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儿子出生后,胖妈从医生那里听到最多是,不要比,每个孩子有自己的 schedule 。可,这,胖妈情不自禁呀。这两只手有时还对一块儿,看看那个大些,更何况天天在一起的两孩子。还好,两孩儿基本上是五十步笑百步,都让胖妈自豪。论像貌,女儿儿子在胖妈胖爸眼里都美丽可爱得一塌胡笃(当然要是鼻子再高一点点,眼睛再大一点点,脸庞再小一点点。。。就更好了。);论身材,儿子当然绝对数字大一点,但女儿百分比高哈;论运动才能,都是4个月会坐,7个月会翻身,9个月会站,女儿是11个月会走,12个月会爬,儿子是11个月会爬,12个月会走,基本上不分高下。论口才,儿子呀,区别看出来了!
直到快一岁了,儿子还是金口难开。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嗯!人家还楞能用出不同声调来。一声,是撒娇;二声,是疑问;三声,是气愤;四声,是肯定。知道,知道,男孩一般都比女孩说话晚;可据奶奶记载,胖爸8个月就叽哩哇啦了,女儿也是10个月就能表达自己了。胖爸说,肯定是继承了胖妈的基因,所以说话晚。那胖妈哪能让胖爸指责,连忙去问姥姥。姥姥,姥爷你看我,我看你,反正胖妈当年该说话就说了,不比别人早,也不比别人晚。合着就是一不知道!
那就问医生吧。还是那句老话,每个孩子有自己的schedule。但人家医生也是很敬业的,问,会叫爸,妈吗?那当然会,医生大笔一挥,语言功能通过。等18个月再来吧。当然医生也婉转地表达了,语言这项功能是需要多刺激,多模仿才能加强。刺激? 模仿? 这简单,儿子是“食为天”的典型代表。
拿串葡萄,胖妈对儿子说,说谢谢。
嗯(一声)。然后儿子嘴巴张大。
说谢谢。
嗯(继续一声)。儿子嘴巴张更大。
要说谢谢才能吃葡萄。女儿来作个示范。
谢谢。
乖丫头,一颗葡萄。儿子,该你了。
嗯(二声)。儿子嘴巴继续朝葡萄凑过去。
不行,要说谢谢。
谢谢妈妈。女儿又一颗葡萄。
嗯(四声)。儿子滴着哈喇子朝葡萄咬去。
胖妈连忙缩手,说了谢谢才能吃。
嗯(三声)。儿子收起哈喇子,走了!
胖妈,石化。
半分钟后,儿子偷袭过来,一把抓走葡萄,胖妈,吐血;胖爸,笑倒。
生活在儿子的“嗯”声中持续着,持续着,持续着。。。
直到儿子14个半月,全家去Canada夏游。从Toronto一直开到Montreal,一家人大部分时间在车里纵横历史五千年。突然某一天,儿子指这窗外,大叫一声,“大搞漏!”胖爸手一颤,差点没将一家人带沟里去;胖妈,哆哆嗦嗦,“儿子说的是啥?”;姥姥姥爷,激动万分,大声宣布,“说的啥不重要,重要的是说了!” 只有女儿镇定地对弟弟说,“那是大高楼!”
啥?后来怎样啦?
胖爸语,知道一个话痨顶五百只鸭子吗?
我家现在一千五百只。
啥?多五百只?
不知道话痨遗传。
啥?
那当然不是遗传胖爸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