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据资料显示,中国大学生的月收入约1,500元,仅比农民工的1,200元略高,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大学生就业前景的黯淡也构成了潜在的经济问题。为此,最近《纽约时报》邀请几位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那么这一问题的背后也引发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花费高昂代价而取得的中国大学生的学位究竟价值几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节目当中我们有请资深评论员陈志飞为大家来做点评分析。
陈志飞教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纽约时报》特别邀请专家来讨论中国教育的问题,当您看到中国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前景非常惨淡这样一个现象的时候,您的第一个直觉是什么?
陈志飞:就像这四位专家一样,这次《纽约时报》邀请四位基本上有中国背景的专家,有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还有密西根州立大学赵勇、加拿大的一位专家叫查强,还有一位大家曾经熟悉的旅美华人作家叫章家敦(Gordon G. Chang)。他们对中国的情况都非常熟悉,大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现实的脱节都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都做了实地的考察。
比如说章家敦偕妻子回国访问的时候,就亲自看到街边有2位来自四川的大学生在卖工艺品,而且自称收入实际上比制作工艺品的工人要低很多。在浙江的时候,他们看到一则新闻也是令人怵目惊心,我好像前面在中国的报纸上也看到了,就是浙江某地在招拾粪的工人,好像有8个职位,结果有1,100个大学生在申请。章家敦就得出这样的感慨,就是中国的大学生现在要跟农民工争拾粪的这份工作,他觉得很难理解。
另外一方面他也注意到,现在就业缺口如此之大,造成很多大学生转向军队来获得求职的机会,比如他说2009年他发现12万大学生入伍从军,比前一年2008年增加了3倍,是2006年的6倍。我们都是在中国读过大学的,当时可以说从军或进政府部门都是最差的选择,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嘛!现在大学生没有出路只有去做拾粪工或是去从军,章家敦所得出的感慨结论就是,大学生的就职机会非常渺茫,这可能是大家一个普遍的共识。
黄亚生博士是麻省理工学院中国问题专家,他得出比较理论化的一个结论就是,因为中国大学的毕业生,需求和实际现实有落差,就是现实并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大学生的技能只在很少量的研究部门,像国家研究所这种机构才有施展的机会。另外一个可能就是中国的官僚机构,那么官僚机构现在已经很庞大了,为了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可能几千个大学生都要为此削尖了脑袋,而录取率远远低于1%。就是说官方的官僚体制不可能再吸取中国的大学生。
那么别的产业来说,大家都知道比较蓬勃发展的就是制造业,它主要是以模仿别人的产品而维持的,它更需要的是血汗工厂的工人,而并不是从事研发的白领,这样就造成了一种需求上的脱节。
现在的大学生数量比原来增加很多,几位专家都提到了,98年的时候全国的大学毕业生约1百万,到2009年的时候已经超过6百万,超过6倍,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期间中国的GDP也是有比较持续的高速增长,但是从产业的结构性、合理性和知识的密集性来看,实际上没有进步反而是退化的,这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构成了进一步的挑战。
主持人:刚才您举的这些具体事例,听起来也是非常怵目惊心,尤其大学生和国民听到以后可能有一点悲凉的感觉。针对这两位专家,刚才您提到的黄亚生和章家敦,他们在《纽约时报》的讨论中也提出来需求关系的不平衡,章家敦也指出现在的就业机会非常渺茫、非常的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这个不平衡?它的表面原因究竟是什么?
陈志飞:从表面来看是中国的第三产业不发达,在中共的官方报导中时有所闻。比如说今年 3月份的时候,《中国日报》(China Daily)发表了中国社科院张晓明先生的一篇社论文章,他提到说中国的第三产业相对来说比较弱,甚至类似于同时期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是造成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这几位专家也有类似的言论。
那么进一步分析的话,因为我们知道产业链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一,最根本的就是农业和开采业,完全是劳力密集型的;第二,就是稍有技术含量,主要是制造业,除这两个之外就是第三产业,很多人也把它划为服务行业,也有其道理。现在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是蓬勃发展的,基本上占整个GDP的70%以上,这是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在美国日常生活当中,基本上接触不到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人,在中西部或某些地区你可能接触到某些制造业。
比如去底特律你可能碰到造汽车的工人,但是大部分70%-80%的美国人,根本接触不到制造业的人,因为以人口来说,他们不到美国的10%。记得有个笑话,有人问美国的小孩子面包从哪里来的?说面包从冰箱里来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是通过农业、灌溉,然后生产榖物等制造过程,他们根本就已经脱离了。
那么在发展中国家来看,经济水平也在持续增长,服务业在GDP当中基本达到50%,这起码是印度的水平。那么中国呢?中国只有40%。这几位专家有一位提到,中国的服务行业或第三产业在GDP中是低水平,根本不可能向他所谓的金融对手美国、日本、英国看齐,他只能向非常落后的极权国家,西亚的一些石油生产国看齐。
但是那些国家由于宗教的原因,由于各种政治习俗的原因,他们的服务行业很不发达,因为首先妇女就不应该从事各种职业,妇女出去都要遮面纱的。那么中国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吧,也被列为那一类。从表面上来看,专家认为这是造成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大学生的技能不在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在于第三产业,但是中国第三产业的萎缩,或现在相对的不发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这是它的表面原因。
主持人:究竟第三产业在那些方面比较蓬勃发展,您能不能再具体阐述一下,比如说在海外,究竟哪些行业是属于第三产业,对大学生就业方面比较发达?
陈志飞:刚才我说到服务业,那服务业的范围非常广,除了第一、第二具体从事体力劳动的以外,研发可能是一部分,新闻、金融、会计、娱乐这些都是属于第三产业的。那么我们分解来看,由于意识型态的影响,中共对这些产业的控制是非常严的,你像金融、电信,新闻就更不要说了。这些资源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根本就没有私人企业插脚的地方,如果有的话也是被强力压制的。
我好举这个例子,说如果现在中国的新闻开禁了,大家都可以随便办报纸,因为在美国我们知道,每一个小镇都有一份报纸,2万人都有一份报纸,还是城镇要修路,学校要建一个新楼,都要大家讨论一番,那么任何一个小报看起来都是生动活泼,有正方有反方,辩论得不亦乐乎。
如果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13亿人口放开报禁,那么大学中文系毕业生需求量的增长不是10倍可以计量的,因为你想那么多城镇都可以自由办报,那么多中国社会问题需要讨论,那么多的编辑应运而生,中文系大学生何愁找不到工作?新闻系毕业生能找不到工作吗?对哲学系那些相对冷门的、专业的根本没有就业机会的大学生能找不到工作吗?肯定能找得到。
那你说中共对新闻的禁锢,就举这一项例子,其实是扼杀了多少人的就业机会,更别说网吧那些人,还有电影好多方面它都是管得很严的,还有通信、研发这方面它都管得很严,所以造成这种产业的萎缩很厉害。
另外,你看美国的“金融首都”纽约华尔街这个地方,它这个地方不光是交易方面赚很多钱,其实从华尔街延伸出来有很多的行业,比如律师,因为你交易完后要背书,企业合并你需要通过法律程序,相应跟上的有保险业、会计业,而且你要把它的新闻消息传出去。它连带了很多专业的这些……
主持人:包括律师。
陈志飞:律师楼也很多,华尔街有两大律师事务所,美国“四大”中的两大都在华尔街上。而且它的主要媒体公司,像刚才你说的《纽约时报》为什么实力这么强,因为它就在华尔街旁边。它们整个等于是美国的命脉,是心脏跳动的中心,也是因为它集中很多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都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人才。
在中国根本达不到这么一个累积,就是整个技术的累积。因为它是政府一手操纵的,它不允许你有这种独立的、透明的,完全是民营的企业来存在,而且还有这么多牵扯意识形态的第三产业。我觉得这是关键之所在。
主持人:刚才您的回答也比较新颖,就是人为的控制造成产业的不发达和就业的黯淡前景。还有一位密西根大学的教授赵勇,他提出“高分低能”这样一个观点,也在《纽约时报》展开谈论。您对“高分低能”这个见解有什么看法?
陈志飞:“高分底能”实际上是社会需求不匹配的一个校园内的反应。因为你现在社会没有对产业尊重支持,没有这种就业机会,那反过来,学校认为这些技能不重要,但这些技能对一个发达的跨国公司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在文中他也提到,美国麦肯锡公司(McKinsey)做过调查,只有10%的大学生毕业生能达到跨国公司用人的标准。
另外,麦肯锡公司发现:如果你问在外企的中国老总,什么是他最困扰的问题,在中国的运营当中?有44%会告诉你是找不到人才。但是门外又站了6百万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说找不到人才?就是因为这种外在需求跟大学教育不匹配,造成大学教育是畸形的。
我们都上过中国大学,都知道20%以上的课程是非常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别的一些人文思想教育都是被禁锢的,大学里好多人都只是很简单的、机械的做一些数学题,编一些程序,以为“学好数学化”就能“走遍全天下”。
但是他没想到在国际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更加看重的是你的人文交际能力,这是文明社会的标志,这是中国大学生普遍没有意识到的,也是之前国外一些行家或者新闻界对中国教育的一个误读的地方。他们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6百万人当中,一百多万人是工程师,中国将来是工程师的摇篮,但他没想到这些工程师很多是不合格的,而且是不能对社会造成很大贡献的。
主持人:看来这个教育话题确实是包含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节目就只能进行到这里,非常感谢您今天的点评分析。观众朋友,也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热点互动》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