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瞎折腾了半天,终于到了一个正经地方。
这次,其实GPS依然指的不太对,但是比较接近了。
于是,我先找了停车场停好车,然后再步行寻找。
如果对清水混凝土建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这里看看。
不过要注意的是,很多资料上写的名字是,“台中救恩堂”,我用这个名字搜被指错了地址,正确的名字搜“救恩之光教会”。
很多佛教徒对不同于传统寺庙的建筑形式,都表示接受不了,还有的甚至态度激烈。
还有很多佛教徒对和尚尼姑一些不同于传统传教方式的做法态度激烈。
其实大可不必,宽容开放,兼容并蓄,才是生路,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只能是死路一条。
西方有很多现代教堂建筑,古典有古典的美,现代有现代的魅力,相得益彰,并不矛盾。
当然我没想到台湾有如此现代的教堂,而且设计的相当精彩。
大门口很小,只能容一个人进出,我开始怀疑自己走错了门儿,周围观察了一下,才确定没错。
当我看到了标注的名字的牌子和建筑物上方的名字时,就确定了这是正主儿。
但是,大门儿是关着的。
不知道怎么进去,也不敢贸然按门铃,毕竟我是来旅游,不是来参加活动。
没多久,就有人来,按了门铃儿,然后就有人给他开了门儿。
我就尾随而入。
门卫带着一点儿问询的目光看着我,大概是因为眼生。
我赶紧请示,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可以参观。
他大概见怪不怪,就表示参观需要预约,我只能回答抱歉,我不知道这个规矩,他就拿来表格让我登记一下,然后叮嘱我,楼上办公区域不要进入,其他地方,自己去看就可以了。
我又问了可以拍照片,就没有人管我了。
来之前,我是完全没想到,台湾的本土设计师,对现代建筑材料的运用,水平已经这么高,也没有想到,他们对光与影的把控,艺术水准已经这么厉害。
很多年没注意国内建筑师的作品,不知道现在水平怎么样了。
参观完了以后,正准备离开,奔赴下一个目标。
走到门口之时,遇到了一位中年男士,看到了我,与我攀谈起来。
还没聊几句,就问我渴不渴,要不要喝水,要旁边的工作人员拿瓶水给我,这个使我有些受宠若惊了,无功不受禄,我是来旅游的,不但对人家没有贡献,而且多有打扰,在尽量不麻烦人家的基础上,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赶紧溜才是正解,怎么还好意思占人家便宜。
听了我的推辞,他还是一副典型的教徒式的微笑,不能说是如沐春风吧,也是和煦温暖,还是拿了瓶水给我。但是完全没有放我走的意思,继续与我聊。
原来他就是这里的主事,在大陆有亲戚,曾经在大陆待过六年,对大陆非常了解,后来要回来接管这里才离开大陆。
他谈了谈对大陆的看法,也问了我的看法,还问了我对台湾的感觉。
怎么说呢,我们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虽然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去,时间宝贵,但是这样的交流却是我喜欢的。毕竟这次来,目的最重要的是了解台湾,而不是纯粹游玩。
内容我就不赘述了,内容太多,也转述不过来,大致上,网络上两岸互相针锋相对的情况很多,现实中,台湾人给我的感觉更加文明,更加温暖,更加淳朴,虽然党争多年以来操作对立,但是似乎老百姓还是正常的过日子,对人对事,互相之间,都看不到什么激烈的情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舒服,甚至比日本人给我的感觉更好。
当然了,整体文明程度比起日本来尚有差距,比如干净啊整洁啊生活里随随便便甚至邋里邋遢啊,都有明显差距,但是日本人之间距离感太强,是一种互相尊重但是很明显的疏离感,心理上的紧张感肉眼可见,还是中国人那种乡里乡亲的,虽然可能干扰你多一些,但是亲密感也会多一些。这个没办法说哪一个更好,只能是看自己喜欢哪一种状态了。
不过呢,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就是我一点儿都没感觉到台湾人对我一个大陆人的不友善,传闻中的南台湾对大陆人会态度差一些或者有戒备心,同样完全没有感觉到。
希望这不只是我的个体感受,或者因为本人素质太高人品太好对人很客气,而导致的结果偏差。当然了,也可能是本人太帅,笑容太迷人,所以得到的反馈都是正向,哈哈哈。
当然这很正常,当年我刚刚开始看到清水混凝土的时候,也是瞠目结舌,还能这么玩儿?
一晃二十多年了。。。
我只同意最后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