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坐邮轮度假,很快就爱上这种免操心式的出游方式。四个年头里,竟然坐了六次,尝试了四家不同的邮轮公司,游走了十几个地区国家。
要说邮轮的好处,享受是全方位的,吃喝玩乐综合一体。更令家里领导心仪的,就是可以让身体彻底放松,不必规划行程,不必焦虑吃住。对我们平时靠体力换取工作报酬的人来说,悠哉游哉的海飘,就显得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几年下来,感受丰满,收获颇多。光是旅程中遇到的中国人,都可以铺成一篇博文了。来吧,让我展开回忆细数一下。
如果不算船上干活儿的中国年轻人的话,那我遇到的大致可以分三类。
一是像我们这样的居住美国的老中。这类人和我们最有得话说,最投机,最结缘。背景一致,文化一致,经历相仿,没有隔阂。常常是餐厅里甲板上,见面就自来熟,打个招呼就认识了。其中的多数人都随和友善,端着架子躲着走的也有,很少。
二是台湾早年来美的老一辈。这些人的特点是非常有教养,礼貌上比大陆同年龄段的人好很多,待人谦和有礼。和她们打交道令人愉悦。他们多半也受过高等教育,早大陆三十年来美国打拼。如今明显垂垂老矣了。几乎每条船上都有参加reunion的台湾人。
三是中国国内来的人。这部分人仍是少数,占很少比例。往往还是因到美国探亲,而跟随美国亲友一起出游的。
具体到我个人的经历,遇到的人也大致可以分三类。
1.路遇点头之交
2.片段交往
3.固定住的友谊
最早坐邮轮,选的是四天短途。当时一是没有长假,一是没有经验。短途船上的人往往表现浮躁,几天时间也不够深入交往。一般都是在吃饭的地儿最容易撞脸。那天到达拿骚,早餐排队。我在等omelet,忽然一位大姐说国语的,往前走了两步,快速对我说,你帮我要一个好吗?哦,当然。没问题。才意识到她不会讲英文。回头她告诉我是上海人,住加拿大。没来得及聊哪个城市。
后来又碰到一位加拿大来的高先生。他带太太母亲和儿子出门度假,在几个景点都恰巧同行。他是香港移民,斯文和蔼,姓高却不高。可惜那时没有微信,记得他好像是和我先生交换了电话号码。但也没再联系。
也是皇家加勒比号那船,有个姑娘从田纳西州孟菲斯带妈妈来开洋荤。她三十多岁的样子,单身,在一家医院做会计。说妈妈一直在纽约帮姐姐带小孩,十分辛苦。趁国庆节带妈妈出来喘口气。她的妈妈是一位非常朴实,连国语都将不顺的广东农家妇女。给我看她的一双手,真正粗糙的劳动的手。很欣慰她有贴心的女儿。
坐嘉年华号去墨西哥的那趟,遇见几位广东籍的乘客。其中一位年轻女子是真正从广州市来的,她是跟随家族里的叔叔伯伯一起。看他们每次都在自助餐厅吃饭,告诉她可以去楼下正餐厅,他们竟然不知道还有可以点餐的地方。但是后来这几位还是不去正餐厅,估计是英文不够,不懂得怎么点。
同样的情形在坐公主号去阿拉斯加的时候,也碰到过一次。走廊里看见华人女子讲粤语,就上前聊几句。她叫杰妮,夫妻俩从三藩市来,房间就在隔壁。到了吃饭时间,他们从来上顶楼。后来告诉她,晚餐去达芬奇餐厅比较好。看她面露难色,就自告奋勇带她们一起去。我们四人一桌,由我家领导负责点餐。但也就一两餐而已,后来就推脱了。可以是感觉拘谨,看她先生似乎有自卑感。这位杰妮其实是很沉稳大气的一个女子,后来有个机会被摄影师捉住给我俩合影。看到照片,我并没有要的意思。杰妮过后告诉我,她拿了。有点儿感动她还蛮在乎萍水相逢的友情。可惜,在下船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几下,没张口要她的微信。
去年八月去阿拉斯加,行程是十天。船上日子长了许多,接触人的机会自然也多了许多。有个奶奶级别的老阿姨,她总在餐厅看电脑。有次找桌子吃饭,刚巧前后,仰着身子聊了几句,一聊不要紧,原来是老乡!老阿姨和老伴儿来美国探望硅谷的儿子,在济南媒体工作的闺女,也来旅游。于是代替忙碌的弟弟,陪爸妈坐船出游。老阿姨跛着一条腿,丝毫不妨碍她行走的速度。一看那风风火火的样子,就知道年轻时肯定是个事业能手。果不其然,她退休前是交通学校的教务管理。强势的女人啊!七十多岁的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敏锐。与我交谈,捕捉信息极其准确。当她写下通讯方式以后,我告诉她一个细节,老阿姨刚刚还拍着胸脯请我上门访问的眼神,忽地黯淡下来。
她的女儿倒是一位漂亮文雅的中年女性,几次看到她静静地躺在长椅上看书,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在朱诺正好下雨,排队上车的人很多有点儿拥挤,她在队伍中招呼我,把伞举给我。因为我是和先生两人,就没接受她的好意。想来有几分遗憾,本来在遥远天边巧遇故乡人,似是应该谱出一段好听的歌!
这条船的故事可多了!说着说着说了这么多,还没到达正题呢!
那天sea day,甲板上闲逛拍照,只见一儒雅男子正为美丽的太太充当摄影师。男子温文尔雅,太太娴静端庄。心里猜想一定是台湾人。几次照面之后,彼此颔首致意。终于又一次碰面,打破沉默,互相寒暄,原来是加州来客。先生是伯克利高知,太太也不懒,某科技领域技术大拿!哇,历害!再一聊,俩人都七七级金牌学子。仰慕万分。一见如故!
我家领导私下说,我喜欢他。我私下对领导说,我喜欢她!这一对夫妇,男的女的都很好,非常好!友谊的路程由此展开。等邮轮停泊在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四人俨然多年老友!
由此我深有感慨,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和你一样的人,在世界不知道的什么地方,等着你去遇见。更有感慨,旅行是什么?旅行就是见识世界的过程,是发现拥有共同灵魂的人的过程。
接下来,猜怎样?对了,就是我说的,固定的友情!今年十月的欧洲之行,我们四人携手同行。哦,不,是六人。另一个惊喜,就是他们又带来一对夫妻,二十天行程下来,我们三对六人结成新的旅行联盟。生活就是这么奇妙又这么美好!
这次的欧洲之旅,碰到一个奇葩老太婆。某日晚餐,我和先生落座临海的窗口,未几,邻座被侍应生引来一对母子。儿子白净清瘦,四十左右,母亲矮小干瘦,七十上下,但打扮不俗。他们点餐时候,询问一种菜式的内容,侍应生一时不知如何解释。刚巧我点的就是那道菜,于是热心指给她看。老女人看了一眼,做了决定。但并没有表示谢意,当时我也不以为然。吃最重要。礼仪可忽略。
巧合的是,随后的几餐都是或远或近和他们母子在同一餐厅就餐。又一次邻桌而坐,我这个爱说话的人,就自然而然和她们打招呼,结果碰到扑克脸!我本来是想,大家都是来度假寻开心的,在船上哪有板着面孔给人难看的人呢?何况我还主动帮助她。然而,然而,老女人毫不留情,用纯正的英文回答我,我不是中国人!我是美国人。嗯,她是把我看成大陆来的中国人了。我确实是。我又确实不是。
听她英文的发音,看她衣着的样式,知道她不是同年龄陆地上的一般女人,应是早些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上海逃出来的资本家?maybe。
但也犯不上对我如此无礼呀?那边先生嫌我多事儿,人家不爱搭理你,你还说什么啊!Ok, ok,我还不愿搭理她呢!
往后的一些天,还是在各种场合经意不经意地看见她,看见他沉默寡言的儿子,看见人群里跋涉穿行的东方老女人。一股孤傲气息,让人又同情又鄙视。
邮轮上,我遇见的中国人,还能写出许多。
到此吧!
值此平安之夜,谨向城里的朋友们,向辛勤工作的城管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祝愿大家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愿神的恩赐伴随每一位!
【特别感谢:文学城知名邮轮专家老朽先生】
每次邮轮出行策划,领导都去老朽先生家取经,获益匪浅。特此致谢!
有爱说话的,也有不爱说话的,只要在合理不至于冒犯别人的范围内,是每个人的权利,没有好坏对错。
同胞因为习惯,传统,文化背景,语言等原因,可能有些觉得自助餐轻松简单,选择多,而不太愿意去比较正式西式的正餐厅,这只是一种个人的preference, 我认为没有高低,上下,土洋,贵贱之分。你明显流露出对不去点菜餐厅同胞的蔑视,和帮了他们去一次那里,包点菜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老实说,这个心态和那个扑克脸老太直接用“我不是中国人”拒绝你,也没有本质不同,只是程度差别而已。
既然坐游轮是轻松愉快之事,那就带着一个完全轻松愉快的心态去;既然你觉得讲中文的亲切,那就把这批人中普遍存在,也不妨碍其它任何人的习惯(如吃自助,不去点餐)从心中认可接受它为一种正常的生活习惯,不是你找优越感的一个话题;不要既想着玩,还要judge甚至小小地埋汰别人。
碰上几个老外女, 一脸的对华人不爽, 一听到中国人说话声音响了点, 马上做出一副嘴脸,我立马也拉下脸“don't make face”!
差点说“can you dare to do so in front of XXXX"? 因为后面几个XXXX嗓门更大。
本来在船上的人多, 声音就会大些,几个人说高兴了, 嗓门当然会更大, 无论老中老外都一样的。
坐游轮一要注意别多吃, 更觉得下船回家人咋地变懒了呀!!
九月份时坐过去Alsda的邮轮,见证过某些同胞林林总总的表演。。。
最过份的是在自助餐厅不带耳机看视频。群体不顾司机兼导游的多次劝说,仍在高速公路中间摆拍,最终在台湾同胞的大声喝斥下作罢。其实大多数同胞是不错的,可惜被迅速淹没。。。
同时见证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包容大度,可能是见怪不怪了吧。。。
你的这句话不知道是啥意思,八成是你乱猜,人家眼神黯淡下来也许不是你想的那个原因,可能不是因为那个‘细节’,而是因为你‘告诉’她,这个行为本身。
我这么说也是乱猜
正常。
你每次受到的歧视,都是同胞占过的便宜。
---------------------------
赞!
你每次受到的歧视,都是同胞占过的便宜。
~~~~~~~~~~~~~~
起肥宝贝 发表评论于 2019-12-26 07:16:39
大陆来的,对这些老女人移民不屑一顾
圣诞节快乐!
不过交流就是博弈,对方爱说就聊聊,不爱说,就擦肩而过。
不过出外旅游,当然想聊聊天。平时上班,还真没时间聊天,资本家不给员工聊天的时间。
交友靠缘份,与个人经历/此情/此境有关,没必要过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