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2)
2014 (53)
2016 (53)
2017 (55)
2018 (98)
2019 (88)
2020 (67)
2021 (80)
2022 (133)
2023 (156)
2024 (100)
戴榕菁
昨天在网上看到大洋对岸某科普网红提到“氮气加速”。哈,这不正是我一年前关注的议题吗【[1],[2],[3],[4],[5],[6],[7]】?更确切地说,是电离和燃烧氮气作为推动力的议题----因为那是氮气用作推动力的唯一途径。。。。
又是巧合吗?我看更多的是他们这回又迅速采纳了我提出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是我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吗?其实并非如此。我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对岸又迅速采纳了我提出的电离并燃烧氮气作为驱动力的概念主要有两个原因:
1)在我讨论用氮气作为燃料用以驱动飞行器甚至其它交通工具之前,氮气燃烧就如同永动机一样是被主流学界禁止谈论的一个禁区。这些年我宣传推广新哲学的过程中看到,尽管能在技术上做到极致是有着几千年匠心传统的对岸之强项,但在思想上突破却不是他们的特点。以对相对论的维护来说,对岸要比西方学界顽固很多倍。而对岸的科普大军更是坚定维护各种现有理论思想的铁杆队伍,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对任何敢于突破学术思想禁区的人们的强悍打手。
所以,不是我小看对岸在思想突破上的潜力,而是历史及近年的实践表明那就不是对岸的强项!
2)2019年中我在网上贴出如何用电离法制造飞碟之后,2022年居然就在网上看到在中国境内拍摄到的与我2019年的设计概念完全一致的最最基本的外电离飞碟【[8],[9],[10],[11]】,这也突显出对岸的一个优点:一旦有人替他们突破了思想上的禁区,只要他们想通了,他们的弯还是可以转得很快的。
讨论和提醒
去年我之所以后来没有再继续深究用氮气作为动力燃料有两个直接的原因,一个间接的原因。
直接原因为:
原因1)氮气高温燃烧的产物不但可以具有强腐蚀性而且还可以增大臭氧层。这又让我想起几年前在academia.edu贴出外电离飞碟的设计方案时引来的一个非常奇怪的人物Atom Team的评论以及她的一些奇怪操作。。。。在回忆该事件并将之写成中文博客文章【[12]】的同时,我也开始反思电离氮气可能对环境具有的潜在威胁。。。。不过在我贴出该文一段时间后发现无法在academia.edu直接搜索到那个奇怪人物了(我写文章【12】时还能搜索到),而且当我间接地找到她的网页后,她的头像也变了。
回到高电压电离并燃烧氮气的话题。如果中国现在已经打算采用电离燃烧氮气做动力,我这里也还是要善意提醒他们注意潜在的环境影响。不过另一方面,上面提到的氮气燃烧的有害后果应该不是不能被排除或防止的。
以臭氧层为例,若干年前主流学界担心的不是臭氧层变厚的问题,而是冰箱的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的问题。。。。既然臭氧层既能被人为地破坏又能被人为地增厚,那么就应该有办法人为地避免让臭氧层增厚或被破坏。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防止因氮气燃烧而大量产生有害气体的话,也就不必过于担心那些气体对于臭氧层的影响了。。。。如当初academia.edu的那位怪人Atom Team所担心的,对氮气进行的外电离确实很难或无法防止产生有害气体从而具有污染大气的严重问题。。。。但是,内电离则不一样,在将高温气体排出到大气之前是可以进行过滤处理的。
原因2)我当时对于能否在高温下不经过电离直接燃烧氮气进行调研的结果是没有得到确定的答案。
一般来说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其中一个简单的理由是如果氮气能直接燃烧的话,岂不是太危险了?整个大气有百分之七十多都是氮气,如果氮气能直接燃烧还了得?不过这个理由本身并不具说服力,因为开放的大气轻易就能把热量散掉所以不会出现整个大气燃烧的现象。
不过另一种理由是从化学能的角度声称燃烧氮气所需要的打破氮气化学键的能量要高于氮气与氧气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结合能,因此燃烧氮气不但不释放能量而且会吸收能量。。。。不过,我曾在网上看到摩托车骑手被燃烧的氮气烧得跳脚的视频(现在找不到了),这说明燃烧氮气是可以维持极高温度从而表明是在放热的呀!
因为我缺乏这方面的实验手段,于是我决定不再对这个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研。
间接的原因:
与此同时,我又花了很多时间去调研核聚变产生氦气的问题。。。。一开始我因为查不到具体的数据,以为后果会很严重。后来在quora论坛得到比较具体的数据一算下来得知该影响是可以忽略的。。。。虽然这方面的调研与氮气作为燃烧动力的议题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它增加了我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所以间接地促使我做出不再对氮气动力议题深究下去的决定。
结束语
尽管氮气能否直接在高温下燃烧放热似乎还是一个未确定的问题,氮气在高电压下电离产生的高温可以产生驱动力这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但是,考虑到氮气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如果有人确实想在这方面打主意,我还是希望他们做足了环境影响调研再动手。
除了氮气在高温下可能直接产生的有害气体之外,对于如何不打破大气中的氮化物在自然环境下还原为氮气的条件也必须研究清楚了再说,毕竟这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球所有生物的生存。。。。这期间建议人们多想想我去年反复提及的杰文斯(Jevons)悖论。
【[1]】 戴榕菁(2024)内电离飞碟
【[2]】 戴榕菁(2024)内电离喷气发动机
【[3]】 戴榕菁(2024)有关空气燃烧认知作战的又一次破灭
【[4]】 戴榕菁(2024)分析一下几个例子的实证力度
【[5]】 戴榕菁(2024)氮气燃烧?
【[6]】 戴榕菁(2024)内电离非喷气动力机器
[[7]]Dai, R. (2024). Internal Ionization for Flying Sauce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7773323_Internal_Ionization_for_Flying_Saucers_Rongqing_Dai
【[8]】 戴榕菁(2022) 中国已造出飞碟?
【[9]】 戴榕菁(2023) 再谈谈中国的那只飞碟
[[10]] Dai, R. (2022). Has China already built a flying sauc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86587007/Has_China_already_built_a_flying_saucer
[[11]]Dai, R. (2023). More About That Glowing UFO of Chin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0978568_More_About_That_Glowing_UFO_of_China
【[12]】 戴榕菁(2023)与我的人造飞碟文章相关的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