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2025 (6)
从佛的十个外号谈学佛
信仰这东西,只要不是邪教那种偏门,一般来说有总比没有好。有信仰寄托的人,自己心里舒坦,对人也就不会太差。有信仰,对社会好处多坏处少,于人于己无害,于社会于世界有益,何乐而不为:)
当然,有信仰的人,往往有些偏执,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常常以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其实他当然不是,就算有,也轮不着他,真理化身顶多是他的教主——就会不由自主有些高姿态,也常常忍不住想告诉人点儿真理,想教教别人真理的路通向何方。这事儿有时候很令人反感,谁也不愿意没事儿受教育矮人一头啊,况且他那是不是真理还得另说。
每个人都有信仰的本能,至于信什么,只能说看缘分了。信仰什么,常常未必是因为哪个信仰好,多半是撞上哪个算哪个,一见钟情,先入为主这种事儿,不唯感情然。
所以,当信仰遇上信仰,麻烦也就来了,大家都以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免不了出现争论,这争论呢,一般来说也是永远没有结论的——原因很简单,谁也不服谁啊——大家是在不同的公理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体系,其实差不多都是在自说自话。在自己的系统里,那是理所当然,到了别人的体系里,就成了莫名其妙。
也有人说,我没有信仰,其实,没有信仰也算一种信仰,只不过信的是自己以为正确的那种世界观人生观罢了。
这样的争论搞了几千年,于古有之,于今亦然。
所以,写这些东西,没有想否定反对什么的意思,只是自说自话就事论事,“穷诸玄辩,如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入巨壑”,说的再多,也不过是前人剩语——“坐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如是而已。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说佛学是更理智些的信仰,这问题够大,不是几句话说的清楚,又不能让他去看我写过的那些文章,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今天忽然想起来,觉得佛的名号似乎就把很多道理说到了。
那么就从名字说起吧。
我们一般俗称都叫做“佛”,还有受“西游记”影响很多人称呼成“如来佛”。其实,佛是一个称呼,是“佛陀”的简称,就象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一样,“如来”则是佛的另一个称呼,连在一起是不合适的,就象如果你是经理,同时是工程师,人家称呼你为“工程师经理”就很别扭。但是约定俗成,就象现在那么多人动不动就说自己很“骄傲”一样,已经很难纠正了。
大致上,佛有十种的尊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下面我就一一简介。
一、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佛在“金刚经”里说,我是“实语者”,就是说我是个实在人,只说实话,不撒谎。佛又说“直心是道场”,搞弯弯绕耍心眼儿就跟修道绕着走了。
二、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应该”供养,不是说你必须供养必须对我好,要不然我就生气,就宰你没商量,顺便把你们家七大姑八大姨一块儿收拾了——那是黑社会。
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正确而无所偏差的掌握真理,而不是把握权力和财物。
四、明行足。一切都明白,一切都清楚,身体的规律,语言的规律,行为的规律都掌握了,都能做到很好,不会再犯错误了,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五、善逝,好好的离开这个世界,自主自在,不给大家添麻烦,不给世界添乱。
六、世间解,能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理,智慧通达。
七、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最高明的有独立人格的人。
八、调御丈夫,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能调理调节好所有毛病,能防止一切过错,抵御一切诱惑的顶天立地的人。
九、天人师,一切生灵的老师。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告诉所有生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使他们解脱烦恼,找到真正的自己。
十、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因为他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因为他的行为、品格是如此的完美,所以,所有人都应该尊重他——不是因为他的权与钱,而是因为思想、智慧、品格和行为。
从佛的这十个称呼,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佛,怎样成佛,怎么样要求自己,才能理解佛的思想和教导,达到佛的水平。
这十个名号,大致上可以分几类:思想,行为,对本身价值的确定,对自己在世界中所处位置的自我认知。
思想上的目标是智慧:正遍知,世间解。
行为上的目标是生死自在行为完美:如来,善逝,明行足。
自知之明确定我是谁: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
做到以后在社会中的位置:世尊,应供。
佛的这些名字里,展示出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没有暴力,没有压迫,没有威胁,没有讹诈,没有哪种人比哪种人高级——人的高下只在于他的智慧和行为,而不是出身、种族或血缘——有的只是对个人修养的推崇,对智慧的追求,对生命的了悟。
如果,一个人,能把这十个名字好好理解,依照这个目标去做,那么,我们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或者是在向完美“进化”的人了。
呵呵第二,让她看到你的缺点有什么关系,有缺点可以改啊,让她看到佛法在你身上发酵,慢慢的把你的缺点改掉,优点突出,岂非更美:)
每个学佛的人都不是完美的,如果怕人家看到自己的缺点,连自己的缺点都不敢面对,那不成了讳病忌医,还怎么劝别人学佛啊:)
圣人是不泡妞的,只能泡老太太,那时候未免更不合适了吧:))))
谢微风侠!好奇中拭目以待。请教那些照片是怎么拍的 :)
哎,总算让俺逮到报答您的机会啦!衲子兄呀,您从此不必担心弘法和泡妞有矛盾啦,俺们这些崇拜您的人怎么会袖手旁观呢,关键时刻一定会拔刀相助让草地变戈壁滴,您就一心往圣人的路上走吧,俺们会瞪大了眼睛瞧着,给您加油~...
何以故?
一者,本来俺这个学佛人在她眼里形象高大,格调不凡。结果发现原来纯粹是为了追人家啊。如此,学佛者的光辉形象不免大打折扣也。
二者,“人家的草地青”。做她的好朋友,她只会记得你的优点。在内心将我和自己的老公作比较时,多半是把我的优点对比老公的缺点。如若我做了她的老公,那各种缺点一定难逃人家的法眼矣。Again,佛子的伟大形象肯定要大打折扣也。
现在俺还不是圣人,所以弘法和泡妞还是有矛盾滴。
你所谓的“一字不易”的信仰,别的信仰也许会,佛家是不会的:)
随着我们自己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程度也在不停的提高,那么,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也就不停的改变。
佛家,就是告诉你这些改变和改变的规律。
我不知道别的信仰怕不怕,佛学似乎是不怕的,佛家总结生命的规律是“生老病死”,世界的规律是“成住坏空”——规律如此,怕有什么用呢:)
世界和人都是在变化的,不会一成不变,“变动不居”,有变化当然有发展,你认为需要变化是正确的,不过,谁认为不需要呢?
在不了解的时候,主观臆测,并不是学习或者研究的好办法,您以为呢:)
似乎老秦兄是把在别的信仰上观察到的规律放到了佛学上了,有些以偏概全了。
佛本来就不神秘,“高推圣境”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佛菩萨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和佛的区别,就是他了解了,我们还没了解,等秦兄也了解了,就和佛一样了,为什么要妄自菲薄,哪里又需要妄自菲薄呢:)
不过,在我们还没了解之前,还是要虚心求教,好好学习,让自己进步的快一些,顺利一些,毕竟,他比我们先走了一段路,比我们有经验。老师的话,不管对不对,总是可以给我们多一些借鉴的。
关于光,关于视觉,关于所谓的“眼见为实”,有几张照片回头发出来给大家看看,也许可以参照:)
老秦说的真不错,有道理,俺得好好想想:)
我觉得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自己的那套世界观人生观,是自己从小到大,从学习,生活中慢慢总结出来的。一天活在这个世上,这个学习,生活的过程存在一天。当以前的观点,经验和目前的状况发生冲突时,自己有自主权去选择改变。但是信仰则不同,一种观点,或一种理论体系,一旦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往往就变成了至上的真理,不能更改,一字不易。这就成了问题的所在。宗教里的东西百分之百正确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宗教不需要发展,改革吗?我认为是需要的,但这也正是有宗教(当然包括佛教)信仰的人所惧怕的。因为一旦你把以前的教条或教义改了,那等于把我以前坚信的真理给摧垮了,当然不行。这时,其实真理不真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双方都要守住自己的阵营,争论,或争斗的结果如何,只能看哪一方的实力更强大了。
任何改革者(不只在政治,或经济领域)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不管他最终有没有成事,至少他看到了问题,而且没有逃避,没有去用教条里似是而非的东西去强加解释,来麻醉自己。
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促使,或迫使宗教改革呢?问题又回来了,随着人类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越来越深入,对于从前的疑问,越来越多的找到了答案。再回头来看看,上帝,佛,真主,其实并不神秘,在他们面前,我们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望文即有亲切之感。
宇宙之大,有宏观更有微妙。比如说,有些光谱是在人的可见范围内,可是谁又知道,其它频率存在的光波,是以什么形态、什么颜色呢,毕竟受生物机理的限制,人的感知程度和范围总是有限的。那有很多领域以人的感知为基准的判断,难免陷入坐井观天的限井。
佛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空空妙有。咱们这里有谁自身遇见过难以解释的、有关灵性的事情没有啊?
正确的理论能使人朝脱离痛苦烦恼的方向迈进;而错误的理论使人陷于痛苦烦恼,甚至增加痛苦烦恼。
如若宣扬错误的理论、诋毁正确的理论,如是文辞发表已,多少会有读者受到影响。其后果是:那些人脱离痛苦烦恼的步伐将被阻滞。也即:他们将受到更多苦痛。由因果报应的法则,造成那些人更多痛苦的罪魁祸首,也一样得承受那些痛苦。
譬如写淫秽小说,流传于世,果报甚大。而诽谤正法的果报千百倍于彼。
不是说‘佛法’记恨遭受诽谤,所以要报复。不是这样的。因果报应可以从造成的影响看,毁人慧命,使得人家多费时间在三恶道(譬如看了淫秽音像而起冲动犯罪),那么造成这些事实的人,就得担负这些果实。
所以小人物谤法的果报相对较轻,位微言轻嘛。大人物谤法的果报甚重甚重。尽管如此,不要以为自己反正是小人物,所以无所谓。『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探讨法理,或有说错,其过不大。但若是下断语如何如何,若不幸有谤法,过失就比较大了。(因为说话的人语气愈肯定,其影响读者的可能性也大;说话的人采用探讨的语气,则读者采信其观点的可能性自然也小了。)
想请教:什么言论属于谤佛谤法?由于不懂,说了些不合适的话就是吗?
一个人可以诽谤另一个人,因为诽谤的言论可以实质性影响另一个人,可是什么言论能影响佛法呢,难道佛法是可以被诽谤的吗?
而在網下,對我周遭的朋友來說,我是唯一的學佛人。所以我只能唱白臉了。
现在才了解原来风老大所说的心不苦命苦是和衲子兄对比的啊?(嘿嘿,谁让你住到那么偏僻的地方去呢)
后来,半夜一点多,B打电话给A传教,谈了一个多小时,A本来睡眠不佳,这么一搞,更睡不好了。
几次下来,B大约也发现A是个转化不了的死硬份子,只得拱手,临别云:“你将来若是信主了,可别忘了告诉主说当初是我给你传福音的哦!” A后来跟我转述这番话,咱俩彻底晕倒!
我也曾尝试给A宣说佛理。不过鉴貌辨色,发现A不是很相应,于是就不多说了,毕竟言教不如身教。(我在网上多疾言厉色,不过其实为人谦谦君子、道貌岸然状,对女生很有欺骗性。) 于是力行无畏布施,做个好的倾听者,偶尔提点建议,往往一针见血,立马解决她的问题。如此一来,嘿嘿,A对佛教的印象自然是非常好了。 虽然A这辈子学佛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与她结下了善缘,以后辈子必然能度得了她(尽管如此,实无众生可得度者)。 这叫放长线,钓大鱼。 相反,现在的基督教不承认转世轮回,所以传起教来都急不可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此之谓“情执”——执着于感情。在佛家看来,这不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心理状态。因为这有碍于解脱,有碍于达到大智慧。
还有极少数的信仰是理性信仰。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辨而建立的理论体系。
说说这个“实验观察”,并非只有通过科学仪器的观察才叫实验观察。科学仪器所做的,只不过是延伸我们感官的感知范围,而最终的观测,还是要落实到我们的感官上。 但那并不是感知的唯一途径。事实上,人的心灵的感知能力远远超过前述感官的功能。俗云“超感知”。但这其实是个misnomer,应该说,那才是正常的感知,而成人们现有的平均感知能力,是“钝感知”。
譬如佛家(还有若干其它宗教)所言的转世轮回,是能被观测到的。有人可能会想,我看不到,而那些修行人能看到,所以他们肯定出现了幻觉。(关于什么是幻觉,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其中大有文章可做。跳到结论:绝大绝大绝大多数人的感觉都是一种幻觉。) 这个想法不对哦。为什么? 譬如瞎子看不到周围的环境,而明眼者能看到,能说明眼者出现幻觉吗? 当然不是,怪只怪前者是瞎子。 我们许多人其实都是瞎子。 至于那些‘明眼者’的感知是不是幻觉(只在世俗层面探讨哦,究竟说来,其实还是幻觉,只不过比我们常人的幻觉更接近于实相而已),是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的。
佛教,通俗说来,可以说是那些出类拔萃的智者,通过他们的实验观测和思辨而发现、而证实的理论。
他们的智慧,不比我们差。(其实比我们强不知多少。)他们的实验观测手段,是我们这些只有“钝感知”能力的人所望尘莫及的。
但只要我们学习,就能拥有极大的智慧,拥有“正常的感知能力”。
这就是佛教。
问好!
呵呵,不接受很正常啊,信伊斯兰教的有10亿,不接受的更多,基督教也是一般,佛教也一样啊:)
想说就说,佛家是允许讨论的,没有什么敬不敬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读了两遍这十个名号和风兄的注解,感觉不是太能接受,说出来又怕对佛不敬。算了,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