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游:欧洲最美古典图书馆 (2/4)大学图书馆
第2节 大学图书馆
2.1 牛津大学波德里安图书馆
说来惭愧,我没进过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虽然哈佛在波士顿,而我就住在波士顿地区,它最著名的主楼Widner图书馆在哈佛校园中心区的Harvard Yard,不开放给外人参观,入内需要证件,所以我从没有进去过。哈佛作为世界大学图书馆里的翘楚,藏书2千万卷,即便在全美所有图书馆里也只逊于国会图书馆和纽约、波士顿两座公共图书馆,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当中还能排到第18。
牛津大学图书馆就容易进得多了----普通游客可以参加每天的guided tour,有图书馆员义务讲解。今天的牛津和剑桥大学每天游客众多,许多独立学院不胜其烦,外人只有在规定的几个小时内单独买门票才能入内参观。我觉得与其花门票钱进几个独立学院,还真不如跟着内行人的讲解,仔细地游览大学图书馆呢,收获绝对比自己走马观花要大。牛津大学的波德里安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主楼比我后面要介绍的所有巴罗克风格图书馆古老很多,由好几栋黄色岩石的哥特式建筑组成,但最显眼的还是这座比较晚近的巴罗克风格拉德克里夫圆楼(Radcliff Camera)
2017年是我第二次参观牛津大学,也是第三次来牛津(之前有一次自驾专程来看附近的“丘吉尔庄园”布伦海姆宫,住在牛津,但没有去大学)。下了火车沿主街Broad Street一直走,路过牛津大学博物馆,很快就到了图书馆。当时是1月,游客不多,报名参加guided tour的只有我们夫妻两个人,人家并不因为人少而取消参观,到点志愿带领讲解的老先生照样开始,他本人就是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退休馆员,而我自己是大学教授,又在前一年参观过十几所欧洲古老的图书馆,所以相谈甚欢,从老先生那里打听到很多平时没有时间向一般跟团游客解说的信息。
牛津大学应该算是目前世界上持续不断一直开学的第二古老的大学,建校时间在12世纪。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是意大利的波伦纳大学(Bologna),1088年建校时候中国还是北宋,其次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巴黎索邦大学,它们的建立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最早都是几个老师在家给少数学生开培训班讲课的形式,都可以追溯到12世纪,但是很难确切地说哪一个更早。因此脱胎于索邦的巴黎大学可以说是和牛津一样古老,但是它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关闭过,后来复校,所以不能说是传承不断,一直运营,这就不能排名了----否则要是中国在淄博建立一所大学,自称前身是东周时期的稷下学宫,只不过中间稍稍中断了那么2500年,这个怎么算啊?13世纪从牛津大学出走的一批学者建立了英国第二,世界第三古老的剑桥大学。第四古老的是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大学(Salamanca)。同样,从意大利波伦纳大学出走的一批学者也建立了意大利第二,世界第5古老的帕多瓦大学。这5所大学我还真都去参观过。因为牛津剑桥严格来说不是一所大学,而是很多独立学院的联合体,所以牛津内部有些学院自身的图书馆,历史比牛津大学总图书馆更加悠久。就这座总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来说,实际上1602年才正式建立,那时候中国是晚明,魏忠贤已经进宫做事了,到如今也只有400多年历史,在牛津大学来说算很晚的。可是它所在的建筑物历史却更长。这是我们等待参观开始时的庭院。
这座庭院建立于1610年代,波德里安图书馆正式成立不久开始扩建的年代,围成庭院的三面建筑都属于图书馆,但我们进图书馆的入口那一面,第一个前厅事实上是牛津神学院的一部分,这样一座内外古色古香的讲堂
当初这里是牛津大学神学院的讲课礼堂,建成于1480年代,相当于明朝中期,意大利佛罗伦萨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但英国这边还没有沾染新风气,这座大厅仍然是哥特风浓郁。不过你注意看礼堂的屋顶装饰,这是晚期哥特的装饰风格,经典的哥特不会如此复杂。为什么要走这里呢?因为牛津大学图书馆最早的一批藏书,是英王亨利五世(就是莎士比亚剧中的武士国王,英法百年战争中阿金库尔战役的胜利者)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捐献的281卷私人藏书。所以在庭院里有格洛斯特公爵步行穿戴甲胄的立像。你别笑281本书太少,当时可是中世纪,牛津大学本身的图书收藏只有20本书!1480年代在这座神学院讲堂楼上一层建设图书馆,叫做汉弗莱公爵图书馆,这是牛津大学波德里安图书馆的前身,比波德里安正式建馆早了一百多年。汉弗莱公爵图书馆也是最正宗的牛津大学图书馆前身。所以我们从神学院讲堂接下来就上二楼,进入图书馆本部最古老的部分,汉弗莱图书馆,在那摆满一排排书架的阴暗木制中世纪老楼上,心中充满了敬畏。古老的汉弗莱图书馆,今天的波德里安图书馆是参考书图书馆,从建馆至今图书从不外借,只能在馆内阅读。有个传说,建馆刚刚几十年的时候到了英国内战期间,国王查理一世跟国会军打仗路过牛津驻扎,想从图书馆借两本书,牛津的图书馆员拒绝借给国王!所以在古老的图书馆中,你会看到一排排木制的书桌,桌上的大开本古书上拴着铁链,防人偷书!馆内禁止照相,怕闪光灯损坏古书,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照片。
注意古色古香的木制屋顶,用各家贵族纹章做装饰。
圆形的拉德克里夫楼不开放参观,它独特的外形非常引人注目,几乎成了牛津大学的象征。其实这座楼的历史比较短,18世纪中期建成的巴罗克晚期建筑,相当于清朝乾隆年间,从建成到今天一直用作牛津的医学和理工科图书馆。从外面拍照真的非常漂亮。
平心而论,牛津大学图书馆主楼太过中世纪,内部算不上美丽,更多是给人以肃杀的感觉,《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前两部里面,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图书馆就是在这里取景的。
2.2 葡萄牙科因布拉大学图书馆
全世界大学里面最漂亮的古典图书馆,应该是葡萄牙科因布拉大学图书馆(Coimbra)。科因布拉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和第二大城市波尔图之间,几乎正好一半的距离,一座46万居民的中等城市,拥有2-3万学生的一所大学,而且科因布拉大学在世界上最古老大学的排名榜上位列第7,在13世纪末就已经建立了。在好几百年的时间里,它是葡萄牙唯一的大学(里斯本大学和波尔图大学都是20世纪才建校的)。科因布拉虽然是一座内陆城市,但风景非常美,是一座山城,分布在好几处小山形成的山丘和山谷之间。我是2014年1月从里斯本坐1个半小时火车来这里的,火车站在山脚下的古城城墙外,但是没有寄存行李的地方,走进古城,中央步行大道是一条山谷,越向里走地势越高,当时是早晨8点,很少有店铺开门,街上很清净,但教堂和咖啡馆都已经开了,可以先在街边吃早餐喝杯咖啡,随意走进教堂参观。
立体的科因布拉城
科因布拉大学的中心在一座小山的山顶,好在从山下的商业街到山顶有公用电梯,不需要我拎着行李爬山。1290年科因布拉大学建校的时候其实是在首都里斯本,作为葡萄牙唯一的大学,它在此后250多年的时间里在里斯本和科因布拉之间来回搬迁过三次,直到16世纪才最终定在科因布拉,而且大学的中心校舍原来是国王的行宫。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名校,这里是凤毛麟角的能获得联合国世界遗产称号的学府!其他拥有联合国世界遗产称号的大学还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委内瑞拉城市大学。就连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些名校都不在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里。大学的中心是一座三面围绕这古建筑的大广场,座落在难得的一大片山顶平地上,广场第四面下临山谷,凭栏远眺立体的城市,视野开阔。
大学中心广场
广场这一圈建筑可以在游客中心买票参观。那座大学教堂原先是王宫教堂,是伊比利亚半岛典型的巴罗克装饰风格,好像唯恐显得黄金不够多一样,整个圣坛区域全都是线条复杂的贴金雕塑,让人感觉显得太闹腾。西班牙、葡萄牙和它们的美洲殖民地在16-17世纪建造的那些巴罗克式教堂风格都有类似之处,比如墨西哥城的主教座堂,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中心的几座大教堂全都如此。相比而言,我觉得德意志地区南部到意大利半岛的那些巴罗克时代教堂,多用大理石柱和壁画装饰,少用黄金,显得反而高雅很多。
游客买票以后可以自行参观教堂和学校的旧建筑,但大学的巴罗克式图书馆必须跟导游讲解分批入内。这是我们几个在图书馆门外等着下一批进去参观的游客。
由导游带领参观的这一部分是科因布拉大学最值得骄傲的古老部分。这是考试大厅,从13世纪这座建筑物是王宫的时候,就是国王的宝座大厅,在18世纪重新装修成目前的巴罗克风格。几百年来这座大厅是博士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的地方,所以叫做考试大厅。开学典礼和校长就职仪式也在这里举行。
然后就到了华丽的图书馆本身了。图书馆内部不允许照相,我从网上找了一张内部的照片放在这里。
实际上,这三进大厅绝对容不下一所现代大学的图书馆,科因布拉大学现在的图书馆主楼不在这里。这是18世纪的主图书馆,也是那时候按照当时流行的风格设计,为它的巴罗克风格定下来基调,才成就了这座欧洲最美丽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四周都是漆成深色的橡木书架,肉眼看上去的色调比照片上表现出来的暗沉一些,采光没有照片上显示的那么好。书架高近天花板,书架上方和天花板都有镀金装饰,天花板上还有壁画。图书馆分内外三进,据导游说藏书20万卷,都是18世纪以前的图书,本身就很珍贵,当然,能看懂的人很少,所以真正要在这里查阅资料的人就更少。古代没有空调,葡萄牙夏天又很热,这座图书馆的墙特别厚,室内空间挑高,天花板做成拱形,就像山洞一样可以达到恒温效果。图书馆的大门是檀木的,书架用橡木,它们的气味可以防止书卷生虫。听导游说这座图书馆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它竟然在室内养蝙蝠,夜里蝙蝠出来吃虫子抓老鼠!还好游客白天来参观的时候看不到这些蝙蝠,可是我就不明白了,蝙蝠粪怎么办呢?
2.3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长厅
我个人倒不觉得圣三一学院的旧图书馆能在欧洲最美图书馆中排得上号,但任何写大学图书馆的文章都不可能不提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原因不是馆舍有多漂亮,而是它里面展出的宝物,实在全都是爱尔兰的国宝。大家知道爱尔兰在历史上被英格兰征服,长期以来是英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爱尔兰人大多数是讲凯尔特语的,信仰天主教,跟日耳曼语族盎格鲁-萨克森的新教英国人不是一个种族,也不是一个宗教,到1919年爆发爱尔兰独立战争,1920年代独立,只是爱尔兰北部新教徒占多数的地方仍然属于英国,这就是北爱尔兰。在16世纪末,就是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当时爱尔兰还属于大不列颠,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敕令建立了都柏林大学,下属只有一个圣三一学院。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说圣三一学院,其实和都柏林大学是一回事,是爱尔兰最好的大学。
我去都柏林的时候是2011年4月份,城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景点,是参观吉尼斯啤酒厂和Old Jameson威士忌酒厂和尝酒,还有晚上在Temple Bar酒吧街上泡吧听爱尔兰音乐。如果说旅游景点的话,都柏林给我的印象不深。爱尔兰是出作家的地方,从斯威夫特、王尔德、叶芝、到萧伯纳,再到《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地贫人稀的爱尔兰对英语文学做出的贡献之大,和它的经济与人口规模完全不成比例。但我对英语文学不感兴趣,在都柏林去过作家博物馆和几位作家的故居,觉得索然无味。都柏林游客最多的景点,一是圣帕特里克主教座堂,二是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游客纷至沓来主要是为了瞻仰这里“长厅”中陈列的“凯尔之书”(Book of Kell)。
圣三一学院的建筑朴素大方,都是两三层楼的灰白石头建筑,以新古典式为主,所以校园给我的印象不深。它的图书馆旧楼向游客开放,而且是都柏林每年吸引游客最多的景点,图书馆的主藏书和阅览大厅有60米长,一条中央走道全通,两侧是上下两层书架,一楼书架中间间隔的地方摆放着爱尔兰历史名人的半身像,屋顶呈圆拱形,我记得采光并不好,大白天也必须开灯。长厅内部不允许照相,这是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圣三一学院的图书馆称不上“最美图书馆”,只是古色古香,庄严肃穆而已,跟古老学府的地位很相称。在长厅里面陈列着三件国宝,是所有游客来这里的终极目的:一是1919年独立战争爆发时撰写的爱尔兰共和宣言,据说这是存世的最后一份,相当于美国的《独立宣言》;二是一把爱尔兰竖琴。这种竖琴是爱尔兰特有的乐器,也是爱尔兰国家的象征。大家是否注意到吉尼斯啤酒的徽记、瑞安航空(Ryan Air)的徽记,还有爱尔兰国徽上都有竖琴?在圣三一学院图书馆陈列的这把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中世纪爱尔兰竖琴。实际上这把琴就是国徽、吉尼斯啤酒、瑞安航空这些爱尔兰著名企业徽记上图案的原型。
第三件国宝最有名,叫做“凯尔之书”(Book of Kells)。西方发明印刷术很晚,是德国美因茨的工匠古登堡在1450年代发明的,他第一批印刷的书是圣经,当时印了一百多部,历经战乱,留存到今天的完整的初版“古登堡圣经”只剩21部,每本目前价值都在3千万美元以上,世界各地的著名图书馆无不以拥有一本“古登堡圣经”为荣。在圣三一图书馆里的《凯尔之书》是远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的手抄本圣经新约《四福音书》,分成四本,全部手工制作,制作年代估计是公元800年,也就是查理曼大帝的时代,或者中国晚唐时代,远比古登堡圣经珍贵----它无价,是爱尔兰的国宝。
为什么这四本凯尔之书是无价之宝呢?答案在于它本身的文物精美程度和历史意义。从大的历史背景来说,爱尔兰的基督教在基督教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罗马帝国曾把基督教作为国教,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的早期中世纪(475年到公元1000年)有好几百年的“黑暗时期”,整个西欧在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礼崩乐坏”,文化和生活方式遭到极大破坏,教育系统在教会以外完全不存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失传,不要说平民和贵族,就连查理曼大帝都是文盲!在数百年西欧的文化沙漠中,只有教会系统保留了文化的薪火相传,也只有教士和修士认字。尤其是爱尔兰的修道院以其组织严密,对拉丁和希腊文典籍的保护,让早期中世纪爱尔兰的文化水平远远超过西欧任何国家,包括意大利本土在内。后来爱尔兰的修道院修士们又把基督教经典,通过传教和建立修道院分部的方式,传播到不列颠岛、高卢和意大利本身。爱尔兰的修士们更是把基督教传播到北欧、东欧、冰岛这些蛮荒之地。当时没有印刷术,他们手抄然后装饰制作的书籍,保留了古罗马、古希腊的典籍,起码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让欧洲文明得以薪尽火传。直到8世纪以后,西欧才从西班牙半岛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那里,间接接触到由阿拉伯人保存和翻译的古希腊典籍。所以爱尔兰的修道院,跟西班牙半岛上的阿拉伯国家,是早期中世纪欧洲人重新学习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两大重要源泉。
“凯尔之书”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制作出来的,它大约在公元800年左右,在爱尔兰的凯尔斯修道院用手工抄写,是圣经《新约》的四福音书,分四卷,抄在小牛皮纸上,同时用大量珍贵的矿物颜料、宝石做插画和页面装饰,古时候的书不是单纯的知识载体,也是手工艺品。整部《凯尔之书》制作精美,体现了当时爱尔兰修道院书籍制作的最高标准,总共是340张两面的羊皮纸,总共680页。现在在圣三一学院图书馆“长厅”里,总是轮换展出其中的任意两本,书本打开,一本翻到装饰画的一页,另一本翻到文字的一页。这里禁止照相,我从网上找来照片。
记住这些在黑暗时代保存了圣经、西塞罗和维吉尔著作的爱尔兰修士吧,我们将在后面的欧洲大陆图书馆之旅中,一次又一次和他们的足迹交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