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1978年之前,浙江是中国一个中等偏下的省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在“要准备打仗”的岁月,属于全国投资最少的省份。改革开放前30年,国家在浙江的人均投资总共只有420元。但正是这种历史原因“无心插柳柳成荫”,使浙江国营包袱较小,成为“自组织市场”试验场
现在,人们对浙江的富,有了深刻印象。其实,1978年之前,浙江只是中国一个中等偏下的省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准备打仗”的岁月,位于最容易受到“帝修反”攻击的前线,所以中央决策不在浙江发展重工业。据记载,改革开放前的30年,国家在浙江的人均投资只有420元,属于全国投入最少的省份。
但正是浙江的这种历史原因,无心插柳柳成荫,使该省国营包袱较小,无意中成为“自组织市场”的试验场。在改革开放以后,依靠企业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换,促成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天高皇帝远”的温州,早在改革之前就不时推出制度创新,又在改革之后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这些发展的动力,是非正式制度:浙江尤其是温州的重商文化传统、晚清文化变迁中成型的市民行业公会自治传统,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被掐断,但在改革开放中似乎重新接续上了社会和文化发展脉络。
浙江道路:定义与核心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学者胡鞍钢最近归纳为“一个国家,四个世界”:浦东之类为第一世界,浙江之类为第二世界,农村地区为第三世界,边远山区为第四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把部分行政和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这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也为地方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竞争,推开了大门,浙江才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浙江道路是什么道路?有人言简意赅地说:浙江发展的显著特征和独特魅力是:通过“富民”实现“强省”。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郑永年,走访了绍兴、宁波、台州和温州等地,在《联合早报》撰文,对浙江道路也做了类似归纳:发展动力来自内部,经济立基民营资本。
他认为,一直支撑着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是内生型民营经济。上世纪80年代,浙江民营经济在恶劣的外在环境下辛辛苦苦地生存下来,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以后,民营经济具有了合法性,发展速度加快。
中国沿海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再到京津唐、渤海湾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来自外来资本。尽管外来资本的确推动当地经济,但也滋生越来越多的问题。郑永年列举说:资本进来了,技术不见得进来;高密度的外资严重制约着本土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外资也制造房地产等行业的经济泡沫。浙江则没有这样的情况,“20多年间,民族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足以和外来资本相抗衡”。
不仅资本来自内部,产品也是先抢攻内部市场为主,出口为辅,全国各个角落现在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浙商。很多沿海地区主要依靠低廉劳动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高度依赖于出口导向。而浙江经济不同,更稳定和更具有可持续性,更能承受外部国际市场的冲击。80年代,浙江温州以“假货”闻名,但是现在完全改观,浙江技术创新能力比其他地区高出很多,更具有自主性。近年来浙江产品在发达国家经常遭受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反击”,从一个侧面反映浙江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温州以“小商品,大市场”闻名全国,是中国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的先行者。
郑永年还注意到,浙江劳工状况远较其他地区好。在中国一些台资、港资和韩资密集的地区,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劳资关系也很紧张。但在浙江,侵犯劳工权益情况相对较少。这与浙江重视本土资本有关:外来资本是为了赚钱,尽量利用廉价劳动力,很难表现出社会责任感;而本土资本则受地方归属感等因素影响,劳资关系相对和谐。
此外,在浙江,企业、政府和社会往往相对独立,互不依赖,可以互相制衡;而在中国其他地区,官商搅在一起,社会就很难制约企业。
持有这种看法的,不仅是外籍华裔教授郑永年一人,中国科研和政策调研机构也越来越重视浙江:浙江的实验能不能给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一条可行模式?浙江的民主建设是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的一个雏形?浙江是不是走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第三条道路?
挨骂甚多的改革派学者高尚全,反对“政府控制和配置全部资源、包办所有企业”的国家社会主义,主张“人民社会主义”,认为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正途”,他举例盛赞的正是浙江经验。
曾在《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南风窗》担纲的章敬平,2006年元月出版专著《浙江发生了什么》,指出:新兴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将带来民主创新的活力,将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科院和社科院争相总结“浙江经验”
中科院组织了大规模的浙江调研,派出各分课题组,最后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2006年7月底,召开“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课题成果汇报暨研讨会,提出:浙江经验的普遍意义在于“领会了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人的问题”。
《多维月刊》2008年6月号讨论了多个热点话题。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完成了从经济实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省份向经济大省、强省的转变;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后来居上的成就,人口结构实现现代转型,就业结构逐步实现高度非农化,新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形成。报告特别称许浙江建立了广为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
无独有偶,中国社会科学院也组织了“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研究课题组,与浙江省合作调研,从2005年启动,历时一年半,形成包括总报告与五个专题研究报告在内的共140多万字成果,正式出版《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报告肯定浙江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近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又取得了新鲜经验,具有普遍意义。
这些研究报告并非给王储习近平拍马之作,调研时间多是在2005年到2006年进行,当时并没有几个人能预见到习近平后来会“一飞冲天”。毋宁说,倒是这些调研报告所总结的浙江经验,让习近平给中共高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