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和牛

一块孺子和牛共同耕耘的处女地
个人资料
孺子和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孩子上大学后,父母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2019-09-01 10:03:25) 下一个

            女儿还有一年就大学毕业了。前几天,朋友聚会,我的一个朋友开玩笑地问她:“明年你毕业了,就要挣大钱了吧?”女儿很认真地回答:“做一个普通的建筑设计师,其实收入并不是多高,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个行业。”经过四年紧张的大学学习,经过多次专业实习,女儿还是确认她喜欢这个专业,喜欢这个领域,我觉得很欣慰。

                每个孩子,其实在大学期间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挑战,这时候,父母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回想女儿的经历,我作为母亲,有些体会,很想分享一下。

           四年前,女儿如愿地进入了心仪的大学,成了一名建筑设计系的新生。新的生活对女儿并没有太大的挑战,她独立,自律、友善,所以第一年的大学生活,女儿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玩乐上,还是交友上,似乎都顺顺当当的,我也一直很放心。

                事情出在一年多之后,因为女儿上的是co-op program,没有假期,平时我们也没有很多时间相聚。那一次女儿在实习之前回到家里,难得地有两个星期的休假。有一天,她坐在我旁边,一边默默流泪一边对我说:“我这么喜欢建筑设计,但为什么不good at it?妈妈,我心里好难受。”

                听了女儿的话,我有些吃惊。我知道她的专业难度挺大的,而且她们学校聚集了各路尖子,有压力也是正常。但是女儿的成绩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也说得过去,她又不是一个喜欢攀比的人,为什么心理压力这么大呢?

           女儿告诉我,在她们每学期必有的重头戏——设计这门课上,她觉得自己像个弱智,常常不知道怎么去想,怎么搜集信息做研究,怎么确定设计思路,所以设计过程很吃力,而最后的成品自己也不满意,总觉得肤浅而且没有新意。

           我虽然也替女儿难过,但当时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这不是仅仅几句安慰的话就能解决的,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她所面对的问题,并做一些功课。在此期间,我分析了女儿的情况,仔细看过女儿以往的设计,也看了一些她班里比较好的作品和一些高年级的作品。在我自己明确了思路之后,和女儿有了一次长谈。             

           那是在一次散步的时候,我们有了一段长长的“闲聊”——之所以强调“散步”和“闲聊”,是因为有时侯谈话的氛围和语境也很重要。

          首先我问女儿有没有转专业或学校的想法,这句话我并不是随便问的。孩子们在高中的时候选择了自己的大学志向,但也许上大学之后就不喜欢了。或者也可能发现自己根本不擅长,没有能力完成学业。所以,他们上大学之后,甚至是毕业之后想要改专业,改志向都是可以理解的。这方面其实学校早就想到了。在女儿上学之前,我们参加过一个系里的open house,主讲教授就专门在一个章节里讲到这点,他详细分析了如果在上学期间想要转专业,哪些专业可以选择,学分怎样转;如果毕业之后不喜欢做建筑设计,在哪些行业同样可以找到好的工作。不知道别的家长如何,教授的话我是仔仔细细地听进去了。

           女儿仍然喜欢她的专业,也不想躲避压力。所以对于我的问话,她没有丝毫犹豫,便回答“no”。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怎样帮助她了。首先,我和她一起分析了她的问题所在。女儿不是聪明透顶的孩子,有些“慢热”。这样的孩子的缺点是学习一些新知识时可能会显得有些慢,优点是如果真正学进去了,就很扎实。所以关于女儿的学习能力,我不担心。但是建筑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设计知识和技巧是一方面,而更大的方面是来自于设计理念,设计思想,——这就是女儿欠缺的地方。从她的设计作品看,在设计过程中,她自己的设计思路不明确,就很容易“照猫画虎”,作品必然肤浅,没有新意。她的差距就在于此。

            关于建筑设计,我和女儿谈了我的理解。一般来说,我们谈论建筑,会用“好看,不好看”来形容,其实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包含太多方面的内容。除了外观以外,功能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除此之外,历史、文化、区域环境、地形地貌、人们的生活习性及审美层次,材料、新技术,等等等等都是影响设计理念的因素,也是设计本身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好的设计者,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以外,要在很多方面都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在开始一个设计之前,如果脑子里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就很难构架出一个好的设计思路。没有一个深层次的设计思想,即使花很多时间做调研,也很难得到有用的信息,而指导教授也难帮助到你。

            我的这些话有些“外行指导内行”的意思,但也可能正是因为我是外行,能够跳出那个圈子,不纠缠细节,而想一些大的方面。总之,我的话不仅没有遭到反驳,女儿还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我们的谈话是闲散的,谈她的学习,也时而夹杂些别的闲聊,比如谈一些我年轻时的“囧事”“趣事”。所以虽然话题严肃,我们俩人的谈话氛围一直挺轻松的。

           至于怎样提高自己深层次的设计能力,我想到了几个方面,也讲给了女儿。要想增加自己的知识量,阅读当然是一个重要途径,养成一个“读闲书”的好习惯,有时候会受益一生——至少“快乐一生”,比如我,读一本好小说就高兴好一阵子。

           除了读书,观察与思考也是一个途径。一个建筑,一个群体,一个城市,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需求,而很多东西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学到的。比如问自己:这个城市的街道布局为什么是这样的?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层次人的需求和另一层次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老的建筑窗户都偏小?那种新型的材料会对建筑设计有什么影响?——这些知识都是日积月累的。

           另外我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建议:就是深入研究一些优秀的设计。不要在internet上找一大堆,光看image,图个热闹,要深入剖析设计案例,从项目招标的基本要求开始,研究设计师的设计思路,看看这个设计者是怎样做到既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又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亮点的。不要贪多,那怕只做一个、两个,但要自己搞明白,真正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我的这些话,不知道女儿听进了多少,至少我自己是受益的。因为后来我和女儿搞了一个约定,就是在她实习期间,我们找一个建筑实例,各自做一个建筑设计分析,最后每个人来一个presentation——“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而我自己的,就是按我上面的话去做的。

           小声骄傲地说一句——在最后和女儿PK的时候,妈妈完胜。女儿由衷地说:“妈妈,你的PPT很专业,非常好,比我的好很多。”我心想:“我花了多少时间,下了多大的功夫呀。”,嘴里却说:“当然了,你妈妈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妈妈,你在说些什么?”哈哈,我这句“老话儿”彻底把女儿绕进去了。

           我相信,没有我的帮助,女儿也一定会走出困境。但是作父母的,看到孩子有难处,总会想到要帮他们做些什么。如果能帮到他们一点,自己会心安。而在怎样帮助这方面,我总是同意这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有自己的人生阅历,如果能够帮助他们跳出小圈子,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想事情,一定会对他们有益的。

上面的照片“偷“自女儿的portfolio。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很感动你对女儿的投入。向你学习
孺子和牛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各位阅读,并感谢评论和喜欢。
happypuppy 回复 悄悄话 好妈妈,也是一个聪明的妈妈,向你学习
大酱风度 回复 悄悄话 赞美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