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游,环境
个人资料
GoBucks!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当年大院的童年生活 - 田里抓鱼和看电影

(2020-04-29 09:47:11) 下一个

随着改革开放,国内的大院越来越少了。

我是在大院里长大的。大院比起社会是有不少优越性的,尤其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人的感觉怎样,小孩不大清楚。这里说的是我童年时代的一些零零碎碎的经历和感想。

当时的大院都是有围墙的。我看到的围墙上面都有突出来的碎玻璃片,爬墙是有危险的。其实敲掉这些玻璃片就可以翻墙。对于小孩来说,翻墙出去比进去的机会多,因为不想从大门走,避免走远路。大院有几个门,但平时只有大门开着,其它关着。我们的大院外面都是农田。小孩们经常翻墙出去,到沟里抓鱼。那个时候的田沟里都有鱼,泥鳅,黄鳝,虾。鱼肯定长不大的,沟就那么大,怎么能长成大鱼,何况有我们这帮小孩,还有其他农村的孩子。相比之下,泥鳅黄鳝倒是可以长挺大的。

最早去田里抓鱼是小学一年级放学。有些同学家里是种田的,家就在镇的边缘,放学一起走回家。抓鱼比较简单。选一个看上去没有动过的小沟,用泥巴把两边堵住,开始把里面的水排出。等水排干了,沟底的泥巴上就能看到小鱼。最常看到的是一种叫花鱼的,满身都是花花绿绿的鳞片。它的生命力特别强,凡是有水的地方都能看到。这鱼没人吃,拿回家喂猫喂鸡。真正好玩的是开始摸泥巴,里面有塘虱,泥鳅,黄鳝。塘虱头上有两只角,可以用来反抗天敌,还挺疼的。黄鳝泥鳅都很滑,不容易抓住,尤其是黄鳝。据说插秧之后的农田里黄鳝特别多,用一个木制的钳子就可以抓住。知道的时候,我已经上了高中,忙着高考,对去野外抓鱼没兴趣了。

小孩放学还比较早,大人没下班。抓完鱼后,大伙翻墙回家。一般是到某一个小孩的家里,把抓到的鱼洗干净,用猪油煎熟。那个年代普遍缺乏蛋白质。平时吃的是米饭瓜菜为主。上了一下午的课,肚子早就饿了。这些煎鱼的味道特别香。有时还不过瘾,拿些剩饭用鸡蛋和猪油炒。

大院的好处之一是一大帮小孩在一起玩。一般都是跟同年龄的玩。年龄小的不大愿意跟大孩子混在一起,容易被他们欺负。有的时候,同龄的小孩不多,这就没办法了。小孩常玩的东西基本是香烟纸,斗鸡,抓特务,等等。有的时候没事干,一群人在大院里到处闲逛,惹是生非。有一次,大院请画家画一幅巨大的毛主席像。画家回家时,把颜料留下来,等第二天回来用。小孩看到了,结果把所有的颜料给偷走了。院领导知道后急了,但又担心没人承认,毕竟当时没有录像,不清楚谁偷的。领导想了一招,让大家把颜料放回原处,不追究,问题解决了。

大院还经常放电影。当然是免费的。这时大门口总是有一大帮人在等着进去。其实大院规定是不允许带人进去的。不清楚这帮人到底想干什么。 门卫似乎认识我们这帮小孩,大概外省人比较多吧。 我们要上晚自习。看电影有时比较晚。开始经常旷课看电影。后来当官了,成了三好学生,不能太随便,也只能严守学校的纪律。一大帮人进不去,你能进去,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有时想,如果他们不让我进该咋办?当时家里没有电话,上哪去找?人家也没有我的名字。只有靠父母的名字了。

开始大院放电影是在操场。南方雨多,电影经常被雨打断。原来是有个旧礼堂的,但后来被拆掉建了办公楼。70年代中,大院建了新礼堂,这才结束了在外边放电影。那个年代真没什么电影好看的。国外的倒是有不少好看的,什么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北朝鲜的,都比国内的样板戏好看。打倒四人帮之后,不少旧片翻身,一下子多了不少电影看,根本就看不过来。我当时迷上了无线电,很多电影都没去看。

一转眼就考大学,从高中毕业。现在想想,时间过得真快。我也算是有个正常的童年吧。后来有了微信,但却找不到当年大家一起做小朋友的感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哈哈。我印象是女孩喜欢玩丢沙包,跳绳等。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na63' 的评论 :

这些现在很难看到了。不同时代,不同玩法。:)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oBucks!' 的评论 : 其实是站在水里跟着农村的小朋友摸小虾:)
Mina63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大院儿里长大的,大院的孩子出去打架都是成帮结队,冬天一起去滑野冰,夏天一起去游野泳,在河里用毛巾兜小鱼,毛巾都染成青苔色了,隔三岔五拿个脸盆去护城河里摸田螺,闲的没事就骑车上大街玩儿,车技好的前大梁上都带着人,然后人手一根三分钱的红果冰棍……。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女孩子抓鱼,第一次听说。:)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真有意思,我小时候也去农村的地方抓过鱼,小河里,哈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