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灭谛 - 佛的二身(25)

(2009-01-18 19:13:48) 下一个



佛的二身

根据大乘传统,在证得完全灭谛以后,修行人不仅证悟涅槃,在修行人死后,他觉悟后纯净的色蕴将成就佛的色身,而他觉悟后纯净的心识将成就佛的法身

迷妄心寂止了,但心识的相续仍然持续,完全纯净无漏,俱足慈悲和智慧,慈悲和智慧要从修行之初开始培养。菩提心-即证悟空性的慈悲心-是成就佛陀法身的基础。

法身有两个方面,证悟空性的心识、和那个心识事实上的空性。所以你会经常看到法身分为两类:智慧身-它是佛的心识;自性身或真身-它是佛的心识的空性。

样的,色蕴成就了佛陀的色身。这不是以某种古怪的炼丹术,将粗大的物质色身变成佛陀的色身,而是修行人粗大的物质色蕴分解,基于极其细微的物质色身,修行人成就佛陀的色身。

小乘几乎不讨论佛的色身。我认为佛的色身观念是大乘和小乘之间又一明显的区别。色身不一定指物质形式,他实际上指佛陀无所不知的心识中包含的慈悲和智显现为不同的形式。因为佛陀显现的唯一理由是去利益其它众生,不同层次的众生有着不同层次的理解,因而佛陀有不同层次的显现,恒顺众生,随缘应化,因而佛陀的色身又分为两类:应身(又称受用身)和化身。

某些众生能直接看见佛陀圆满的应身。他们能与佛的应身交谈并受教言。阿罗汉证悟的程度,已能够亲见佛陀的应身而受教言,他们的证悟在见道以上。我们以后会讨论”五道”。你经常看见西藏唐卡中佛陀的应身,他们裙裾美丽,璎珞庄严。与此相反释迦牟尼佛显现为一个平常的僧人,身着简朴的三衣,这是佛陀的化身。大乘佛教认为,历史上释迦牟尼佛是佛陀显现的化身,普通人因此能够亲眼见到他,并聆听他的教言

佛陀能够同时在不同的地方,随缘化现成不同的身相。当他们刚开始修行成佛之道时,他们主要的发愿是去利益众生,当然一旦他们获证佛果,必然会全力以赴的救度众生,不然他们岂不在欺妄们。大乘佛教指出当修行人证悟成佛之时,佛的二身-法身和色身将同时显现,法身是佛陀脱离于二障后的心识,色身是为了让其他众生看见佛陀的一种显现。

这正是为什么大乘传统强调同时修行广行门。广行法门将生成佛陀的色身;而门将生成佛陀的法身。菩提心、布施、持戒、和忍辱等是广行法门的部分,它将引导成就佛陀之色身;得到证悟空性和无常的智慧是深见法门,它将引导成就佛陀之法身。

如果佛陀的色身是一有法,它由此是无常的。也许会有辩论-无常在性质上是苦谛,那么佛陀的色身是否亦是苦谛。这里又是大乘和小乘之间的区别之一。争论是关于解读佛陀基本的教言-四法印。

四法印是
诸行无常(一切合和的现象皆是无常)
-有漏皆苦(一切有漏的现象在本质上皆是苦)
诸法无我(一切现象空无自性)
涅槃寂静

小乘的学者认为假若某事物是无常的,它也必定是有漏的,因而它是苦谛。但是大乘学者引证了四法印,指出有漏的事物是苦谛,但并非一切无常现象皆是有漏的。大乘将无常现象划分为有漏(垢染的)的和无漏(无垢的)。由贪、、痴和有漏业中造作的事物是苦谛,因为它们是有漏的,但其它的无常事物,比如佛陀的色身,并非苦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