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天才与魔幻的踪迹:那些超越时代的西班牙艺术家
第三篇 高迪 Antoni Gaudi
西班牙游客最多的城市是巴塞罗那,提到巴塞罗那就不能不了解高迪的建筑艺术。高迪是建筑师,他给后人留下的作品宛如天外来客,如此地与众不同,每一个到过巴塞罗那的游客至少都从外面看过他的圣家教堂,可又有谁能找出圣家教堂和存世的哪一座大教堂相似呢?答案是没有。高迪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建筑师和画家不同的一点在于,他们的作品是有限的,高产的画家一生作品数千,集中在少数几个博物馆里,我们去一家博物馆可以集中看到好几幅画家的代表作。建筑师一生的大件完整作品如果能有上百就很不容易了,而且分散在各处,观众必须跑很多地方去找,最好是在每一件作品里外仔细看,如果有讲解就更好了。好在高迪最有名的作品都在巴塞罗那城,少数几座不在巴塞罗那的建筑也在西班牙北部,距离不算太远,而且这些建筑今天大部分都开辟成博物馆和公园,有专门的讲解,让我们追寻和理解高迪的作品变得容易。
高迪祖籍其实是法国南部的奥弗涅地区,十七世纪先祖移民到西班牙,他的父亲是铜匠,也就是制造手工艺品的匠人,可能高迪的艺术细胞来源于此。高迪生于1852年,1878年从巴塞罗那建筑高等学校毕业以后,正式成为执业建筑师。那一年他为一家工厂设计的建筑模型在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吸引了巴塞罗那工业大亨奎尔的注意,奎尔让年轻的高迪先给自己做了几个小项目,十分满意成品的效果,此后把家族宅第(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奎尔宫)、礼拜堂,以至于整个城北的成片住宅开发项目都交给高迪设计,同时还不断给高迪介绍其他客户,是高迪一辈子的贵人。因此高迪的职业发展道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
高迪最早的大型建筑作品文森斯宅Casa Vincens,在巴塞罗那北部,著名的米拉之家和巴特罗之家以北,到奎尔公园大约一半的路程。高迪在巴塞罗那的七座建筑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现在都是开放参观的,文森斯宅邸是其中之一。但是圣家教堂、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奎尔公园这四处作品太有名了,来巴塞罗那的游客一般不会注意到文森斯宅邸,笔者自己也没有去过那里。如果有朋友对高迪作品的发展脉络感兴趣,想看看他最早的作品的话可以专程前往,去那里的交通其实相当便利。我去过高迪早期的另一处主要作品独角兽宫,它在西班牙北部坎塔布里亚地区小城Comillas,毕尔巴鄂(Bilbao)城以西140公里,是当地侯爵的宅邸,这位侯爵是奎尔的岳父,自然也是奎尔为高迪介绍的项目。独角兽宫和文森斯宅邸都是高迪早期受到东方文化影响较深时候的作品,笔者觉得这座楼房的装饰非常具象,不象侯爵府,倒像是迪斯尼乐园里的童话房子:它正面的圆形塔楼形状模仿波斯清真寺的宣礼塔,独角兽宫就得名于这座塔楼。整座房子外墙完全用瓷砖覆盖也是高迪从东方建筑的琉璃瓦里得来的灵感。二楼吸烟室的屋顶仿造了西班牙南部摩尔宫殿复杂的藻井装饰,让人很容易想起格林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里的房间。
高迪一生的作品,无论早期晚期,被批评的一个槽点就是装饰过于繁复,形式大于内容,但高迪从早期作品开始,在功用上就已经花了很多心思,争取做到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统一。比如这座独角兽宫看上去花里胡哨,通体用黄色和绿色瓷砖,向日葵的装饰主题反复出现,同时高迪也花了很大心思在采光上,无论阳台设计还是屋顶天台,或者是房子中间天井透光的结构,都保证整栋楼每个房间都能最大限度得到自然光的照明,他的向日葵房子名实相副。
1890年代是高迪作品的新哥特时期。十九世纪整个欧洲艺术界从模仿希腊罗马的新古典简洁风格,过渡到浪漫主义时期,复活了很多古代艺术风格,比如新哥特、新罗曼、新文艺复兴等等,同时从土耳其、阿拉伯、波斯、日本等东方艺术里吸取养料也成为很时髦的事。以上艺术风格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建筑上,绘画甚至文学等等其他艺术形式也是如此,比如莫奈、梵高等印象派画家就特别推崇日本的版画;爱伦坡的惊险小说、雪莱夫人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就是文学界的新哥特风格代表作。高迪在1880年代的早期作品是东方风格,到了1890年代转向新哥特风格,他的两个代表作现在也可以参观,分别是Astorga城的主教宫和莱昂城Casa de los Botines。这两座中型城市交通便利,对高迪感兴趣的朋友很容易去。
莱昂城的Botines大厦业主是当地纺织业大亨,也是通过奎尔介绍认识的,这栋楼当时是个办公商住写字楼,一楼商铺,二楼办公室,三楼以上是住宅,就在莱昂城中心,离开主教座堂步行可达。
它的外观比独角兽宫朴素多了,用当地出产的青石料建造,中世纪哥特式的元素体现在四角的四座圆形塔楼,塔楼内部还有旋转楼梯,就像古城堡一样,另外大门用铸铁雕花格栅,就像是哥特式教堂内部分隔唱诗班和主殿的铁格栅一样。从这个时代起,高迪的建筑加入越来越多的加泰罗尼亚本地元素,比如这栋楼入口上方圣乔治屠龙的雕塑,来自于加泰罗尼亚省的主保圣人圣乔治,后来高迪的很多建筑反复用到圣乔治屠龙作为加泰罗尼亚文化的象征符号。他一生都很强调自己的加泰罗尼亚身份,甚至在觐见西班牙国王和首相的时候,拒绝说西班牙语,而用加泰罗尼亚语跟国王对话。
高迪中期另一件作品,Astorga城主教宫的业主,当地大主教是高迪在家乡的发小,所以会请他来设计主教宫。Astorga城在西班牙西北部的朝圣之路上,笔者差不多走过朝圣之路全程,在Astorga城呆了两天仔细参观这座主教宫。
因为主教宫面对古老的大教堂,旁边还有罗马时代的古城墙遗迹,高迪用新哥特样式设计宫殿可以跟大教堂的样式保持一致,甚至还把古代城墙遗迹设计成花园的一部分和主教宫的围墙。虽然主教宫外观和莱昂城的Botines大厦类似,在高迪作品里稍显平淡,但内部装饰会令人惊叹:高迪充分运用了古代哥特式建筑的肋拱和彩色玻璃窗两个元素,用红砖把室内挑高屋顶的肋拱线条勾勒强调出来,加上所有金红亮色玻璃窗的光影效果,结果是主教宫内部令人目眩神迷!
进入世纪之交的高迪已经成名,拥有一个团队可以同时接下很多项目,这时候的他形成了高度个人化的风格,已经很难把高迪归入任何一个艺术流派了。高迪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在建筑上,不需要顾忌甲方业主的要求,今天在巴塞罗那市内最热门的四处高迪建筑都是高迪完全成熟期的巅峰作品,1900-1914年的奎尔公园是第一个作品,那实际上是奎尔委托高迪从规划到设计一手包办的成片住宅开发项目,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是完全的失败,总共60个住宅单元只卖出去一套,还有一套样板房后来成了高迪自己的住宅,今天是高迪建筑博物馆。这不就是顺口溜中的四大傻之一,炒房炒成了房东吗?可是奎尔公园在设计的艺术效果上已经成了经典,游客进入正门看到沿着上山台阶修建的蜥蜴喷泉,以五彩的碎瓷片马赛克手法进行装饰,
门口两侧是包裹着亮丽釉彩的糖果屋和高塔,台阶顶端一片平台上有著名的曲线长椅包裹着彩色瓷砖,从这里借着山坡的地势俯瞰巴塞罗那全城景色,一眼望到海滨。
在山坡上还有双层廊道模仿山洞,里面的支柱模仿自然界的树干。在整个奎尔公园很少看得到直线,处处模仿自然界的曲线,而在看似纯粹为了装饰而做成童话般美丽的房屋和长椅上,其实融入了高迪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社会功用的精心设计。这就是高迪成熟时期从心所欲的个人风格:外表和功用高度统一的自然主义。
其他两座二十世纪初的高迪巅峰之作是米拉之家和巴特罗之家,在同一个路口遥遥相对,巴特罗稍早,完成于1906年,实际是一个住宅改造工程,不是新建住宅,高迪把整座屋子设计成圣乔治屠龙的雕塑,给正立面的阳台添加了面具,屋顶做成蜿蜒曲折的龙脊,打破正立面平板的单调,而烟囱就是贯穿龙身的长矛。
它对面的米拉之家从外面看是波浪形正立面,上层使用白色瓷砖象征冰雪覆盖。
这两座著名的建筑现在都为参观者设计了详细的导览讲解,里面的设计匠心和象征意义颇多,从室内到室外,从雕塑到楼梯和家具都是高迪团队一手包办,贯穿了高迪整体建筑设计的思想。
但高迪永远的丰碑还是圣家教堂。
高迪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综观他的一生,其天才有几个明显的来源:东方美学、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复古风格、新艺术运动都是来源之一,此外就是他个人的自然主义信条和宗教信仰。
高迪设计过不少教堂建筑,在1915年以后几乎放弃其他所有项目,专心建造圣家教堂,他的教堂设计有很多象征主义,甚至神秘主义的元素,比如按照他的计划总共应该建造18座塔楼,其中12座在每个正立面4座,象征12使徒,教堂横臂上方4座塔楼象征四大福音书作者,后殿的圣母塔第二高,正中央的耶稣塔是最高的。1926年高迪在散步的时候被有轨电车撞伤,三天后不治去世,当时圣家教堂只完成了地下室和后殿,还有一个耶稣诞生正立面。
高迪和格列柯一样都是领先时代而不被同代人理解的天才。他死之后得到的评价并不高:同行和评论家一致认为高迪的设计装饰性过强,巴罗克风格的色彩太浓重,华而不实。我们知道,1920和1930年代德国已经开始了包豪斯运动,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建筑思想强调形式为功能服务,高迪那种酷炫的设计和当时强调功能性的设计思想格格不入。直到1950年代以后高迪的作品才越来越被重视,未完工的圣家教堂依靠各界捐款和高迪留下的设计蓝图重新上马,目前已经建成了除最高的耶稣塔之外所有其他的塔楼,官方的预计是要在2026年高迪逝世百周年的时候完工献礼。高迪的地位在近几十年越来越高:1984年他的作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8年巴塞罗那大主教甚至向梵蒂冈教廷提议给高迪封圣!我们可以想象,也许在圣家教堂最终完工献礼的那一天,人们将称呼建筑师高迪为圣高迪!
世界终于承认了高迪超前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