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甭说事

年过半百,初涉博坛,岁有时年,学无止境。
正文

一个感人的故事5 致电老板

(2008-04-04 11:50:46) 下一个

致電老闆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在我知道了自己的婚姻出現了問題後﹐為了給自己找條出路﹐為了自己以及孩子的生存﹐為了讓一個單身媽媽在當時的環境中﹐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撫養自己的孩子﹐我開始不再扮演賢妻的角色﹐不再事無巨細聽從人家的指揮﹐開始“不聽話了”﹐開始想走一條自己的人生路﹐開始琢磨離開已經相當有積累了的中央部門﹐積極尋找自己喜歡的﹐同時又合適自己的工作。當時人們稱這叫做“下海” 。

1994年﹐榮幸地認識了我的老闆劉長樂﹐便開始跟隨老闆﹐從文化公司開始﹐協助拍<鄧小平>紀錄片﹐編纂<鄧小平>畫冊﹐到籌辦鳳凰﹐成立鳳凰﹐直至今天﹐十多年以來﹐無論是從北京到香港﹐還是從香港到美國﹐我一直以公司為家﹐以老闆為主心骨。可以說﹐沒有公司﹐沒有老闆﹐也就沒有我的今天。

老闆的電話撥通了﹐聽的出來﹐老闆正在開會﹐儘管我深吸了一口氣﹐儘量想穩定自己的情緒﹐但是洞察縴毫的老闆還是聽出了我的慌亂。在我話音未落﹐他馬上說﹕“我們馬上想辦法﹐你不要怕﹐別慌﹐有我們﹐有公司呢”。30分鐘後﹐老闆再打來電話﹕你能馬上到公司來嗎﹖幾個公司領導都在﹐我們商量了一下﹐有個決定﹐不論你決定在哪裡治療﹐不論你要怎麼治﹐只要你決定了﹐公司都會全力以赴﹐毫無保留地堅決支持你……” 我的眼淚嘩的一下奪眶而出。

最後的決定﹐我選擇了在香港治療﹐也許是地域問題﹐鼻咽癌被成為中國廣東癌﹐而香港是鼻咽癌的高發區﹐平均每年有1200左右個新的病患出現﹐為此香港對這個病有著長期的研究和豐富的治療經驗﹐按照醫生的話﹐香港是世界上治療鼻咽癌最具經驗的地方。同時在香港我還有姐姐和弟弟﹐他們可以在我開始治療時和恢復期間照顧我的生活。而公司則在住宿﹐車輛以及人員等方面全力配合我﹐讓我可以安心治病。

得了癌症不是好事﹐但是我相信我是癌症患者中非常幸運的一個﹐有這麼好的公司﹐這麼好的老闆﹐這麼好的朋友﹐同事﹐還有自己的親人做我的後盾﹐還有什麼可顧慮﹐可擔心﹐可怕的﹖

 

醫生的話

因為我決定在香港治療﹐所以﹐在老闆的緊急動員下﹐僅一天內﹐幾條線路同時啟動了﹐為我尋找最好的醫院和最好的醫生。老闆的一個朋友﹐在下來的幾天﹐幾乎是纏上了政府主管醫療的官員﹐為我尋找最好﹐最方便的醫院和最好的醫生。

在這位官員的推薦下﹐香港中文大學附屬的威爾士親王醫院列為首選﹐儘管他是公立醫院﹐但是他的腫瘤科卻是有名的。醫院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研究治療鼻咽癌多年﹐已經取得了許多重大研究成果﹐加上他們擁有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和掌握最先進的科技方法﹐在治療和治癒率方面更是名列前茅。

終於﹐聯絡到中文大學腫瘤科的陳教授。

在威爾士親王醫院腫瘤科﹐兩位主管醫生同時和我談治療方案。

他們對治療充滿信心的樂觀和親切的態度讓我原先相當慌恐的心情輕鬆下來。

 

醫生如是說﹕香港是鼻咽癌高發區﹐基本上每年增加1000多個新的病患﹐為此﹐香港對這個病的研究也在世界的前矛﹐近五年更發明了分子標靶以及輻射強度調控新的技術﹐將輻射和劑量利用儀器控制﹐直接針對腫瘤部位治療﹐大大縮小了對週邊組織的損害和對視覺/聽覺的損害﹐利用這個新技術結合化療﹐五年內不病發率由原來的的60%增加到88%﹐效果非常卓越。在香港﹐初期(一二期)的病人治愈率在90%以上乃至100%﹐就算是第三期﹐仍然有相當大比例的治愈率﹐而晚期(四期)病人的治愈都在50%左右﹐所以﹐你要有信心﹐但是﹐對治療期間所發生的副作用﹐也要有一個起碼的認識。

 

我非常認真地聽著醫生的話﹐我的理解﹐治愈率僅僅是醫生多年的治療經驗﹐僅僅是一個平均值﹐僅僅是一個統計指標﹐而對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無論治療如何痛苦﹐都要堅持下去。因為只有治療﹐才能延長生命﹐主觀上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生存意識﹐而只有保持積極的生存意識﹐才能戰勝癌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