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得冒烟的中国经济:GDP的持续高增长说明什么?
(2006-07-21 12:19:29)
下一个
中国的GDP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有轰动效应的经济数据。18日上午,当中国国家统计局把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0.9%的消息宣布出来的时候,各种惊叹和议论就如同被世界杯大赛的精彩进球牵引着,哗的一声传遍了全世界。
中国经济列车开得太快了,快得一路风光无限,让人对终点充满了期待;也快得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而心里没底,甚至有点发慌。无论如何,在中东战火正热,政治乱局不断出现的时候,中国GDP的再次刷新或许是唯一能让全世界目光停留下来的经济话题。
世界各大通讯社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中国上半年GDP增长10.9%的消息。美联社的文章用“令人瞠目结舌”来形容。美国最受欢迎的投资理财网站莫特里福的报道开篇就说:“还记得又红又热的中国经济吗?现在它烫得都冒烟了。”路透社引用经济学家的话称,中国GDP增长“非凡出众”。18日下午5时左右,记者在谷歌的英文网站上就搜到1000多条关于这则消息的报道。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也在网站首页显着位置打出了题为《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增长达到11.3%,创近10年纪录》的标题。
早在两天前,印度主流报纸《印度教徒报》即刊载了一篇“中国将继续加强经济控制”的文章,透露中国将很快宣布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增长速度几乎肯定会超过10%”。文章发表后在印度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读者在网站上发表读后感纷纷说,中国已经连续10多年维持了高速增长,目前仍然没有势头减弱的迹象,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另外还有人对中印之间发展差距表示担忧,“目前印度经济增长也超过了8%,但没想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实在大快,这样下去恐怕差距会越来越大。”
德国国家电视台评论说,中国经济增长比想象的好。一是“稳”,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二是“宽”,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快速增长;三是“平衡”,进口明显加快,减少了与出口的差距,还有国内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收紧。
许多国外媒体的报道都集中在中国经济过热,今后如何控制等问题上。7月18日,《日本经济新闻》晚刊发表文章评论说,不仅上海和广东等沿海城市投资过热,中国全境都出现经济过热趋势。日本时事通讯社在报道中国GDP增长时指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势头没有减弱,看来中国政府要采取提高追加利率等办法加强管理。《华尔街日报》则指出,尽管中国政府为抑制经济增长、避免经济过热,已于今年4月上调了银行贷款利率,并于本月提高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储备金比率,这些措施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GDP增长已超过其他任何缔造过‘奇迹’的亚洲国家,且中国发展潜力仍然巨大。”美国卡内基中国研究项目的一位高级研究员说。他认为,尽管针对中国GDP增长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人们都承认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说,连续近30年高速增长非常罕见,作为一个大国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也只持续20多年。不断刷新的GDP增长率也在悄悄改变着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形象。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中国将在今后几十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几乎已成定论。高盛预计,这将在2050年发生,而其他预测机构认为,中国在30年内就可能超越美国。6月2日,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在柏林公布的最近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球9个主要国家的1万多个受访者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到2020年,中国将能和美国平起平坐,扮演世界领导者角色。
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已走上快车道”的惊呼在西方世界已经不新鲜了。这些惊呼的背后有着不少内容。有的人确实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心态,也有部分人借此宣扬“中国威胁论”,从而为自己谋利。面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心态也大有不同。
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印度上到高官、下至百姓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印度不少高官甚至将其当成“研究课题”。印总理辛格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印度应向中国学习,加快自己的经济发展;学者型的财长齐丹巴拉姆更是对中国充满好感,他在去年10月访华期间就表示,印度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就是如何能长时间保持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以及如何发展制造业并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印度经济增长学院的古普塔教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在今后,世界发展肯定会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经济这台发动机。翻看巴基斯坦报纸的财经版,来自中国的消息常常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经济连续取得高速增长”、“中国决心发展农村经济”、“中国奉行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这些题目都曾是版面上显眼的头条。
巴财政部官员扎法尔对记者说,中国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值得巴基斯坦借鉴,比如全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等。他认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真正成长,应该看绝大多数人是否从经济发展的数字中感受到自己的实惠,“中国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且越来越重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韩国着名的三星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求铉则看得更为实际。他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韩国将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东风,出口继续看好,这为韩国经济实现4.8%的增长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据韩国统计,今年上半年韩国对华基金投资剧增。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被西方一些媒体和官员当成许多全球问题的替罪羊。7月18日CNN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再次把油价上涨与中国经济扯在了一起。类似的联系屡见不鲜,比如环境、贸易逆差、就业等各种问题都随时可能赖到中国头上。中国的发展显然承受着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压力。
李向阳告诉记者,中国GDP的高速增长也反映出了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首先内需不足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现有数据显示,高投资所拉动的经济增长造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许多人担心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旰苣咽迪帧〉□迷龀びΩ靡蕴岣呷嗣裆■钪柿课□钪漳勘辏□虼四壳按嬖诘男枨蟛蛔恪⒛芎脑黾印⒒肪称苹怠⑸胧■允鹿实任侍庀匀挥胛业持贫□哪勘瓴环□U□□言嚼丛角康鞑坏ゴ恳隼DP增长率为考核干部的目标,反映出我国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德国《明镜》周刊认为,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中国所采取的一些经济放缓措施仍需时间才能显示效果。中国贸易顺差增加,无疑会加剧与美国贸易摩擦,引起美国进一步向中国施压,要求尽早更大幅度允许人民币浮动。前不久,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的名称就叫《不要迷信GDP》。文章说,“有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是,如果我们不持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增长率,经济机器就会崩溃。这个立场事实上是错误的。”
GDP到底能代表什么?一位德国官员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经济强国常常按国内生产总值,而不是按人均收入衡量的。这是一个核心区别。一个拥有13亿或者14亿居民的国家,从国内生产总值上看,相对容易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里运用的是大数字法则,但这仍然不能说明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在这个前提下,我估计,中国将在大约30到40年后占据世界第一位。”他同时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是很不重要的。它对真正的经济力量的表现力很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丁一凡研究员告诉记者,一方面,经济增长快对创造就业机会和整体收入水平的增加都有好处,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高速增长往往有不可持续性。他认为,GDP的持续增长说明中国的经济活力很大,还有发展前景,但如果任其发展,经济过热的弊端就会全部暴露出来,比如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等。
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向市场发出了信号,不再强调GDP的总额和增长速度,而是转向强调质量,有关的具体措施有四五十条,但目前很多企业还不知道,政府需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指导企业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