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苦
佛法中的八苦为:
生为苦
老为苦
病为苦
死为苦,
怨憎会为苦
爱别离为苦
求不得为苦
五蕴之聚为苦
在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全面地诠解了八苦。比如,第一种苦-生苦-又被细分为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最明显不过的。生为苦,因其有苦受 。我们也许想不起来我们自己是如何生出来的,但是,我记得我的妹妹和两个弟弟的出生,他们出生在我出家以前。我能清楚的回忆起他们降临于世的一幕:他们生出来的时候哇哇大哭,这表明,当时他们的确很难受。
第二个特点:生为苦,由污染习气生,即为烦恼种子所随。我们出生的这一天,是我们将要在此生中经历所有的苦受的开始。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作为投生的一个结果,它开启了我们心相续中带着的种子或习气,这个种子或习气将造成我们今后的苦受。出生是苦受的开始。
第三个特点:生为苦,由于生为众苦所随。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即开始衰老,也开始趋向我们将来肯定要在此生中经受的种种身体和心识上的难受、痛苦,也开始一刻不止的走向死亡之旅。可以说,另外的三苦-老苦、病苦、死苦-跟随在生苦之后,皆由出生开启。
第四个特征:生为苦,因其不随所欲。生是一个体验-被迫地与母亲安全的子宫分离,接着暗示一个前奏-被迫地与此人生分离,当我们死亡时我们将无可奈何的去体验。因为有生即有死,生的边际即死,虽非所欲,而不能离。
宗大师同样详细的诠释了八苦中另外几类苦。如果我们真的想深入观修苦谛,这些思考要点,可以成为我们静坐修观时的利器。用宗大师的描述来观照我们的生活,让它透入到我们心相续的体会中,这对修行很有帮助。在这里完整的叙述八苦过于广泛,我强烈推荐你去阅读和研究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尤其是关于中士道的章节。
五蕴
人除了身体和心识以外,别无其他。传统上,将身体和心识又分成“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色蕴在这里指我们的色身,另外的四个“蕴”皆归属于心识。在这里我用了藏传佛教中的术语,在小乘经典中,你会发现不同的术语,但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
五蕴总和的回答了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所以理解五蕴,也就能总和的去辨清人所受的一切的苦。我受苦-那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谁是那个“我”在受苦?检视五蕴中的每一个蕴,我们试图抓住那个“我”。若是不能,然后可不可以得出结论-“无我”,或“受苦的那个我”不能被找见?直接证悟到这个真相是很高的层次,了解“五蕴”的概念却是它的起点。
“色蕴”总摄了一切的我们色身物质的方面。“受蕴”是当我们最初摄取事物时体验到的原始的未经加工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蕴”指的是对那个原始的“受蕴”安立种种名称和言说,成为概念,比如“朋友”、“父亲”、“美丽”等等。“想蕴”也就是俗说的“概念”或“观念”。
第四个蕴-“行蕴”包括种种心理趋向,比如怀疑、欲望、决断、筹划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心理趋向莫过于驱使人的身、口、意造作行为,又称为“役心为业”。第五个蕴-“识蕴”包括前五识,眼识(依于眼根,缘色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耳识(依于耳根,缘声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鼻识(依于鼻根,缘香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舌识(依于舌根,缘味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身识(依于身根,缘触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第六识又称意识,意识在这里指的是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它可以配合前五识,认识色、声、香、味、触,也可以认识抽象的事物、即所谓‘法境’。除了五蕴之外,别无其它可以称之为“我”,我们目前尚未开悟的存在形式,仅仅是由五蕴组成的。
总之,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命中,我们如何知道“五蕴”的作用?又是如何知道我们生命存在整个是由“五蕴”组成的?这五种色身和心识的聚合即完整的组成了“我”,“五蕴”受制于变化。我们拒绝其变化的结果是苦受。即使我们觉得自己不值得受苦,由于“五蕴”聚合的本质,我们受制于痛苦。事实上,从根本上,我们完全处在因和缘成熟的影响之下,“业”促使了因和缘的成熟。在佛法中被称为“他力”。我们目前的“五蕴”是垢染不净的,因为它们是心识中无明和迷惑所生成的“果”。很简单,因为“五蕴”之垢染,我们处在苦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