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除了新鲜肉品,许多人喜欢在冰箱储存一些冷冻肉食,想吃就拿出来料理,方便又好吃。但是,这些可能不是真的肉,许多肉品都是由人工合成的食品,6种人工“合成肉”劝你少吃。
“合成肉”是什么?
合成肉又叫“重组肉”,是用碎肉和食品添加剂(果胶、卡拉胶等)加工而成的整块肉。是把零散的肉凝结在一起,使之成为整块。虽然不是从动物身上切下来完整的一块肉,但也算是肉制品。
蟹肉棒是螃蟹做的吗?鱼丸里有鱼吗?牛肉丸是纯牛肉制成的吗?……很多人都担心这些肉品的安全性,里面加的主料是像卡拉胶和TG酶的食品黏合剂,因为是用碎肉加工的,比直接切肉复杂很多,里面的细菌会高一些,烹调时务必做到全熟。
这些食物多是“合成肉”
1、冻肉丸
吃火锅和麻辣烫的时候,鱼丸、虾丸、牛肉丸等丸子是许多人很喜欢吃的火锅料之一。通常我们都会认为鱼丸是鱼肉做的、牛肉丸是用牛肉做的,其实并不是的,很多弹力十足的鱼丸,主要都是淀粉、香精、添加剂制成的,甚至连鱼肉都没有,而牛肉丸中没有牛肉,制作原料只是淀粉、添加剂等,这些几乎都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
2、鸡柳、鸡排
鸡柳、鸡排是小孩最爱吃的,它们也是一种人工合成肉制品。一些商家销售的鸡排采用人工合成的,将鸡身上肉质比较差的部分剔除下来,混合一些鸡胸肉剁成肉泥,再添加淀粉增加肉泥的黏性,搅拌成形后加入一些调味料制成肉饼,下锅油炸后就成了鸡排。所含食品添加剂不少,吃着也没有多少肉的味道。
3、火腿肠
正规制作的火腿肠是用瘦肉和少量的淀粉制成,但市面上便宜的烤肠基本都是由大量边角肉和大量淀粉制作成的,食品添加剂也不少,吃着没有肉的味道。想吃烤肠建议选择正规品牌,也要多看配料表,看淀粉和肉类的含量。
4、冻牛、羊肉卷
吃火锅、麻辣烫必点的肥牛卷、羊肉卷也深受喜爱,但基本都是合成肉,就是用一些碎肉和一些黏合剂组成的。虽然口感吃起来和羊牛肉相似,但其中的营养价值很低。超市也贩卖不少这种肉卷,假肉卷易散、纹路少、较软黏、脂肪和精肉间界限分明,就是合成肉卷。
5、蟹肉棒
蟹肉棒其实和螃蟹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冷冻鱼糜的“仿生食品”。成分基本是:水、鱼糜、大豆蛋白、淀粉、食品添加剂。个别成分中甚至还有鸡肉、猪肉,就是没有螃蟹。冷冻鱼糜急速解冻后再次冷冻,口感就会偏向蟹肉,再用机器做成蟹肉的棒状外形,再涂上食用色素,加入蟹香风味的香精就完成了。
6、廉价的牛排
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市面上的牛排可分为“原切牛排”和“重组牛排”。原切牛排是从牛肉上直接切割下来的一整块牛肉,而重组牛排是把碎肉合起来压制成牛排,过程中加了添加剂,如包装有“食用胶、卡拉胶、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大豆分离蛋白”等字都是合成牛排。
碎肉不等于劣质肉,借助肉类的重组技术加工制成的重组肉也不等于劣质肉制品,重组牛排并非“不安全”,里面的添加剂也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但对于肠道敏感人群和儿童来说,食用添加了卡拉胶的食品会提高炎症性肠病的风险。此外,合成牛排大都经过解冻、处理、再冷冻的,过程中也加大了细菌和污染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合成肉其实还有很多,例如培根、午餐肉等,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多看配料,以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