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24日,北京奥运曲终人散。近日来,当局就已经开始为奥运成功弹冠相庆,有人已将北京奥运视为中国崛起的标志,看作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而从当局的反应来看,当局对此是十分欣赏和接受的。可以预见,随奥运后各种庆功表彰活动的接连登场,这种论调将愈演愈烈。
确实,单从金牌数量来看,今次中国终于超越美国,登上金牌榜首位。但历届奥运会东道主都有不错的表现,况且中国已为今届奥运准备了八年,倾全国之力,取得如此成绩并不出人意料。而且,中国所获金牌大部分是技巧型项目,是很多发达国家不重视的,在最能代表体育综合实力的田径、游泳等项目上成绩普通,在篮球、足球、排球等大球项目上成绩更惨不忍睹。
诚然,奥运金牌能产生一定的国际影响,但金牌第一,并不等于国家实力已经第一,更不等于国际影响力已经举世无双。今次中国取得了金牌第一,但中国的影响力还不能与之匹配,也不会因此而有多大提高,面临的诸多挑战更不会随之消失。
大部分国家早已将体育比赛与国家实力分开,那些以金牌第一而对中国大加吹捧的言论,其实各有目的。纵观今次北京奥运,可谓多灾多难,一路磕磕绊绊,令国人提心吊胆。也正因为如此,奥运的成功也必将成为当局自我吹嘘的一个卖点。
软弱退让代价沉重
以内地所具备的强大动员能力,成功举办这样一场大型活动当在情理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向来是中国特色,这不会成为中国的软实力,更不能成为当局的卖点。
奥运需要总结,但总结应在奥运之外。当下,国际社会对中国一片赞扬和奉承,但当局切莫忘记,就在几个月之前,同样是这些舆论,对中国却是一片刁难和谴责。短短两三个月,中国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这些舆论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值得当局认真思考。
就在奥运举办期间,西方也没有忘记找茬挑刺,从“假唱”、“假脚印”到“假年龄”,问题一个接一个,弄得当局频频陷于被动。即使中国取得了金牌第一,很多人投来的也不是发自内心的钦佩之情,反而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各种质疑。如果当局处理不当,金牌第一反而会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说词。
总结奥运,不能忘记中国为奥运付出的代价。一些国家抓住当局的弱点,以西藏问题、人权问题、环境问题等相要胁,动辄提出抵制奥运,而当局为求得别人对奥运的支持,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立场软弱,不敢据理反击,屡屡退让,致使很多影响中国命脉的利益掌控在他人手中。
奥运以后,人们的最大期盼,是中国当局能改变随意遭受勒索的尴尬地位,而不是沉醉于中国已经崛起的迷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