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老北京的吃食。。。。。。。。
(2008-03-01 09:37:40)
下一个
上个礼拜坛子里尽贴天津和津门的吃食,使人倒忘了同处一个地区的还有一个北京城,那儿的吃食同样大有名气且品种更为繁多。咱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消费为主的城市。说到了消费就少不了吃,要说到吃,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北京的吃食分沿街叫卖,铺面堂食的2大类。先说说沿街叫卖的:
1.咸螺丝:吃过这玩意儿的人这坛子里肯定不多。那是把从河里,水田里捞上来的河螺丝用盐水煮熟,再用牙签把螺肉挑出来吃的一种“河鲜”。记忆中它的味道非常鲜美。卖螺丝的推车上绑着个筐,里面是煮好的螺丝。卖螺丝的一嗓子“买咸螺丝喽”能把胡同里每个街门后边都钩出一帮孩子来。我记得那螺丝是一分钱一份,用废报纸卷个筒,里边倒满螺丝,再给一个牙签,螺丝肉咸滋儿滋儿的,挑着吃,味道好极了!
2.关东糖和糖倌:别地儿也有叫麦芽糖的。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 前者是长柱型,后者是圆堆儿形。卖糖的用筐子装,白布衬里,卖糖的嘴里喊着“卖关东糖嘞”,走街串巷。
3.切糕:切糕分江米,黄米,和江米面几种, 掺有大枣和枣泥。卖糕人推个独轮车,上有案板,白布,长刀和盛水的罐子, 刀蘸了水切起来江米面不粘刀。过去北京有歌谣唱到:“燕市摊车卖切糕,白黄枣豆见低高,凉宜夏日冬亦热,一块一沾一切刀”,形象地把卖切糕这个行当给勾勒出来了。切糕是粘白糖或糖稀吃的,冬天吃是暖和的,夏天吃冰凉的,那感觉是真好。
4.冰棍:北京旧时的冰棍儿分小豆,红果,奶油和巧克力的几种,奶油和巧克力的5分一根,小豆,红果的三分一根。卖冰棍的推一小车,掀开车盖儿,车内有棉被和冰桶,冰棍放冰桶里边,几个钟头下来冰棍儿都还冻得倍儿硬。
5.糖葫芦:制作时将主料的山药,果品(橘子,山楂)用竹签穿好,在火上坐一小锅,内置白糖,边熬边蘸主料,糖离火后立马凝结,状如冰糖。
6.牛蹄筋:卖牛蹄筋小贩多来自河北和京郊。旧时的牛是主要生产工具,故蹄筋来源不多,于是有用羊蹄筋代替的,当然也有打内蒙贩牛蹄筋过来到关内来的。这种吃食在冬天卖。蹄筋在小火上炖软后加盐,五香粉调味,再经冷冻成胶状固体。卖主儿也是用干净的白布袋装着蹄筋儿,卖时用长刀切块,牛皮纸给您包着,蹄筋儿撒上盐和胡椒面,那味道也是好极了。
再说说铺面堂食:
1.炒肝儿和灌肠。“炒肝儿”早先是由北京前门外大街鲜鱼口“会仙居”的“白水杂碎”改进而成,白水杂碎以切成段的猪肠、肝、心、肺加调料用白汤煮就,后店主将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儿”。名曰炒肝儿,其实以猪肥肠为主,猪肝只占1/3。会仙居的炒肝儿出名后,北京城的小饭馆、小吃店都相继添了炒肝儿。炒肝的佐料是在熬热的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放 入适量的黄酱,炒好置于罐中备用。煮汤时先将熟肠段放入沸水里,再放入炸好的蒜酱、葱花、 姜末,然后将生肝条放入锅中,以淀粉勾芡,最后撒上一层砸好的蒜泥。
北京最早的“灌肠”铺子是后门桥头的“福兴居”,据说只有这家儿以真正的猪肥肠灌上碎肉、淀粉 和其它香料,蒸得不软不硬、灌肠片煎的得不老不皮,外焦里嫩,浇上盐水、蒜汁儿,吃起来别有风味。同样一家有名的铺子是后海后门桥的合宜斋,2000年那年我还在东安市场老北京美食街上还见过合宜斋的影子,但一见伙计拿着电炉在煎灌肠我就不待济了。旧时一般北京街面上的灌肠分两种:一种为大灌肠,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衣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小灌肠时下早已完全代替了大灌肠,我在美国想吃灌肠时还自己做过小灌肠,味道还挺正。
2. 馅饼和馄饨
北京的馅饼以馅与饼的形状大小而得名,大致可分3种:
一是“肉饼”,其馅以肉为主,以菜为辅。常见的有羊肉、白菜;牛肉、大葱等馅,饼的直径一般20厘米以上。
二是:馅饼”,以羊肉、西葫芦;羊肉、白菜馅为多,直径多为10厘米左右、厚度不足1厘米,放铛上半炸半烙而成。
三是“门钉馅饼”,个头比馅饼略小,但要厚 ,成圆墩形,四周烙焦,如城门上的门钉,故称。卖馅饼的多代卖稀粥, 饼、粥配套,成为一种经济实惠的便餐。
“馄饨”是从南方引进的,本为冬到节令食品。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为一般早点或夜宵小吃。 北京市面上的馄饨多为北方馄饨,有清汤、肥汤两种,讲究的用猪骨头或鸡、鸭等禽类熬汤,碗里放酱油,虾米皮,紫菜,冬菜等码味。
北京人吃馄饨称“喝馄饨”,可见很注意汤的质量。馄饨馅一般不大(家做的除外),全肉加特殊香料、味精。包馄饨时仅用筷子蘸上少许肉馅,将皮子一裹而成。过去,老北京的馄饨以“东华门馄饨侯 ”、地安门外天汇大院口上的“馄饨范”两家较为有名。
3.爆肚。“爆肚”多是回民经营的清真小吃,以牛、羊肚为主料,按肚子的不同部位选料加工。吃爆肚讲究火候,要脆要嫩。在沸水里“爆”肚须按肚的部分分批下锅。如果爆过了火就会老硬,不易嚼烂。吃爆肚需蘸佐料,佐料用酱油、米醋、芝麻酱 、香油、豆腐乳、虾油等配成,还要加葱花、香菜、蒜汁和辣椒油。也可由顾客按自己的口味配制。爆肚既可单吃,亦可下酒。
4. 炸酱面、麻酱面与打卤面。
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纯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一会儿。待肉丁被黄酱 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 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 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 ,谓之“全面码儿”。
麻酱面:即芝麻酱面,是北京人夏天的便饭。面条煮好从锅里捞出 放入冷水中泡凉,浇上芝麻酱(放盐,以水调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热放入酱油内)、米醋,再放上腌胡萝卜丝、青蒜、小水萝卜 丝、掐菜、香椿芽等。
卤面:俗称“打卤面”。民间办红、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 亲友,一律用打卤面。打卤通常是以煮猪肉的汤或以羊肉煸锅,待出香味后再勾芡即成。
5. 烤肉。
北京的烤肉是一道清真传统风味名菜。肥嫩羊肉切片,用酱油、卤虾油、葱丝、香菜未等腌渍后,放铁炙子上翻烤。旧时北京的烤肉以宣武门内“烤肉宛”和什刹海畔的“烤肉季”有名,有“南宛北季”之誉。吃烤肉,喝烧刀子(烈性白酒)是旧时北京烤肉铺面的一景儿。吃烤肉的主儿一只手用长签子夹起用调料拌好的肉在铁篦子上翻烤,另一只手端着白瓷碗盛的白酒“滋溜一口酒,吧唧一口肉”,即使在大冬天里也吃得满头热气,四脖子汗流,哈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