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分析一下几个例子的实证力度

(2024-03-08 08:55:21) 下一个

 

戴榕菁

在“氮气燃烧?”一文中我提到了几个例子来论证空气可以燃烧。但那几个例子与我所要论证的结论之间的逻辑相关程度并不都是完全一样的。其中有的是实锤了空气可以燃烧,有的则作为论据的力度比较弱了一些。这里我就来对该文中提到的例子与所要论证的结论之间的逻辑相关程度进行一下讨论。

一.Drake Anthony的电击气球视频

在前文提到的例子中最硬的就是Drake Anthony的电离空气的视频,在该视频的15分06秒处【[1]】Drake用百万伏特的电压击穿空气后击打一个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的普通气球,瞬间产生直径大于一米的火球,随后火球上升,气球的破损的皮囊还悬空吊着,空气中也没了电离产生的电弧。

这是空气燃烧放热的直接证据。

首先,那个气球皮囊本身的燃烧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火球。从爆炸后存留的气球皮囊的大小判断,气球皮囊本身基本没有被燃烧。因此,燃烧的只能是空气。

第二,爆炸发生后,空气中不再有电离空气产生的电弧(估计电路短路了)而火球仍然存在着并且在上升,这表明那火球不是单纯电离的结果,而是空气燃烧的结果。

第三,火球上升而不是下降是自然对流的典型特征(三十多年前我在力学所做的一个项目就是自然对流),这表明火球的温度高于空气而不是低于空气,是燃烧放热而不是如“专家”们所说的燃烧吸热的表现。

第四,从整个视频的内容来看,他在单纯电离空气时产生的都是紫色电弧,只有在电击气球爆炸时产生的火球才是橘黄色的,因此从颜色上来判断这应该是空气(氮气)在温度还不算太高时燃烧的颜色。

第五,空气中21%是氧气,78%以上是氮气,而氧气自己不燃烧,因此燃烧的一定是氮气。

分析:电离空气产生的能量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是光能,其二是热能。虽然Drake产生的电压有百万伏特,但是他的供电能量有限,因此在开放的空间中由于散热快只产生紫色的电弧而无法造成空气燃烧;即便是在玻璃球中出现了粉色的电弧,但是由于玻璃球的散热效率较高,而且部分能量透过玻璃以光能的形式散发了出去,因此造成在玻璃壁处的温度要低于玻璃球心处的温度,形成了由中心向外的散热,所以并没有在整个玻璃球内形成足以造成空气大规模燃烧的高温。

但是,当他用电弧击打气球时,一是因为气球皮囊的散热性没有玻璃好,另一是因为气球皮囊不透光,因此温度急速上升到导致整个气球内部的空气温度超过空气的燃点,从而引发爆炸。

二.摩托车赛手被烧的例子

关于摩托车赛手被烧的视频,前文中提到:【在那个视频中,一位摩托车赛手在赛事过程中在一个加油站旁边突发事故,事故发生后只见他手舞足蹈又叫又跳,而所有上去要帮他的人只要一碰他也都赶紧跳着跑开,结果人们赶紧拿来灭火器喷在他身上才解救了他。视频中的配音说那是因为他的摩托车轮胎中的氮气在事故中发生严重泄漏并被引燃后上千度的火焰烧到了他的身上,而氮气在高温燃烧时是无色的,所以旁边人一开始并不知道他身上起火了。】

对我来说这个例子在证明氮气燃烧可产生极高温这一结论上有98%的可信度,但是我也知道,这个例子对于读者来说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首先,我之所以说对我来说是98%的可信度主要是两个原因:1)凭我的印象,当时报道的就是氮气燃烧造成赛手痛苦无比。只是他身穿防火的运动服装和头盔才免于被立即烧伤,但他还不能用手拍打火焰,因为火焰温度极高;2)但是,我在视频里只看见该赛手痛苦的挣扎以及试图帮他的人都忙不及地跑开并最终用灭火器救他,我并没有看到火焰----关于这一点视频中的解释是氮气高温下燃烧是无色的。

上面的原因1)使我基本相信那就是一个氮气燃烧的实例,但上面的2)使我不得不依赖视频的解释来相信那是氮气燃烧,而不是象在Drake的视频中那样直接看到火焰。

所以,1)和2)综合的结果使我既基本相信整个报道的真实性,又不能100%地肯定它。

其次,我之所以说这个例子对于读者来说可信度是不高的主要因为我当时没有将链接记下来,因此现在找不到该视频了了,而我现在所说的这个故事完全是凭自己的印象。从这点来说,如果要让读者用这个例子来作为在“氮气燃烧”这个议题存在着“专家”们进行认知作战的可能性的证据的话,就比较勉强了。不过,对于有条件并且好奇心强的读者来说,这个例子可以启发他们自己去做一下相关的实验来测试一下氮气是否可发生无色并产生高温的燃烧。

三.车里雅宾斯克的火球

前文中提到的另一个例子是包括2013年发生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那个著名的火球在内的过去这些年里发生在世界各地上空的火球。

对于这个例子,反对者最有可能提出的反驳将是“那些火球是固体在大气中快速运动产生的高温下进行燃烧,而不是空气燃烧”。对他们来说,最有力的证据是报废的人造太空飞行物在进入大气层后发生的燃烧。

但这里的问题存在着两面性:你可以说固体在高温下发生了燃烧,但是那并不等于在同样的高温下空气就没有燃烧。特别是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那个事件中,陨石周围的火球在陨石爆炸之前是变大的【[2]】。如果说从太空进来的火球单单是陨石自身固体的燃烧的话,那么它应该是越烧约小,而不应该是在进入大气层并接近地面但还没有爆炸之前火球体积越变越大。

之所以可确定车里雅宾斯克的那个例子中的火球变大是在陨石爆炸之前而不是陨石爆炸的当下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视角录下了在爆炸之前有一颗比几十马赫的陨石还要快得多的小飞行物穿过陨石之后才造成了陨石的爆炸,而爆炸结果造成附近几个城市都受到震动的损害。那颗小飞行物穿越该陨石之前那火球就已经开始越变越大。现在虽然从网上还能找到该事件中陨石爆炸的视频,但是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有着那颗小飞行物穿越陨石的视频了。

而用空气燃烧比用陨石固体燃烧更容易解释为什么在爆炸之前火球体积会迅速变大。

但另一方面,因为存在着固体自身燃烧这个借口,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个例子的说服力也会显得不那么地强大。

四.中国的那只飞碟的例子

虽然那个飞碟的表面确实看来有火焰,但考虑到它之所以能悬空滞留是因为有强大的电场在电离周围的空气,因此那些橘黄色的火焰既可以是电离加燃烧的结果,也可以是单纯地电离的结果。只不过前一种可能更大,因为从前面Drake的视频来看,单纯的电离产生的火焰应该偏蓝紫色。不过因为两者的环境不同,所以也不能完全用Drake的实验来判断那只飞碟的状况。因此,那只飞碟虽然有可能是一个空气在电离产生的高温下燃烧的例子,但从逻辑上来说也存在着单独电离的可能性。

五.特斯拉试图获取闪电能量的传说

在前文中我也提到了特斯拉想要获取闪电能量这个传说。由于那只是一个传说,我手头并没有相关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即便该传说属实也只是特斯拉的一种意愿而已,在没有具体的他到底获得了什么结果的前提下,其作为论据的力道自然就显得很弱了。

不过这里有一点也值得提一下,那就是关于特斯拉想获取闪电能量的目的存在着一种误解,有人把特斯拉的目的说成是为了获取闪电中的电能。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没人能事先知道这个地球上什么地方会发生闪电,因此特斯拉根本不可能试图从自然界真实的闪电中获取能量。所谓的从闪电中获取能量应该就是如我过去这些年里讨论的从人工电离空气中获取能量。而人工电离空气本身是消耗电能的,因此不可能说直接从人工电离空气中获取电能,而一定是从人工电离空气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中获取能量。

六.高温空气电浆燃烧原理讨论

空气在电离下产生高温是一个任何“专家”都无法否认的事实,这是因为地球上所有的人都经历着闪电与雷鸣这个自然现象。科学家们现在已经探明大气中的闪电产生的高温可以达到50000度以上。而当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被高电压击穿后就都处于离子状态,因此根本就不存在那些进行认知作战的“专家”们所说的为了打破氮气自身的分子键而要吸热的问题在这种高温下氮离子与氧离子之间发生的氧化燃烧过程如同其它的燃烧物的氧化燃烧过程一样应该是释放势能而产生热量,因此那些专家们所谓的这个过程是吸热而不是放热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结束语

本文讨论的所有例子中的第一个例子,即有着几百万粉丝的网红Drake Anthony的视频中用电离空气产生的电弧击打气球的例子是100%实锤地证明空气(即氮气)可以燃烧的证据,除非他的那个视频是用电脑软件造假制作出来的。

在接受了Drake的视频为空气可以燃烧的证据的前提下,其它的例子也就都成为了空气燃烧的具体实例,因为这时在那些例子用空气燃烧比不用空气燃烧来进行解释就更为合理了。当然,在没有Drake的视频的前提下或者能证明Drake的视频是造假的前提下,把其它的例子拿来作为空气燃烧的证据的话确实会让反对者们特别是有意进行认知作战的反对者们挑出一些看似漏洞的地方。

 

[[1]] Anthony, Drake. [styropyro]. (Nov. 3, 2018) “DIY Overclocked Plasma Globe. 2500V to a MILLION volts” [Video].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j-BdIkPgQ&t=906s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CNchqQdK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A Coming Worse Pollution?
Rongqing Dai
“….when the public embraces those achiev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miracles and longs for the coming of the next ones, people often ignore one sad fact that as the ancient dreams come true, their potential negative social impacts could also become true.”
----The Red Hat [ ]
Historical experience has shown time and again that when it comes to the issue of damaging the earth's environment, the scientists of this world have often been swift in doing it but slow in regretting the consequence. This is a sad fact in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ization when it is supposed to (and does) benefit the mankind.
A few centuries ago, when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gan, scientists had no idea at all that carbon dioxide, a trace gas in the atmosphere, would one day be the subject of worldwide emissions control. But now when the world is crying out about too much carbon dioxides in the atmosphere, scientists once again are working very hard by spending billions of dollars in something that could potentially be the preparation for another round of future air pollution, a possibly much worse kind of pollution than the carbon dioxides, without seemingly aware of it.
Today a hot scientific headline is the global competition in rushing to make fusion power plants. Several scientific groups have optimistically predicted that they would make some breakthrough in achieving net power output with their fusion power generators.
However,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process of fusion power generation is turning deuterium from the ocean to helium in the atmosphere [ ].
While scientists are claiming that helium is a harmless clean gas they seem to have forgotten also to tell us the following facts about it:
As 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gas in our four-dimensional universe, helium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eliminate from nature. Compared with carbon dioxide, helium is not only too light to be comfortably collected, but also too inert to be absorbed through chemical means; accordingly, there is no natural process in Earth's nature that can break down helium, as photosynthesis does with carbon dioxide.
Although currently the normal concentration of helium in the atmosphere is only 5ppm, and scientists claim that only a very small amount of deuterium will be used at any moment for the fusion reaction, they seem to forget the might of global industrial mass production is not the experimental scale in their labs can match at all. Besides, they seem also forget the famous Jevons paradox [ ] which tells that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self would greatly boost the desire of consuming of the products! Plus, there is no natural process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helium as photosynthesis does with carbon dioxide.
Given the difficulty of eliminate helium from nature, in case decades from now we find out that the atmosphere is filled with helium pollution as the result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s own obsession of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it may not be as easy to fix as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s today.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