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是认识的,熟悉的,却是不了解的。
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人们的交往仅限于表面。同事,邻居,亲戚,除了见面聊几句,谁成天谈思想?
有了微信就不同了,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你转一个小小的帖子,立刻可判断出你所具有的品味层次,教育程度,兴趣倾向,内心活动,甚至年龄阶段。
一个朋友曾经说过,他在朋友圈转发的反对中共集权的文帖,几乎得罪了他在国内的所有老同学。一般情况下,看了不高兴的人,不吭声就算了。了不起悄悄删掉,今后各走各路,老死不相往来。
偏偏有一位北京的作曲家,看不惯他的言论观点,定要撸起袖子和他干架。其实两人都是好人,只是认知态度不同,就差点抡了空中拳头。
我这位朋友,有极高的见识,极深的思想。他分析作曲家为什么这么激愤,不能忍耐,是因为在中国干艺术这行当的,基本都是既得利益获得者。
让人抛弃自己的财路,去和给自己金碗银饽的阶层作对,那无异于拔着头发离开地球一样难。在海外的人,有时候说得慷慨激昂,但是设身处地为高压监管下的人想一想,也就不能要求那些人清醒明白。也或许那些人并不是不清醒不明白,但又能怎样?揭竿而起不成?人人都做刘晓波?做了刘晓波又如何?救得了谁?
人活只有一次。都是人,凡人。怨不得人家只顾捞钱,不顾国家民族大义。这个民族,是一两个人救不了的。神都救不了。
这就是说,假如他们不互加微信,像之前许多年一样,遥遥地相望,偶尔地来往,过年过节打个越洋电话,或者回国见上一面,吃个饭喝顿酒,绝对不会闹成今天这种模样。
这其实也是我的体会。七八年之前一次回国,小学同学纷纷加了微信。后来他们又成立了群组,好在都还明智,没怎么在群里说三道四。平时那群就如死水一般平静,只有大的节日才有人出来放个新华社通稿一样的大众帖,没任何意思。
只有一位女同鞋,前些天盛行甩锅,病毒根源嫁祸于美国的那阵子,她傻傻地发了一通言论。看起来也是不懂,那认知水平比不上当今小学生。实在看不下去,这姐姐是我今生遇到的唯一一位与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基于无比的怜悯同情,同时也掺杂着遗憾和愤怒,我对她实施了人道主义的启蒙活动。回到小学吧!现在我不再是她的同学,而是她启蒙的教师。
给她上了一通课之后,倍感无力。浪费我这么多时间,花费我那么多口舌,有什么收益吗?她醒了几分?懂了几分?还不是只知道炫耀她家的帅儿子,官老公,只会得意于她的特殊地位,优越阶层!所有的表现,都是世俗。她们满足的,骄傲的,喜爱的,全都是世俗生活里的元素,与精神无关。
那之后,我就觉得,要是没有微信多好啊。要是跟这些发小们,老同学老熟人们,根本就不再重新联系,大家像从前一样,各过各的,远远观望,深深挂念,那遥远的美好时光,依然保存在纯洁的记忆里,该是多好!
现在可好,微信打乱了一切。一看朋友圈,你的精神领域暴露无遗。尤其是人在美国,观点看法大相径庭。立刻人家就站你对立面了。
去年贸易战刚开打,有个高中同学问我怎么看川普。我说,没法和你说。你想听的,肯定是央视灌输给你的。我说的,是你从没听过的。信息不对等,立场不对等,高度不对等。所以最好别说。除非你做好完全的思想准备,就是先把你头脑里的一切全都放下,归零,来听我给你传递信息。
那怎么可能?她是多年浸淫在央视人报环境中的人,我一张口,定会吓到她。肯定会说我“怎么这么反动”?像我婆婆。所以最好免谈。
别说活在国内的人了,就是活在美国三十多年的读书人,头脑里根深蒂固文革思维专制思想的,还不是大有人在?身体是在自由民主的美国,思想仍留在封建统治的国内。要是不幸不小心和这样的熟人互加了微信,那就等着吧!今日不崩,还有明日,明日不崩,还有后日。终有一日,分崩离析!
如此想来,有两个人是聪明的。一个是我最要好的初中闺蜜。前年大家千辛万苦找到失散的她,立刻甩来一个电话,微信上成了好友。小时候的伙伴啊!多少成长中的甜美快乐,多少小女生怀揣的秘密。回忆起来都是清纯好滋味。
起初她在我圈里点赞互动,两人有时间也视频聊天。很快,她就发现了我的变化。其实不是变化,而是她认为我有了变化。所谓变化,就是她不能接受的我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实际上,是两个小女孩在成长的路上,走了两岔,也是从前根本没机会暴露彼此的深藏的思想。价值观的不同,在微信上,使得本该亲密的好友,彼此冷漠。
她自觉躲避开我的转贴和分享,就如同没加微信时一样。我觉得我特别感激她,聪明的她,用她渐隐的方式,保持住原来的距离,保持住那曾经美好的记忆。
当然,这仅仅是在我一方。在她,也许我早已面目狰狞可怖了。那没关系,Who cares?
还有一位发小,也是失联多年。就在前不久,媒体上大肆渲染美国疫情死亡巨大,她才通过别的同学要来我的微信,表示关切和同情。
只说了一次话,她就哑言。就是看了我朋友圈里的表达,立刻回到失联状态。
很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是刻意去要。如果共鸣,那就是精神层面一致的朋友,那有多好!但是,对朋友,对熟人,这个境界似乎可遇而不可求。她懂得销声匿迹,就是对我的尊重,就是对友情的尊重,就是聪明。
一般人是不会跳起来的,一般人都会沉默。但是沉默不表示平静,不表示信服,不表示认同。沉默里有许多情绪酝酿,有看不见的龙卷风。如果离得远,生活里没有交集,风暴便会逐渐平息,逐渐淡化至于无。但是万一都在美国,都在一地,万一日常生活里还有些交集,那就麻烦。
就像一个燃烧瓶,遇到合适的温度,气候,环境,那沉默里的不满,就爆发了。
前天那瓶子炸了一个头,好在我手握消防栓,行动快速,三下五除二,火灭了。但是扔炸弹的人,暴露出真像。
这又让我想起前几年本地大群里遇到的老朋友,我挺高兴地见到久别的她,主动送去微信片。但对方并不热情。很快我知趣删除,回到平静,相安无事。因为人各有想法,特别是她经历了母亲猝死的悲剧,心情肯定悲伤。见到昔日的旧识,难免联想和母亲相关的事情。眼不见心不烦,退回到个人的内心,不让多余的人走进你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举动。
自那,我就再也不主动加人微信。
这一次的小跟头,就更是一个现实的教训。如果不加该死的微信,大家今天应该还是友善的邻邦吧?
看法不同,价值观不同很正常,保持距离,求同存异么,也没有什么损失。价值观相同,就得到了一位知己。
回复 '花盈衣' 的评论 : 你怎么还在啊,不是退休了吗?瞧这敬业精神,不过说说微信,也能惊动你大甲,为喉舌事业鞠躬尽瘁,精神可嘉啊!
……
抬举我了不是?本人属于那种没有远大目标的混日子的平民,多少年前决定留在国外就是因为生活能得好些,钱多些。看来你不是,你留在这里因为要改变一个民族,有抱负。
"不要随意暴露自己政治观点,改掉从小留下的高谈阔论的坏习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管不到的屁事不要瞎操心。
如果两人连政治都谈不得,这样的友情要它作甚?
记得曾经哪位名人说过:人们要学会享受孤独,我们不能要求所有朋友与我们持有同样观点,适当保持沉默以维持友谊或许是合适的选择。
。。。。。。。
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连接在一起的,二战时期,被绑在纳粹战车上的德国,日本人民,最后遭受多大的苦难?现在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处境,比当时的德国,日本还不如,起码德国和日本,对本国老百姓没那么残暴,经济没这么惨。
这些在网上忽悠打仗的爱国愤青,真的能牺牲自己,为国捐躯吗?在国内鼓动义和团,满世界树敌,这是要让中华民族跳崖的前奏。
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你总是能说到点子上。+100
微信/移动支付/键康码 - 人的思想/財政消费/身体状况,慎用之。。。
想念从前清静的日子。。。
很赞同你两句话:
1. "生活在当下,每个人多少都有点病,正常。"
2."弄不到一起主要都是想让对方认可自己,出发点就错了。彼此彼此。"
=======================================================================
晓青2020-06-01 05:06:34
生活在当下,每个人多少都有点病,正常。看不惯的就当是病人,实在看不下眼去就远离,这很容易吧,离得十万八千里呢,又不会来敲你家门。
弄不到一起主要都是想让对方认可自己,出发点就错了。彼此彼此。
美丽多讲故事吧,你的故事讲的特好!
话说回来,要讲制度,也不是美国所有的就一定比中国的好。其实这个世界本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
老姐 发表评论于 2020-06-01 04:18:46
渐行渐远,是用来形容博主描述的现象的一个很好的词。
我有一些还算成功的经验与博主分享:一个大学同学群,里面基本聊天,转信息,谈新冠动向,风花雪月,喝酒吃肉。其间加入了一位当年助教级的,因政治观点表达得过于勤奋被阻击的气走了。一个发小大院群,好不容易建立了,前阵子吵得不可开交,左中右海內外,但大家都喜欢群主,所以没散。吵完架了该干嘛干嘛。一个中学群,群主是个坏蛋,吵完了直接退群。里面一个跟我吵的最凶的女同学,私下继续来吵,非得要证明中国制度比美国的好。至今,我们似乎还是朋友。一个原来从文学城里结义金兰的反家暴群大家三观一致。
总结一下,有些东西还是蛮牢靠的。
:)
我和王妃一样,微信用得很少。也不太愿意加人,主要是用来和亲戚朋友互动。对于看不懂,听不惯的用冷暴力,不理,哈哈哈。
梦,有有问题请教。
同意, 渐行渐远渐无书。 。。
其实我真的挺怀念那些没有微信的日子, 没有社交媒体的日子。
不用考虑用哪一款滤镜发我的照片哈哈:):)不用羡慕谁谁谁又去旅游了而我没有去。 。 。
美丽的文章总是能让我会心一笑, 新周快乐!
我是被微信绑架的受害者,想离开可是又离不开,矛盾中。
弄不到一起主要都是想让对方认可自己,出发点就错了。彼此彼此。
美丽多讲故事吧,你的故事讲的特好!
我有一些还算成功的经验与博主分享:一个大学同学群,里面基本聊天,转信息,谈新冠动向,风花雪月,喝酒吃肉。其间加入了一位当年助教级的,因政治观点表达得过于勤奋被阻击的气走了。一个发小大院群,好不容易建立了,前阵子吵得不可开交,左中右海內外,但大家都喜欢群主,所以没散。吵完架了该干嘛干嘛。一个中学群,群主是个坏蛋,吵完了直接退群。里面一个跟我吵的最凶的女同学,私下继续来吵,非得要证明中国制度比美国的好。至今,我们似乎还是朋友。一个原来从文学城里结义金兰的反家暴群大家三观一致。
总结一下,有些东西还是蛮牢靠的。
我是凡人,当年留在国外是觉得国外富裕些,难道博主不是吗?博主是为了伸张正义留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