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假装天真?确实糊涂?还是另有隐情?

(2023-03-15 13:42:15) 下一个

戴榕菁

尽管理论物理在20世纪抢尽风头,当我们回过头来清点20世纪的物理学成就时会发现20世纪的物理学说到头仍然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与那些在自家车库或地下室里大胆尝试各种技巧的科迷们在本质上干的是同样的一种实践: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出错,不断地得到惊喜的突破。所不同的只是规模的大小而已。理论物理学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努力挣扎着试图对实验物理学家们得到的一个接一个的意外进行解释而已,只不过他们在解释的过程中过于自嗨地玩起了数学游戏,一不小心就搞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闹剧而已。

而20世纪的实验科学最牛的成果之一便是发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量子缠绕的技术,诺贝尔委员会也终于在2022年对这方面的成果做出了肯定。

但环绕着量子缠绕,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个颤抖的声音,一种生怕刺痛了某些敏感的心灵而做的表白:量子缠绕没有违背狭义相对论设定的信息传递的光速极限。哪怕是因与量子缠绕有关的实验而被宣布为诺奖获得者的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没忘了来上这么一句。

物理界的专业人士们还会对这句话做出这样一种更为具体的解释【[i]】:当人们改变相隔很远的两个缠绕中的粒子A和粒子B中的A的量子状态时,粒子B的量子状态也会发生瞬间改变,但是这没有违背狭义相对论设定的信息传递的光速极限,因为对粒子A的状态进行改变的一方需要打电话给与粒子B在一起的人,只有当他们对粒子B进行观测时,粒子B的波函数才发生坍塌,这时由改变粒子A的量子状态所产生的信息才传递到粒子B,而打电话的传播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所以量子缠绕并没有打破狭义相对论设定的信息传递的光速极限。

上面这段对于量子缠绕不违背狭义相对论设定的光速极限的标准的表白中的逻辑混乱和错误是学过一点基本的科学分类和逻辑分析的中学生都能一眼看出来的。

既然你已经承认了缠绕中粒子的量子状态的改变是瞬间传递的,怎么又扯出打电话了呢?在没有人参与的自然界中相互缠绕的量子的状态的改变还会因为没有人打电话就不传递了?你这不但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而且还是跨领域地混淆了概念,从自然领域跨到了社会领域,远超过跨学科的合作了,从自然的物理领域的量子实验室到有人打电话中间还隔着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社会学等好多学科呢,怎么说跨就跨呢?

当然,他们所说的打电话只不过是一个夸大了比喻,并不是真的需要有人去打个电话,而是可以用物理的方式(比如光纤)来连接实验室A和B,然后再用某些物理的手段在A的状态改变后触发B端对于粒子B的观测,从而使得由于A的状态的改变所导致的B的量子波函数的变化得以实现。但即便是用这种没有了打电话的比喻的解释来说明量子缠绕没有打破狭义相对论设定的信息传递的光速极限也还是连中学生都能看出来其中的跨越了不同领域的逻辑混乱,毕竟在自然界是没有人为接上的光纤的。

要戳破他们的逻辑混乱其实很简单:不需要用什么光纤来连接实验室A和实验室B,只要让实验室B以与实验室A改变粒子A的状态的相同的频率或更高的频率来观测粒子B的状态即可。比如,实验室A以每十秒一次的频率来改变粒子A的状态,实验室B则以每秒十万次的频率来观测B的状态,这样总会有机会在实验室A刚改变了粒子A的状态后,在以光速能将信息由实验室A传递到实验室B之前就触发对粒子B观测从而观察到B的量子态因A改变而改变。当然,就如同不需要有人打电话一样,这里的“观测”也不需要有人去看,只要是起到能触发他们所要求的波函数坍塌的物理作用即可。

很显然,他们那种无病呻吟的逻辑漏洞的关键不在于人们采取了什么的手段来在量子缠绕之外进行了沟通,更不在于做实验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或这样的实验对于人类的宏伟蓝图能有什么贡献,而在于明明量子缠绕这个自然界自身的物理过程可以超光速地通过一方的量子状态的变化来引起另一方的量子状态的变化,他们非要把人的功利性行为扯进自然的物理过程去,那就是胡扯了。

那么,处于文明象牙塔里的精英们真的就糊涂到了对这么简单的连中学生都应该能想通的混淆不同领域的因果关系的逻辑错误都看不出来吗?并且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糊涂,而是全世界的所有物理学界的专家们集体地糊涂;不是大家同一时间地糊涂,而是跨越时代地从20世纪糊涂到21世纪,到了21世纪的20年代还在继续糊涂。

怎么会这样呢?是真的糊涂,还是假装天真,还是别有隐情???

唉,被狭义相对论的枷锁捆绑住的物理学界真的很可怜。更可怜的是,如我在“基本粒子的半径真为零吗?”一文中指出的:现有的物理学界永远也摆脱不了这个枷锁。。。。。。

 


[[i]] 例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GBQW4z0qW8&t=1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慕容青草 回复 悄悄话 今天在一个公厕解手之后发现在小便池旁边上方有一个监视器。。。一开始觉得有些别扭,但后来一想,正如我在《The Red Hat》(https://www.royalroad.com/fiction/46021/the-red-hat/chapter/739463/five-meeting-with-steve)一书中表达的,人类文明正努力让机器变得更象人,让人变得更象机器。。。。所以,隐私的逐渐淡化也不奇怪了。。。。未来如果每个解大手的格子都装一个监视器,也不要感到奇怪。。。。或许每个解大手的格子装两个,上方一个,下方一个,也未尝不可,那样就更便于象对待机器一样地对待人了。。。。
的確如此但那又如何 回复 悄悄话 人為控制科技樹發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