上了哈佛,这对父母高兴之余,感觉孩子好像少了些什么,又开始节衣缩食筹划着带她去欧洲旅游。
听完这则故事,笔者不禁回想起几年前在另一所常春藤名校校园里见到的一幅场景来。那是九月初开学的前一天,笔者路过一幢本科生宿舍楼前,见一位头发有些斑白的妇女正在弯腰吃力地从车的后备箱里拖一个大箱子,她的旁边站着一位衣着长裙的女孩,正在东张西望,仿佛没有看见身边的妇女其实很吃力。笔者开始以为那妇女是女孩家的保姆,后来听到女孩管她叫妈妈,才知道她们其实是母女。也许在父母的眼中,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依然是孩子,不忍心让她劳动,但已经长大的孩子为什么就能对母亲的吃力安之若素呢?
与成就一代名将需要数以千计万计的士兵牺牲一样,每位哈佛或其她常春藤女孩的辉煌背后都浸满了父母们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只不过士兵们的牺牲可能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中国父母们的付出则多是不计代价心甘情愿的。笔者的想法可能有多管闲事之嫌:在孩子们视若理所当然若无其事的目光之下,父母们成绩惟大的指导思想是否尽然合理呢?
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革命电影里,正面人物不仅往往行为正义,而且形象高大,面目英俊,是为高大全,正可谓白璧无瑕,完美至极。后来人们渐渐认识到,相貌英俊者也可能成为叛徒,丑男丑女也可能是坚定的革命者,于是银幕上的形象才不再脸谱化了。推而广之,如果一个女孩成为了哈佛女孩或其他常春藤女孩,就认为她学优之下其它方面也优,恐怕对女孩本人也好,对女孩父母也好,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最后,在对哈佛女孩的衷心祝贺之余,笔者宁愿祈盼自己的以上想法是在杞人忧天。
(谢谢阅读我的文章。如转载,请不要忘了标明出处:)
This story can not ruin the reputation of Harvard and it's students, but make Harvard's name hotter.
进不去的也不见的不好.全靠学生本人了.
像"哈佛女孩"的故事不宜渲染,全家拼命只为了孩子进哈佛,冒险太大,得不偿失.中国的父母们应该引以为戒!
我认识的哈佛学生都是"自然而然"的进去的.
包括哈佛大学,离家太远了。
===
请改正用字,在美国不是"考上"的,是"被选进"上的.
所以应该说:"...女孩被选进了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