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工和庄冬都是我老庄!

先是庄工被封,现在庄冬又被封啦!
正文

聪明孩子为什么进不了提高班?这是问题吗?

(2008-05-15 11:44:54) 下一个
聪明孩子为什么进不了提高班?这是问题吗?

刚刚看了孙悟空说他自己的聪明孩子的高质量的置顶文章《聪明孩子为什么进不了提高班?》,文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的确很聪明。”看来孙悟空不仅认为他的孩子很聪明也认为他自己很聪明。

我以前说过“网上男人无才也无财,女人无貌“的话,其根据就是有才或有财的男人(有貌的女人)没那么多的时间泡网和写那么多文章。至少我自己认为我自己在网上浪费这么多的时间说明了我是很不聪明的。当然啦,我这话不包括这些人的孩子们!除非你相信“有其父必有其子”,那我也就没有办法啦!

首先这个“提高班”好像不是亚裔发明的吧?这个“提高班”恐怕还是人家“主流”发明滴!“提高班”是“主流”为了自己的“主流”的和“聪明”的孩子们不必跟不够“聪明”的孩子们在一起接受不够“聪明”的教育机会而发明的。

说穿了,进不进提高班就是能否得到一个跟比较“聪明”的孩子们在一起接受比较“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还是跟普通孩子们在一起接受普通的待遇教育机会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概念有很多。虽然这个世界上的概念有很多,但是也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观的概念和客观的概念。

主观的概念和客观的概念的具体定义我就不给啦,因为这里也不是什么学术会议。主观的概念大概就是因人而异,也就是说会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说好坏美丑。客观的概念就是基本上跟具体使用这个概念的人无关的,比如说高低轻重。

虽然人们天天都在使用概念,但是要正确地使用一个概念仅仅是知道了这个概念是一个主观的概念还是客观的概念还是不够的,人们还必须了解几乎所有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

既然是说“聪明孩子(其实是孙悟空的聪明孩子)”和“聪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我就先说说一个关于孩子的简单概念的例子给大家一个概念是相对的概念(此概念非彼概念啊!我就不解释啦)。

比如说“身高”吧。首先“身高”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概念呢?也就是说“身高”究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还是客观的概念呢?由于“身高”是可以测量的,而正确的测量结果即便是有误差也是不大的,因此“身高”是一个客观的概念。

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即便是“身高”这么客观的一个概念也还是有人的测量的因素在内的。所以,完全绝对客观或主观的概念也是不多见的。因此,我们说一个概念是客观或者是主观也只是说它主要是客观或者是主观,也就是说是客观的因素为主或者是主观的因素为主。

现在说说“身高”这个概念在使用中的相对性。假如有一个父亲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的确很高。”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他的儿子比别人高。“身高”这个概念的相对性在使用中的体现是那个“比”字,虽然这个字在这个父亲的话里被省略啦。如果这个父亲以为“身高”概念不是相对的,那他就是以为孤立地也就是说没有比较地说“身高”是有意义的,那么这个父亲就不太聪明。因为这个父亲不知道是骡子是马还是需要拉出来遛一遛滴。

那么,“聪明”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概念呢?也就是说“聪明”究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还是客观的概念呢?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聪明”概念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当然啦,这个答案也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人们在某种特定场合把“聪明”用某种客观的方式(比如说考试分数)来决定从而大大减小了人治的因素呢?那么在那个情况下“聪明”也还是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当然啦,无论如何在使用“聪明”概念的时候还是必须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是有比较的。

那么大家看看孙悟空是怎么说他的儿子的(孙悟空的全文附在后面供大家参考)。孙悟空的全文里说他的儿子的全部文字只有一段提到了别人的孩子,也就是说有比较的文字或者叫例子只有一个打冰球的例子。

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所以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因此基本上可以说孙悟空的其它证明他的儿子“聪明”的证据是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是骡子是马还是需要拉出来遛一遛滴。

孙悟空问“聪明孩子为什么进不了提高班?”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不知道“进不了提高班”是跟聪明不聪明没有关系滴,因为“进不了提高班”是一个“够不够聪明”的问题,也就是说“聪明的够不够”。聪明了还没用,因为还要看看有多么聪明嘛。

这就好比富了也还要看看有多么富。因此必须比较,百万富翁是富,那人家千万富翁就更富,亿万富翁还要更富一些。百万富翁进不了亿万富翁的“富人提高班”是不是应该问孙悟空式儿的“富人为什么进不了富人提高班?”这个问题呢?答案很明显嘛,你虽然很富(很聪明),但是还是富得很不够(聪明得很不够)。

因为,无论某孩子有多么地聪明即便是某孩子在他娘的肚子里就开飞机啦,那也保不准别人在人家娘的肚子里就开宇宙飞船了呢。所以嘛,即便是你聪明到了在你娘的肚子里就开飞机啦也还是可能是不够聪明滴!聪明不聪明不是问题,够不够聪明才是问题哪!要知道“够不够聪明”就必须比较,就必须拉出来遛一遛。

所以嘛,“自己看自己,越看越欢喜”是没有任何用处滴!或者说“父亲看儿子,越看越欢喜”也是没有任何用处滴!不知道这一点的父亲的儿子恐怕也不知道这一点,他们父子俩很有可能会一起怀疑开奥运会的必要性。就是嘛,虽然各国的国家队都是“的确很聪明”,也还是要比试一下滴。

噢,我忘了一条,孙悟空说的“儿子的智力的确没有问题,OLSAT测验试题他答对了97%!”虽然有可能会有比较的嫌疑,但是由于我们不知道别人的孩子们的分数(由于西方人喜欢隐私就造成了分数的暗箱操作)也还是无法比较。因为完全有可能是别人都答对了97%或者更多呢!

不过老美在这种情况喜欢用百分数分布,人家会计算你的分布位置,如果你是97%那就是比97%不差!既然孙悟空说了他的聪明儿子答对了97%那就应该是他答对了97%的问题,也就是说他只答错了3%的问题。单单97%这个数字确实是非常好,由于是一个孤立的数字,因此无法比较,所以还只能是“父亲看儿子,越看越欢喜”和没有任何用处滴!

由于孙悟空提到的唯一的有比较的例子是打冰球的例子,我再来看看孙悟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孙悟空说:“于是我们不再坚持跳级,平时注意培养儿子的自信心:鼓励他自己在麦当劳买他喜欢的薯条和汉堡,去商店让他付钱,和他有关的电话让他接,等等。”

也许“鼓励他自己在麦当劳买他喜欢的薯条和汉堡,去商店让他付钱,和他有关的电话让他接,等等。”对培养儿子的自信心有巨大帮助,但那也还是孤立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或者叫“纵向比”,因此还是属于“自己看自己,越看越欢喜”是没有任何用处滴!因为这类事情对于别人的孩子们来说完全可能是家常便饭,而对你来说却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我前面提到了由于西方人喜欢隐私就造成了分数的暗箱操作,其实也就是信息的保密性也就是引入了人治的因素。西方在决定孩子们是否足够“聪明”而得到某些特殊教育机会的过程中引入人治还包括孙悟空赞赏的GIFT,虽然他自己的孩子是GIFT的受害者也就是说被人用GIFT作为理由而没有能够得到某些特殊教育机会。

孙悟空说:“GIFT上的问题没有对错,这个问卷通过一系列独特的提问,考察儿童的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性格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的确,如今要在这个社会里获得成功,单单凭借一个聪明的脑瓜是不行的,许多非智力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GIFT上的问题没有对错”,因此GIFT就大大地增加了主观的因素也就是人治。我就不说“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性格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不是什么“非智力因素”啦,虽然孙悟空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孙悟空说的“一个聪明的脑瓜”好像不包括“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性格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说穿了,进不进提高班就是能否得到一个跟比较“聪明”的孩子们在一起接受比较“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还是跟普通孩子们在一起接受普通的待遇教育机会的问题。也不知这对孩子们自信心有什么影响啊!那么,谁得到这个机会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啦,这个选择过程的暗箱操作越多和人为因素越多就说明了它的主观性越强也就是越不公平。当然啦,孙悟空不仅仅接受还从内心能赞扬这个选择过程里加入的人为因素也是一种接受现实的远远超越良好心态的良好心态。

到这里,大家大概应该对“聪明”这个主观的或者说是主观性比较强的概念的主观性质和它的应用是相对而言的,因此必须进行比较有一点儿了解啦。

我不知道孙悟空的儿子上的学校里是加拿大人(也就是白人)多还是加拿大人(也就是亚裔)多。虽然大家都是加拿大人,但是差别也还是有的,人性嘛。如果是亚裔多,那孙悟空的儿子的所谓问题恐怕就是问题啦。如果是白人多,那孙悟空的儿子的所谓问题恐怕就不是什么问题啦。

由于我以为孙悟空是有一种接受现实的远远超越良好心态的良好心态的和孙悟空认为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我相信孙悟空的儿子一定是没有问题滴!正如孙悟空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的确很聪明。”

******************

附:教育随笔——聪明孩子为什么进不了提高班?

让中国学生和家长们趋之若鹜的提高班和尖子班在加拿大的学校里虽然并不少见,但是,这些非正常的教学手段一点都没有吸引力,洋人学生普遍认为那是书呆子(nerd)去的地方,校方每年都要大力宣传才能拉到足够的学生。

作为华人家长,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龙,变成凤,所以华人集中的地区,提高班的招生一般都不成问题。不过,这种提高班也不是来者不拒,许多聪明的孩子,比如俺家儿子,都被拒之门外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还是从儿子的跳级说起。

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的确很聪明。三岁的时候就认识好多汉字,还能熟练拼读不少怪癖的英文单词,比如:xylophone. 中国孩子的算数当然是叫洋人刮目相看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儿子已经是学校的小明星了,从校长到老师,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那年他们娘仨回国探亲,儿子就自己操作电脑给我发email了。有一天他形容上海刮大风,形容词不够用,他是这样写的:The wind is blowing so hard: ))))))))))))))))))))))))))))),when it is a small wind, it is like this: ))))((((.

我当时觉得,孺子可教也!

二年级一开始,我觉得他的学习远远超过了同班同学,于是向老师提出是否可以跳一级。过了几天,老师和校长答复说,不行!

太出乎预料了,这样的学生怎么不能跳级呢?你看看他那聪明相,再看看他爹!不是岂有此理吗?

校长解释说,你这个孩子的社交技能(social skills)不行,跳了级,与年纪比他大的孩子在一起不利于身心发展。

其实这个道理对于搞教育的我来说是不难理解的,可是碰到自己的孩子就容易感情用事了。

不错,我这儿子小时候比较胆小内向,有些不合群。有时操场上别的孩子在玩,他只是站在一旁看,最多像个兔子原地快乐的蹦两下;学校中有一个冰球游戏,每次只能两个孩子玩,常常要排队。儿子排在后面,只要别人一加赛,就永远没他的份了。最糟糕的是,他极不善于和外人交流,向老师传达一句话都是很困难的事。

于是我们不再坚持跳级,平时注意培养儿子的自信心:鼓励他自己在麦当劳买他喜欢的薯条和汉堡,去商店让他付钱,和他有关的电话让他接,等等。

到了三年级,学校里开设提高班了(gifted program)。这下,我脑子里那根出人头地的杂念又蠢蠢欲动了。于是让儿子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分两个部分,一是类似智力测验的学能考试(Otis-Lennon School Ability Test or OLSAT),二是一种考察非智力因素的问卷(Group Inventory for Finding Creative Talent or GIFT)。

儿子考完回来信心十足的说,都做出来了,没问题!

我也觉得,咱儿子的智力还用说吗?

事实再一次让我们失望了。咱那聪明儿子又被拒之门外!

我再一次找到校长,不是兴师问罪,而是想弄个明白。凭着我们在工作上结下的“交情”,校长把一切资料向我公开了。

不错,儿子的智力的确没有问题,OLSAT测验试题他答对了97%!但是GIFT问卷却十分不理想。

GIFT上的问题没有对错,这个问卷通过一系列独特的提问,考察儿童的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性格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的确,如今要在这个社会里获得成功,单单凭借一个聪明的脑瓜是不行的,许多非智力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看部分GIFT问卷试题,对我们是不是有些启发呢?(答“是”或“否”)

• 我喜欢自己作曲编歌
• 如果感到安全,我喜欢独自散步
• 我爸爸妈妈喜欢和我一起玩
• 编故事是浪费时间
• 我喜欢只有一两个朋友
• 有时候改变游戏的规则是允许的
• 我喜欢画画
• 太阳总是应该画成黄颜色的
• 我喜欢把东西拆开看看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 有时候我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做事
• 我希望别的孩子不要问那么多问题
• 我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做什么事才好
• 我喜欢很久以前的故事
• 当有些事情很难做的时候我会放弃而去尝试别的东西
• 我总是喜欢和朋友一起玩而从不一个人呆着
• 我不会去一个新的地方,除非我知道有人和我一起去
• 我常常想我为什么会做梦
• 我喜欢编笑话
• 真实生活中的故事要比编造的故事好
• 我有许多兴趣爱好
……
此外,老师还要为学生填写一个行为能力的问卷,共有12项指标,前3项是:

幽默——对滑稽、怪异或荒诞的东西具有不同寻常的敏锐感受。
动力——具有强烈的欲望去了解、去做、去感受、去创造或理解。
兴趣——有时炽热、有时独特、有时赋予激情、有时又稍纵即逝。

没想到吧,幽默竟放在了第一位!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结束了,书呆子也被社会淘汰!愿此文对华人家长,对中国的教育有所启发。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