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第一个周末,去了一趟纽约,看望正在那里实习的女儿。本来计划得挺好:长周末,再请一天假,四天时间飞去飞回,既见了女儿,又能玩一玩,也不算仓促。谁知天公不作美,纽约雷雨,数航班被取消。为节约时间,只好改坐长途“灰狗”,从多伦多出发,颠簸一晚,到达纽约。结果真正玩纽约的时间不得不压缩为不足两天。
如此短暂的逗留,敢谈“纽约印象”,似乎有些大言不惭。不过即使是瞎子摸象,咱也算摸着了象,总比看着图片、对着电脑屏幕、玩着3D玩具描述大象略强一些,暂且班门弄斧地“印象”一下。
以前也游览过纽约,做一些旅游的人都做的事情,比如摸摸华尔街的金牛,感受一下时代广场的霓虹灯,瞻仰自由女神像,登帝国大厦等。这一次,自诩“半个纽约人”的女儿要我体验一下她的生活,就带我去了一些“不太纽约”或者说是更“纽约人”的地方。因为女儿住在布鲁克林,工作在曼哈顿,而我订的Airbnb也在布鲁克林,于是我便跟着女儿,乘坐地铁,往来于布鲁克林与曼哈顿。
说到坐地铁,不得不吐槽一下,纽约的地铁大约是世界上最破的地铁了。特别是那些又黑又脏的地铁站,大夏天,没有空调,又不通风,等车超过五分钟,就闷得一身汗。不过抱怨归抱怨,还多亏了这些地铁,四通八达,省时省钱省力。就这样,我和女儿地铁加徒步,逛了不少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街小巷和公园,所以我这“纽约印象”就拣几个印象深刻的公园说说。
Washington Square Park
华盛顿广场公园,我这是第一次来。但一进公园,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觉得有点像魁北克城一个靠近魁北克大学的公园。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相像之处,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都靠近大学,两个公园好像都有点青春、不羁,又文化、文艺的“范儿”。
公园内,人们三三两两地闲散着,有人遛狗,有人在喷泉中戏水,人们躺在草地上读书、聊天、吃东西,或者无所事事地闲逛。那架巨大的三角钢琴旁,聚集了不少人。演奏者娴熟地弹着,潇洒又十分投入,优美的琴声从他手指下流出。钢琴的下面并排躺着两个人,刚开始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后来才明白是在观看琴键的跳动。曲终,两个人离去,又有其他围观者跃跃欲试。
在公园的另一偶,那个敲木琴的家伙显得有些孤单,没什么人看热闹,却也极为认真地演奏着。女儿喜欢木琴声音的悦耳,我们驻足在那里听了好一会儿。第一次仔细看木琴的琴身,考究而漂亮,像件艺术品。我注意到琴是带轮子的。原来那架三角钢琴也是放置在轮子上。即使如此,我也无法想象他们是怎样把这些家伙运过来的。
在一个角落里,我们找到了女儿常提起的那位“鸟人”,他看起来像一个流浪汉,但显然,鸟儿们都深爱着他,它们无所顾忌地围绕在他的脚下,有些还栖息在他的身上、手上和头上。他随便抓住一只小鸟,捧在手上,贴在脸旁,和它窃窃私语了好半天,既像呵护他的幼子,又像在和老朋友聊天。
走着走着,迎面一个年轻人突然叫女儿的名字,还热络地和女儿聊了一阵。我好奇地问女儿何许人也,女儿说那是她的“园友”。原来那个年轻人喜欢国际象棋,而公园的一个角落有一个大的棋盘,他经常约人来下棋。而女儿,下了班不想回到布鲁克林的住处,也经常和朋友来这里闲逛,他们就成了“园友”。
女儿告诉我每个周二晚上,这里有露天电影,会聚集很多年轻人。这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看过的露天电影。可惜那天是周六,没有电影。如果看到了,我一定会说:“姐看的不是电影,是小时候的感觉!”
Bryant Park
到达Bryant之前,我们在曼哈顿的大街小巷已经走了十来公里,正好在这里歇息。
Bryant Park,地处曼哈顿midtown,毗邻纽约图书馆,一片不大的绿地,但在这闹市之中,也算是流过喧嚣街道中的一股清凉,围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一抹色彩了。
女儿说这里通常有很多活动,可以下棋、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玩游戏,还有读书室。有时候还有很多小吃在这里卖。我不需要什么活动,就是要闲逛,所以就和女儿沿着边上的花坛慢慢踱步,一边好奇地观看着其他人。
这里的人大多数应该都是当地人,有些是年轻的情侣,亲热地依偎在一起;有些是大人小孩一家子,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还有很多老年夫妻,他们大多坐在树阴下或店铺旁,喝着咖啡或饮料。也有一些是单独一人,年轻人或中年人,有的带着笔记本电脑,有的埋头玩着手机,有的无所事事,目光空洞地看着前面。他们置身与众人之中,却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想生活在这巨大的城市里,这也是贴近社会,释放自己的一种方式吧。
我们是在公园里吃的晚餐。本来想请女儿吃顿大餐,但实在不想把时间花在等餐上,便决定买些吃的来这里野餐。我曾担心Bryant这种公园在周末晚上会人满为患,女儿告诉我不用担心,她说这就是纽约公园的好处:从来都很热闹,不冷清,但也总是有位置,能找到自己的空间。
我和女儿说着、笑着、吃着、聊着,不知不觉夕阳就西斜了,看着远处的高楼仍就沐浴在夕阳之中,自己的周围却一点一点地暗淡下来,别有一番风景。
Williamsburg Domino Park
Domino Park是布鲁克林靠近East River的一个公园,这个公园是女儿“发现”的。她说有一天坐地铁通过Williamsburg大桥,她突然发现河岸边有一片很“interesting”的地方——一块一块长方形绿地整齐有序地沿着河边排列,还有一些高高低低、奇奇怪怪的形状耸立在旁边,看起来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于是她就和伙伴们在网上查找,最后发现那就是新建的,并即将开放的Williamsburg Domino Park。女儿和朋友们去参加了开园庆典,并喜欢上了这个公园。
我们去的时候是晚上。女儿说这个公园在水边,可是下车之后我只看到狭窄的街道和废弃的黑乎乎的厂房,哪有什么公园?哪有什么East River?她告诉我别急,带着我拐向一条不甚宽敞的通道。绕过那些阻挡视线的厂房,便觉得豁然开朗,East River在眼前,而曼哈顿隔岸相望。
公园的主题是“industry(工业)”,是利用一个旧的糖厂原址建的。废弃的厂房恰到好处地阻断了市区的喧嚣,有一个“别有洞天”的效果。而女儿曾看到的那些奇怪的形状,就是那些显示industry的雕塑。
沿着河边是一条宽阔的步行道,然后是草坪、绿地,间或有一些活动场地,孩子们在音乐喷泉中戏水,年轻人坐在露天酒吧里小酌,各式各样的木椅随处可见,供散步的人们歇息。闷热的夏季夜晚,踱步在这样的路上,享受着河面习习吹来的微风,不胜惬意。
凭栏而望,夜晚的Williamsburg大桥,全无白天的喧嚣和尖利,显得妩媚而柔和;而河对岸的曼哈顿,虽灯光闪烁,却像一位洗尽铅华的少女,安静地落座在那里。
Brooklyn Bridge and Brooklyn Bridge Park
作为我的私人导游,女儿有一个长长的单子——list to do,而徒步走过布鲁克林大桥,大概是那些“必须完成”的项目之一。
周日早晨,我们在咖啡馆悠闲地用过早餐之后,按照女儿计划的路线走进鲁克林大桥。
这是从街道上看到的大桥的一部分,很多人在这里拍照,大概是因为从古老的建筑之缝隙看到大桥,有着不同的感觉吧。
经过大桥的桥头,有一个跳蚤市场,人来人往,很热闹。可能在国内见多了自由市场,倒没觉得跳蚤市场多有意思,不过在食品摊的地方,我居然看到一个卖煎饼果子的,而且那熟练的摊煎饼的人居然是一个黑人小伙儿,摊子上还打着一个上海连锁店的招牌,女儿说上海的确有很多这个连锁店。要不是早餐吃得太饱,一定要买一个尝尝。
转过桥头,就是河滨公园了。女儿告诉我,布鲁克林大桥和曼哈顿大桥距离很近,所以在这里能看到曼哈顿大桥的全貌。接着,她又非常生气地补充:“Manhattan Bridge本来很好看,但是他们在对岸建了一个特别难看的建筑,ruin everything (破坏了一切)”。
走近河边,曼哈顿大桥果然尽收眼底,拍照的时候,恰巧有数十只独木舟划过水面,远远望去,像一群彩色的鱼游过。那中间的突起物就是女儿说的“特别难看“的高楼。我觉得“难看”倒也说不上,但建造在那个地方,的确破坏了大桥的整体观感,怪不得学建筑的女儿对此耿耿于怀。
终于踏上了通往曼哈顿的布鲁克林大桥,正值周日,大桥上的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不时地,步行的人们就要霸占自行车专用道,引得那些骑车人不耐烦地不断摁车铃,提醒人们他们的权利。
那天气候闷热,走在桥上,没有感觉到一丝凉风,天空也似乎蒙上一层水汽。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我们这些汗流浃背的游者心情。脚下的这座桥具有130多年的历史,笨重的钢筋水泥桥墩,裸露的型钢结构,纵横交错的铁索,这一切给人的感觉不是破落和废旧,而是踏实、厚重。
隔河相望,左边是耸立在岸边的楼群,右边是曼哈顿大桥的风光。回首,依稀可见布鲁克林城中的那些红砖旧楼,它们仿佛从来就在那里,陪伴着这座桥,并见证着每天从桥上穿流而过的人们。
High Line Park
High Line Park是一个新的城市公园,始建于2006年,2009年第一期完工开放,今年刚刚完成10大道30街的扩建。但同时,High Line又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它构建在废弃的纽约铁路线上。一两年前,我曾感兴趣于这个公园,在网上查过一些资料,了解一些它的设计和建造细节。
纽约的这段铁路建造于1847年,在曼哈顿繁华的地段它是高架于街道之上的,还有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在旁边。时至今日,这段铁路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如何处置历史的残骸?让它继续陈尸于繁荣的街道和楼群之中吗?毁灭还是重生,一道经典的问题摆在纽约市政府的办公桌上。当然,当时有众多的方案可供选择,而由园林建筑师James Corner和他的公司提出的设计理念独具匠心。James Corner要利用废弃的高架及上面的铁轨建造一个步行长街。这个方案在当时是极具争议的,幸运的是它战胜了其他竞标者,使得纽约人得以享受这个独特的公园。
因为是建筑在铁路上,公园是一条狭隘的人行步道。说狭窄是相对而言,其实走在上面很舒适。两公里多的步道,园林设计独特而完美,非常注重细节。整体一气呵成,每一段却都有变化。有的地方像普通的城市花园,而有些地方却有意将铁轨裸露于地面,中间夹杂着看似荒芜的野草。还有一段,步道建在铁轨之上,通过铁网,人们可以看到躺在脚下的一百多年前的历史痕迹。像其他纽约的公园一样,步道旁边长椅、台阶随处可见,休闲的人们可以随意坐卧休息。
High Line的更独到之处是源于它的地理、地形,它横穿了曼哈顿西南部沿河的16街到30街。走在上面,旁边的建筑似乎伸手可以触及;附身望去,车水马龙从脚下穿流而过。而从那些专门设计的遥望台,能够望到14街公园的码头,和Hudson River。置身于繁忙、喧嚣之中,却享受着野草、绿地、荒芜和休闲。
走在High Line上,我不禁又犯了胡思乱想的老毛病,我想到了梁思成老先生。他老人家呕心沥血为北京提出建设设想,曾苦苦地希望能保留住老北京城。在规划中,他提出了类似的想法——在北京城墙上建公园,既不破坏古迹,又供市民休闲享乐。
设想一下:散步于古城墙花园之中,观看城内,是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眺望城外,是绿树丛中的现代化首都。将古老与现代,历史与生活一览于眼底。如果梁老先生的愿望能够实现,那么古城北京的魅力岂是区区High Line可比的。
可惜时光没有办法能够倒流,成为历史的现实,除了无奈的接受,别无他法。
又扯远了,还是回到纽约吧。这一次短暂的旅游,让纽约这座城市在我心里鲜活和立体了许多。想到建筑,不再只是想起那些高耸的玻璃幕墙,还欣赏了很多带着台阶和铁质楼梯的红砖楼房——看起来有些破旧,却别具一格。说到纽约人,不再觉得个个都是华尔街金领和商界精英。那些街头的演艺家、公园里闲逛的市民,地铁里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人们,大概更“纽约人”。想到纽约,不再是“那个城市”,而是“这个地方”。
我们常说谁谁像邻家女孩,就是说感觉很亲切,很贴近,很舒服。而纽约的这几个公园,给我感觉就是“很邻家”。进到里面,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能让你置身之中的本土气息,不奢华、不做作,接地气,把你不由自主地融了进去。
女儿则和我说:原来想象的纽约,就是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以为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精英富豪。住在这里才知道,纽约其实是很实在的,各式各样的人,都能找到fit(适合)他们的地方。不过有一点——人太多了。
至于纽约的地铁,三十年前就很破了,有些站进去如同进厕所,那味道到今天一听到纽约地铁就不想再踏足纽约了。
后来凡到一个国家旅游,都改自驾,海阔天空,再也不做地老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