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在大教堂洗礼过疲惫不堪的灵魂,该慰劳一下长途跋涉的肉体了。
到约克,自然不能忘了号称英国最佳下午茶的Bettys。
这家茶室成立于1919年,100多年了。
不过是一家甜品店,而已,怎么就能开一百多年?
说起这个,我又忍不住吐槽起中国了。
中国自称茶祖宗,但是在茶文化上逊的一塌糊涂,真是有够丢人。关起门来自吹自擂,忽悠国人那是一套一套的,真拉出来遛遛,那就不能说是一无是处,基本上也是全无是处。
茶文化上比不过日本,全世界说起茶文化,都知道日本茶道,中国茶道在哪里?
有花在孔子学院身上的那些钱,学日本人,花在推广茶道上,总会听个响吧?
全世界都在吃日本抹茶冰淇淋,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喜欢吃。
那么中国茶在世界上有没有位置呢?有没有品牌呢?
当然是没有啦,中国的茶饮料只有中国人自己喜欢喝。
生意上比不过英国,全中国卖茶的加起来,都卖不过立顿一家公司。
当然,你说中国茶不好,首先对于自认茶道专家的我来说就不可能接受。
比起中国茶的好,英式红茶,那简直是暴殄天物,跟茶的妙处只能说是毫不相干。
问题是,几百年了,他们对中国茶的妙处连门儿都没入,这是他们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
日本更不用说,只有绿茶,而且没有一种好喝的。
但是,我的看法没有用。。。
只能说我们比人家懂茶,人家比我们懂文化,比我们懂生意。
再多说,那就太复杂,按下不表。
那么,我那么瞧不上英式下午茶,为什么还苦巴巴大老远跑来,还在雨中排队苦等一小时,来尝尝呢?
这就要承认人家的长处了:好吃啊!甜啊!
正常人谁能拒绝甜食的诱惑啊?
对我们的茶来说,当然甜是大敌。
但是,对于我们的嘴来说,甜是无敌的存在啊。
有些东西你不服不行。
人家一家甜品店,历经一战二战,依然屹立不倒,受到全世界欢迎,只是说人家不好喝,能说的明白吗?
中国能不能有一家甜品店,开上一百年,还能生意兴隆?
以前的早就历史的波澜壮阔里烟消云散,君不见那些老字号,还有一个像回事儿吗?
以后,谁敢说我们会有百年的品牌?
一百年都折腾不倒你,你是瞧不起咱中国人呢还是瞧不起咱中国人呢?
百年品牌的背后,有多少难以言说的东西,在默默发挥作用?
据说日本有一万多家百年以上的公司。
据说,还有几家千年以上的公司。
我们自称有几千年的历史,吹吹牛自以为是可以,面对现实世界,不汗颜吗?
那些看得见的权力之手,怎么样才能做到不扰民呢?
更有意思的是,这家英国名列前茅的下午茶,居然不是英国人,而是一个瑞典面包师创立的。
当然,牢骚归牢骚,让我自己动脑子,我也想不出来,用什么办法,能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让大家都接受到日本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的程度。
我还是老老实实喝英国下午茶吧。
来之前,我确实没想到,有那么多人会在雨中老老实实的排队。
若说这些都是为了吃一口甜点,肯定不可能,只能说是文化的影响力和时尚的影响力了。
而且,各种肤色都有,各种发色都有。
中国茶能让这些人在雨中排队等着吗?
连我这个自诩为中国茶专家的人都在排队,还淋着雨。
中国茶可没有这个魅力。
这乌央乌央的人。
玻璃橱窗上,反射出街上的人影婆娑。
屋里屋外交相叠加。
很有些庞德的味道。
只是,照片里显不出雨中那种潮湿阴翳的感觉。
这个菜单的风格我是喜欢的。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懂艺术的。
不知道这套银餐具造价几何。
国内烧水的银壶流行很多年了,被一众装X喝茶人士追捧,说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我每次都是笑笑,懒得去说,除非是合适的场合。
当然,只要开牙,得罪人就是免不了的。
唉,鲁迅毕竟是先知啊,说的清清楚楚,不管什么场合,只要说真话,都会讨人嫌的。
闷声大发财,才是国人的挚爱。
这色泽,看着就诱人。
只吃甜食当然不够健康,绿色蔬菜是少不了的。
总结一下。
味道虽然谈不上惊艳,但是绝对够的上不错,反正对我来说,没有哪一道让我觉得不行。
但是让我评价个“太好吃了”,那也没有。
环境嘛,本来是不错,但是,但是,人实在是太多了。
不管什么环境,人一多一拥挤嘈杂,立刻就不行了。
好在这是英国,虽然人多杂乱,服务也有些捉襟见肘,基本水准还能保证。
尤其是服务员小姑娘那种出自天然的天真烂漫,国内还是非常难得。
如果是中国饭店这么多人,那种酸爽,你懂的。
但是,国内的好处是有包间啊。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不可不去,不可再去的地方。
旅游嘛,都到人家家门口儿了,不尝尝鲜过意不去。
评价太高,那就言过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